趙匡胤為甚麼會將皇位傳給弟分趙光義???是因金匱之盟???

2006-12-21 2:49 am
趙匡胤為甚麼會將皇位傳給弟分趙光義???
真是因金匱之盟???
請針對問題作答.

回答 (3)

2006-12-21 10:44 pm
✔ 最佳答案
宋太祖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的原因是中國歷史的懸案之一,雖然有『金匱之盟』一事解釋,但這說法充滿著疑點,反而令人更懷疑趙光義以非法手段取得帝位的說法。
金匱之盟(或稱金匱之約)其實趙匡胤母親杜太后的遺詔,要何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將帝位傳給弟弟趙光義而不把帝位傳給自己兒子。

話說宋太祖陳橋兵變被擁立為帝後一年,太祖的母親杜太后病危,臨終前召見太祖、趙光義及宰相趙普,講述她的遺命。她認為宋太祖能稱帝,主要是前朝後周太宗英年早逝,死後帝位由只有七歲大的兒子繼承,以至主少國疑,宋太祖才有機會發動兵變稱帝,故遺命太祖死後由成長大成人弟弟趙光義繼承帝位,以免重蹈後周的覆轍。宋太祖同意母親的遺命,並命在場的宰相趙普筆錄下來並存於金匱中,

不過『金匱之盟』實在很多疑點,如下:

1. 杜太后去世時太祖只有三十四歲,他的次子德昭(太祖長子早年夭折)十一歲,杜太后的擔憂尚算合理,但太祖駕崩時已五十歲,次子德昭已二十七歲,已是個成年人,難度杜太后沒有想過太祖駕崩時兒子已長大成人,可以繼位嗎?而堅持要太祖無論兒子多大也要傳位給弟弟趙光義嗎?

2. 金匱之盟在宋太祖駕崩後三年才由宋太宗(趙光義)與宰相趙普公佈,為何這關乎帝位承繼的遺命不在宋太祖在生時,或宋太祖駕崩後立即公佈,而要待宋太祖死後三年才公佈?

3. 趙普雖是宋朝開國功臣,但不是宋朝宗室,為何杜太后及宋太祖會以一個宗室以外的人來筆錄太后遺命,難道宋室沒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遺命的見證人?

4. 趙普在宋太祖在位時,與當時的當開封府尹趙光義曾經不睦,甚至發生過不愉快事件。趙普是個熱衷功名的人,若一早知道趙光義是帝位指定繼承人,為何卻會容讓自己得罪趙光義?

5. 宋太祖的幼弟趙廷美、太祖的次子趙德昭後來都被宋太宗趙光義迫害至死,令人更懷疑太宗繼位的合法性。金匱之盟更可能是太宗假造出來去反駁對他繼位不合法的指控。有點『此地無銀』的感覺。

6. 在記載宋太祖時代史實的太祖實錄沒有隻字記載金匱之盟,直到太宗的兒子真宗時才有金匱之盟的記載,更令人懷疑金匱之盟的真確性。


另外,據史書記載,宋太祖趙匡胤死得十分突然,在他逝世前半個月他沒有任何患病的跡象,而且他逝世當夜弟弟趙光義曾單獨入宮與太祖共處一室。而太祖駕崩後他竟比太祖兒子趙德昭更早出現在宮中,再加上趙光義登基後對太祖諸子的迫害,以及上面金匱之盟的疑點,很難令人相信趙光義是合法地取得皇位承繼權。
2006-12-23 2:33 am
趙匡胤會將皇位傳給弟分趙光義是因金匱之盟:是
趙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皇太后杜氏臨終前,告誡趙匡胤前朝後周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繼位的君主過於年幼。若要常保大宋江山,必須要兄終弟及,傳位給年長的皇室。等到皇兄的兒子成人,再由皇弟傳回給皇兄的兒子。此即為傳說的「金櫃之盟」。他的後代為宋真宗至宋高宗所有宋朝皇帝及宋寧宗初的大臣趙汝愚。
宋太祖陳橋兵變被擁立為帝後一年,太祖的母親杜太后病危,臨終前召見太祖、趙光義及宰相趙普,講述她的遺命。她認為宋太祖能稱帝,主要是前朝後周太宗英年早逝,死後帝位由只有七歲大的兒子繼承,以至主少國疑,宋太祖才有機會發動兵變稱帝,故遺命太祖死後由成長大成人弟弟趙光義繼承帝位,以免重蹈後周的覆轍。宋太祖同意母親的遺命,並命在場的宰相趙普筆錄下來並存於金匱中,
宋太祖趙匡胤死得十分突然,在他逝世前半個月他沒有任何患病的跡象,而且他逝世當夜弟弟趙光義曾單獨入宮與太祖共處一室。而太祖駕崩後他竟比太祖兒子趙德昭更早出現在宮中,再加上趙光義登基後對太祖諸子的迫害,以及上面金匱之盟的疑點,很難令人相信趙光義是合法地取得皇位承繼權。
參考: me
2006-12-21 8:59 pm
趙匡胤會將皇位傳給弟分趙光義是因金匱之盟,但是只是傳說的。


太宗登基之謎
有野史記載宋太宗有弒兄登基之嫌,原因是擔心他一統天下之後,把帝位交回後周恭帝柴宗訓。或有一說,在(建隆二年)西元961年,即趙匡胤登上皇位的第二年,皇太后杜氏臨終前,告誡趙匡胤前朝後周之所以滅亡,是因為繼位的君主過於年幼。若要常保大宋江山,必須要兄終弟及,傳位給年長的皇室。等到皇兄的兒子成人,再由皇弟傳回給皇兄的兒子。此即為傳說的「金櫃之盟」。他的後代為宋真宗至宋高宗所有宋朝皇帝及宋寧宗初的大臣趙汝愚。

宋太宗(939年—997年),北宋第二位皇帝(976年——997年在位),在位22年。得年58歲。趙弘殷第三子,是北宋開國君宋太祖趙匡胤的親弟弟。本名趙匡義,太祖登基後一度改稱趙光義。宋太宗較有作為,勤於政務,關心民生;不過他兩度伐遼失敗,導致四川王小波、李順農民起義。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移師幽州,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乘驢車逃走,幾年後瘡發去世。死後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4: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0000051KK0270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