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我在書本上看過,聽老師說過,寫文章提過;然而,「助人」志向雖有,但導向如何,卻未曾深切體會。
後來,一位患有痙攣的五歲男孩令我恍然大悟:有一次,我們一班義工探訪一所弱能及弱智學校,與一群兒童午餐。身旁的五歲男孩不能控制手部肌肉,把匙子左右揮舞,努力把飯送入口,可惜匙子像隻瘋鳥,亂飛亂撞,滑過其嘴而不入,飯菜散遍兩頰,困宭也堆滿一臉。我按捺不住,伸手去餵他,他嘟起小嘴,一聲一響地走開一邊,繼續倔強地試著控制匙子。然而,那天他一直沒有再理睬我。
我一心助人,錯了甚麼呢?
也許「助人為快樂之本」只說對了一半,「助人自助為快樂之本」才是更完滿的說法。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別人有困難,我們出於良知與同情,大抵會伸出援手,略盡綿力,「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大家明白不過;正如我看到那男孩狼狽的樣子,於心不忍,忙不迭搶過匙子,餵他吃飯,以為可讓他吃得快一點、整潔一點,免去他的宭相,那一刻,我未曾想到一旦沒人在旁侍候,他將如何自行進食?日後他年紀漸長,仍依賴別人送飯入口,他的自尊又該放在哪兒?也許弱能學校的導師早教曉他一項很重要的道理:「自力更生」,而我們該做的,不是施予暫時的援助,餵飯送菜,而是鼓勵他們重新振作,學會自行進食。「助人」是治標,「助人自助」才是治本。
「助人自助」背後的理念是認同每個人均有本身的能力與權利,弱勢社群亦然。單純「助人」而不助其「自助」,實際上是否定他們的能力與權利。舉例說,我只餵那男孩吃飯,而不鼓勵和協助他學會自行進食,恰恰推翻他具自行進食的能力,也扼殺他選擇的權利;畢竟每個人本身的選擇,對他最有益,也最稱心,在解決問題來說,效益才最高。再者,這亦有損他的自尊,滋長他依賴及僥倖之心,我們一時憐憫,卻好心做壞事。
「助人自助」是一個增值過程,讓受助者填補缺失,社會上也多了一員作出貢獻。不錯,乾脆代其位謀其事,也許是解決燃眉之急的捷徑,一時皆大歡喜。長遠來說,問題原封不動,甚至削弱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猶如飲鴆止渴。套經濟學的用語,無償的福利只是轉移財富,並不涉及生產,對社會經濟並無實質裨益。
去年暑假,我在教育統籌局當見習政務主任,對「助人自助」有更深的理解。當審視政府的福利政策時,我們不要只著眼政府花多點錢,做多點事,而應進一步詢問錢花在哪兒,事做於何處,務求政府協助市民共度時艱,根治問題。急於以物質福利平息民怨,只屬亡羊補牢的免費午餐,缺乏遠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好心人助己自助,我們且別奢望別人的神仙棒會把難題一掃而空,心存僥倖或依賴,人不自重自助,任憑千萬人助己,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