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心理機制
嬰兒會使用各類心理機制來控制強烈需求、恐怖與嬰兒幼稚的感受。嬰兒如何和乳房建立關係即可顯示下列各種機制如投射、內射、分裂與投射認同。
“投射”(projection)是一種心理過程或幻想過程,藉此嬰兒相信在現實裡有某一客體具有某些嬰兒本身感受的特質。因此,餵食良好的嬰兒,充滿著愉悅而把這份好的感受轉回到客體上並且相信乳房是好的東西。好的乳房成了它終其一生所感受到好且有益的原型,而壞的乳房則代表所有邪惡及迫害人的東西。當孩童把它的挫敗及恨意轉向壞乳房時,它就會把所有它本身所呈現的相當恨意都歸因到該乳房上去。
“內射”(introjection),是另一個在非常幼小嬰兒身上呈現且存在的一重要原始機制,是嬰兒從外在世界中所感知而後藉以放到他或她自身裡面去的心理幻想。因之,任何從外在世界來的危險或剝奪便進來而成為一種內在危險。挫敗客體及焦慮來源,即使對嬰兒言是外在的,經由內射作用而成為嚇壞了的嬰兒的內在迫害者。
嬰兒利用分裂機制保護他或她自己。“分裂”(splitting )意指分離或隔開感受與自體各面向。嬰兒藉由分裂其自我與其客體使成為較可被處理的各面向而來保護它自身;也就是說,分離這些使成為好面向和壞面向使它們各自分開(Ogden,1983,p.229)。和母親及其乳房間的關係是一種牽涉到愛恨感受與挫敗滿足共存的複雜關係。分裂機制可藉由改變和母親間複雜關係成為表面上看來許多簡單關係而使事物簡化(即成為愛的客體與滿足的自體、恨的客體與挫敗的自體等等)。藉由分裂機制來把危險感受和令人滿足的感受分開來而解消掉那危險的感受。
另一個嬰兒試著要防衛自身的方式是藉著幻想過程把自己內在世界強加到所幻想的外在世界上然後再內化該個世界。嬰兒試圖藉著外化它們來紓解掉某些內在焦慮與內在危險,然後在外在世界中予以修正。這個過程稱之為“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在幻想的層次上,它包括把自體不能接受的部分分裂掉,然後把它送到另一個客體上。例如:當嬰兒經驗到飢餓疼痛感時,它就藉著分裂掉那感受的部分,即痛感的部分,把它投射到一客體比如令人挫敗的乳房上去。但這樣把嬰兒的疼痛歸因到外在客體上並不會有多大幫助,所以就會有進一步的過程,即把自體和客體投射的部分之混合物透過內射使回復(an introjective return of the amalgam of the splitting off part of the self and the object)。也就是說,那個傷人的、令人挫敗的、吞噬貪婪的乳房現在是在嬰兒自身裡面。嬰兒正試圖處理他或她的需求與恐懼,而那就好像他或她正在向乳房說道:“因為我正受傷著,需要你而你不餵食我,你是壞的,你在攻擊我、吞噬我而這使我覺得我是壞的”。當有滿足的狀況時,類似過程也會發生。因之,當嬰兒滿足於胃腸中填滿了溫熱的奶汁時,可能會這麼想:“你餵食了我所以你是好的,這使我覺得我是好的;因此,你現在必須是在我裡面讓我能感覺到這個好”(cf. Grotstein,1981a,1981b)。
想當然這些過程是應發生在一幻想的層次上,但克萊茵經常讓她的讀者覺混淆,即她在描述這些再現時,就好像它們是個實際心理機構(actual psychic agencies)能夠思考也能夠感受。換句話說,她有時候無法在客體與這些客體的心理再現之間加以區分,在幻想的內容與那個既能幻想也能感受的實際心理機構之間加以區分。
客體關係的內在世界
克萊茵強調嬰兒對它們自身以及它們客體關係的內在世界之形成有其主動積極的貢獻。嬰兒藉由恆常的利用投射與內射機制來面對滿足與挫敗的循環(Klein,1948/1975g,p.31)以便同時用來控制它們的內在需求與建立其客體關係。也就是說,嬰兒把它們的感受與能量導向外面將這些性質歸到客體上,創造出它們的第一個客體關係。根據克氏說法,這些最初的客體即為其自體或感受被分裂的各面向,而這些是先被投射到某一外在客體上然後又被取回成為內在客體(Grotsein,1982a,p.498)。
內射及投射可造成內在客體與外在客體,以及內在本能與環境之間的密切結合。內射作用可建立起一內在世界以便部分地反映外在世界;內在感受的投射則可豐富嬰兒對外在世界的感知。在努力防衛自身的當中,嬰兒試圖藉幻想過程把它們自己的內在世界強制性地放到外在世界上去然後再重新內化該世界。精要言之,嬰兒是在創造它自己的世界(Klein,1948/1975g)。
內在客體是自體與外在客體的一個混合物。外在客體其重要性只是因它在如何修正該投射而不是它本身是一個客體。因此,自我(或自體)的陰影是掉在客體上的。克氏理論所講內在客體比較是反映本我而不是外在客體,而克氏所講內在世界則強調對嬰兒感受的外在世界的“修正”(modification)而不是強調外在世界。傳統精神分析所講客體指的是某一客體再現,那個外在客體的影像是被本能所修正過的。這個客體再現所反映的比較是外在世界而非本我(Grotstein,1982a,p.494)。
因此克萊茵的心理學認為天性及本能的重要性大於外在客體修正的角色,諸如以後天滋養培育的父母來調和嬰兒的本能需求。根據傳統精神分析的批判,克萊茵並沒有足夠關注到父母客體(parental objects)在環境中的影響力。她過於強調嬰兒內在世界的重要性;也就是指嬰兒它本身所做出的貢獻或影響力。所產生的障礙是來自內裡,來自嬰兒的本能,而不是外在的影響力。壞或恐怖均源自內裡。
最初,嬰兒只能和部分客體相關聯;亦即只是某人的一個面向。和部分客體相關聯乃導致嬰兒在生命的頭兩三個月大時內在世界充滿著被迫害及敵意,但同時也有令其滿足的片斷和部分。這是源自嬰兒本身的破壞性及所謂的死亡本能所產生的充滿危險與焦慮的一幻想的、類似精神病的世界。然而,發展使得嬰兒慢慢地能夠和整個客體建立關係。健康的發展意味著嬰兒比較不會因暴怒、愛以及貪婪而扭曲了關係。嬰兒乃開始把它的母親看作是一個整體的充滿愛的存在體,開始對整體的人產生了樂趣,看到她其實不只具備某一特質而已。當嬰兒開始對這整體的人——即母親——產生樂趣時,嬰兒的自信以及感知並和外在世界中其它的整體的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也增加了。所有其它關係都是從和母親的乳房間的基本客體關係中建立起來。
這些嬰兒期的感受與幻想都深印在其腦海中不會消逝而儲存著隨時發揮其影響力。它們對該個體的情緒及互動生命都會產生持續的影響力。例如:有警覺性的治療師會在轉移關係中察覺到它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