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馬姓為中國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五十二位,在現今中國姓氏排行第14位。
目錄
[隱藏]
1 來源
2 名人
3 分佈
4 郡望
5 堂號
//
[編輯]
來源
馬姓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由「馬服」氏而來。
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以善於用兵著稱。因戰功卓著,趙惠文王將其封於馬服,稱「馬服君」。其子孫遂以「馬服」為姓,後改單姓「馬」。漢武帝時期,其後代遷至右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
由他族改姓。
據《金史·列傳第六十二·忠義四》所載,馬慶祥,字瑞寧,本名習禮吉思。先世自西域入居臨洮狄道,以馬為氏,後徙家淨州天山(今內蒙古四王子旗)。......即拜鳳翔府路兵馬都總管判官。另據《元史·列傳第三十》所載,馬祖常,字伯庸,世為雍古部,居淨州天山。有錫里吉思者,於祖常為高祖,金季為鳳翔兵馬判官,以節死贈恆州刺史,子孫因其官,以馬為氏。曾祖月合乃,從世祖征宋,留汴,掌饋餉,累官禮部尚書。
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被譯為「摩珂末」、「馬哈麻」、「謨罕德」等。後信奉伊斯蘭教的一些少數民族便以「馬」為姓(其他還有以「哈」、「麻」等為姓的),這也是回族中馬姓最多的原因。
其他如金時女真人汪古氏,元時蒙古合魯氏,清滿洲八旗費莫氏、馬佳氏,均有改姓為馬者。
由他姓改姓。
如東漢大司徒馬宮,本姓馬矢,後改姓馬;五代司馬球,其後代改為馬姓;……。
[編輯]
名人
馬援(前14—49年)
漢光武帝時,拜為伏波將軍,世稱「馬伏波」。
馬融(79—166年)
馬騰
馬超(176—222年)
涼州太守馬騰之子,三國時蜀國五虎將之一。
馬宮
馬謖
三國時蜀臣,因失街亭被諸葛亮所殺。
馬鈞(又作馬均)
馬祖(709—788年)
唐朝僧人,即道一。曾於江西傳揚禪學,後人尊稱「江西馬祖」,又稱「馬祖」。
馬殷(852—930年)
五代時建立楚國。
馬遠
南宋畫家,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
馬丹陽(即馬鈺)(1123—1183年)
全真道全真七子之一。
馬致遠
元戲曲家。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
馬化龍(約1810—1871年)
回族,西北地區回教白山派教主。
馬元章(1854—1920年)
回族,伊斯蘭教哲赫林耶第七輩沙溝門宦教主。
馬君武(1881—1940年)
中國近代詩人、教育家,曾任孫中山非常大總統府秘書長、廣西大學校長等職。
馬本齋(1902—1944年)
回族, 八路軍冀中回民支隊創建人之一。
馬尚德(即楊靖宇)(1905—1940年)
回族,抗日名將,楊靖宇為其在東北工作期間的化名。
[編輯]
分佈
趙奢之後遷至右扶風茂陵後,此地便成為馬氏發展繁衍中心,所以《姓譜》中曾說,「馬」姓的發源地是扶風。兩漢及南北朝時,馬氏除在扶風茂陵成為望族外,還分佈於今天的河南、河北、山東、湖北、四川、甘肅、江蘇、浙江等地。唐朝時,有河南馬氏在福建落戶。宋以後,閩粵地區馬姓逐漸增多。明代時,馬姓族人已遍佈福建。在清代,有馬姓移居臺灣,進而又遷至東南亞及歐美。
如今,馬姓主要分佈在中國的北方。
[編輯]
郡望
扶風
京兆
荏平
臨安
西河
廣陵
[編輯]
堂號
銅柱堂(伏波堂)
絳紗堂(絳帳堂)
扶風堂
樹德堂
聚未堂
寶善堂
文英堂
懷遠堂
青雲堂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A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