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國鼎立」?

2006-12-20 8:06 am
簡單的答案就可以..
唔好太長//

回答 (7)

曹操沒有稱帝
2006-12-21 10:35 pm
所謂「三國鼎立」當然指的就是魏、蜀、吳三國啦!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東漢末年,因為主幼國疑,加上外戚、宦官交替弄權,使得民不聊生,於是有「黃巾之亂」,為了平「黃巾之亂」,引進了剛打完「羌戰」的涼州兵團,也就把董卓這豺狼給引進了門,這時最大的外戚何進又被宦官給幹掉,宦官又被何進手底下的袁紹、曹操等人率兵通通幹掉,於是小皇帝落到董卓的手裡,於是袁紹、曹操等人又聯合起來討伐董卓,結果是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就造成軍閥混戰的局面啦!
其中有一個小軍閥叫劉備,他運氣好,找到了一個叫孔明的大政治家、軍事家,在孔明還沒出山輔佐劉備前,曾為劉備分析天下大勢,並為他定下大戰略,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對」,其中就提到了叫劉備先取荊州、益州以與曹操、孫權成鼎足之勢。蓋因古時候的鼎都是只有三隻腳的啦,所以才有「鼎足而立」這句成語。
軍閥們經過多年的混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北方;孫家經過父子兄弟的努力也平定了江東;劉備也真如孔明的分析取得了巴蜀、益州,天下就只剩這三個大軍閥啦!這時還沒有三國喔!只有一個東漢帝國。
後來曹操先掛了,曹操的兒子曹丕忍不住就篡漢稱帝,改國號為魏,東漢就這樣亡了。孫權跟劉備一看東漢亡了,而且曹丕稱帝了,趕緊也跟著稱帝建國,於是在中國的大地上就同時有了三個國家,也就是魏、蜀、吳三國,就好像鼎的三隻腳,所以就叫「三國鼎立」啦!
2006-12-20 8:22 am
赤壁戰後,出現了三股勢力均衡的局面。從此曹操無力南下,只好專營北方。孫權結納南方豪雄,憑長江天險以為屏障,加以有荊、揚之饒,民生富足,遂能安據江東,國力日漸豐厚。劉備則乘機佔據荊州,又西取益州,且因得諸葛亮之助,內政修明,人心歸附,開拓西南。於是確定了魏(曹操)、蜀(劉備)、吳(孫權)三分鼎足之局勢。 三國鼎立成立
參考: 歷史
2006-12-20 8:11 am
三國時代分別有魏、蜀、吳三國,它們先後出現,魏國的君主是曹操,蜀國則是劉備,吳國則是孫權。我希望可以解決你的問題!
參考: 自己
2006-12-20 8:11 am
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聯手大敗曹軍,終成為三國鼎立的重要決定因素。赤壁戰後,出現了三股勢力均衡的局面。從此曹操無力南下,只好專營北方。孫權結納南方豪雄,憑長江天險以為屏障,加以有荊、揚之饒,民生富足,遂能安據江東,國力日漸豐厚。劉備則乘機佔據荊州,又西取益州,且因得諸葛亮之助,內政修明,人心歸附,開拓西南。於是確定了魏(曹操)、蜀(劉備)、吳(孫權)三分鼎足之局勢

----------------------------------------------------------------------------------------------------------------------
更多可參考...
http://hk.geocities.com/tszlunpokemon/index15.htm
http://www.christcollege.edu.hk/teachers/ch/Chist08.pdf
2006-12-20 8:11 am
三國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東漢末年,曹操統一中國北方並實際上以丞相的職位掌握東漢政權,取得「魏王」稱號,加九錫。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繼承其位,同年強迫東漢的末代皇帝獻帝劉協將皇位禪讓給他,建立了曹氏政權,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政權正式滅亡,三國時代正式開始。221年,以益州為根據地的劉備自立為皇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割據揚州、荊州、交州等地的孫權接受曹魏政權的冊封,開始稱「吳王」。229年,他正式稱帝建國,國號「吳」,史稱「東吳」。已經事實上控制曹魏政權的司馬家族於263年吞併蜀漢後,司馬炎於265年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於280年攻克江南的孫吳政權,正式統一中國,三國時代就此結束。古代中國地區中,皇帝稱號只能由一個人使用,但是這時同時出現了三個。西晉時陳壽編撰的史書《三國志》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之後的東漢末年的動亂時期開始記述,所以歷史學家多以黃巾之亂的結束為三國時代開始。明代羅貫中根據這個時代的歷史為藍本而撰寫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在荊州的劉備,受到益州之主劉璋邀請,入蜀幫助劉璋防守張魯、曹操的入侵,劉備口頭答應,但入蜀後不斷收買人心,雙方最終在212年決裂,劉備調兵直指成都的劉璋,雖然其間軍師龐統中流矢死,但仍於214年成功逼使劉璋投降,劉備成功入主益州,留下關羽防衛荊州。同時,曹操曾南下攻擊孫權,最後雙方撤退。

215年,曹操快速地得到漢中,而同時孫劉兩家開始爭奪荊州擁有權而發生戰鬥,兩軍對壘。但劉備得悉曹操得漢中,危害蜀地安全,便和孫權平分荊州,回師益州,但雙方關係經已惡化。216年曹操就任魏王,一年後,劉備進攻漢中,而曹操內部有守將叛亂,孫權也偷襲合肥,漢中成功落入劉備之手,曹操雖曾揮軍要奪回,但都不成功。219年,劉備自封漢中王。同年,關羽率荊州軍北上攻魏,但主戰、剛接魯肅之位的呂蒙突襲荊州,並擒殺關羽。220年,曹操死,曹丕登位,並逼漢獻帝禪讓,建國號魏;而於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孫權向魏稱臣,而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同年,劉備以報關羽之仇為名東征孫權,孫權派出接替呂蒙的陸遜迎戰。結果劉備慘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詳見夷陵之戰)。223年,劉禪登位,蜀吳再度結盟,最終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229年,吳王孫權稱帝,建立吳。
戰役 (地點) 時間 攻方 主帥 守方 主帥 勝方 影響
黃巾之亂

(全國性爆發)
184年、188年 張角 張角、張曼成
波才、彭託 東漢 皇甫嵩、朱雋
曹操、盧植 東漢 為了打擊黃巾叛亂,政府給於州牧兵權,許多州牧趁機坐大,中央政府影響力開始下降。
討伐董卓

(關中)
190年 袁紹 各路地方軍 董卓 華雄、呂布
胡軫、徐榮 袁紹 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地方諸侯內鬥更深
官渡之戰

(河北南部)
200年 袁紹 袁紹 曹操 曹操 曹操 袁紹勢力衰退,曹操統一中原成為最有實力的諸侯
赤壁之戰

(荊州南部)
208年
9月19日–20日 曹操 曹操 孫權、劉備 周瑜、程普
劉備 孫權、劉備 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挫敗,劉備趁機取得荊州,形成三分局勢的雛型
夷陵之戰

(荊州南部)
222年 蜀漢 劉備 孫權 陸遜 孫權 蜀漢國力大衰,無力奪回荊州,形成三國鼎立最後形態
諸葛亮北伐

(雍州)
228年——234年 蜀漢 諸葛亮 曹魏 曹真、司馬懿、張郃 互有勝負 蜀漢諸葛亮病逝,曹魏司馬懿抬頭
姜維北伐

(雍州)
253年——263年 蜀漢 姜維 曹魏 司馬昭集團 互有勝負 蜀國國力消耗,間接導致蜀漢亡國
魏滅蜀之戰

(益州)
263年 曹魏 鄧艾、鍾會、諸葛緒 蜀漢 劉禪、姜維、諸葛瞻 曹魏 蜀漢滅亡。鄧艾、鍾會、姜維及一些蜀國遺臣在叛亂中被殺
晉滅吳之戰

(荊州南部、揚州)
280年 西晉 賈充 孫吳 孫皓 西晉 孫吳滅亡,西晉統一中國。
2006-12-20 8:09 am
(一) 三國鼎立的因素:**

A. 東漢末期,州牧割據,曹操挾天子以自重,擴大兼併。曹操先擒殺呂布,兼併徐州;再滅袁術,取得淮南。在官渡之戰中更打敗袁紹,佔有袁紹所屬大片領土,奠定曹氏統一北方的基業。

B. 當時南方尚有劉表據荊州、劉備依附劉表據夏口據點、孫權據江東。

C. 但是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聯手大敗曹軍,終成為三國鼎立的重要決定因素。赤壁戰後,出現了三股勢力均衡的局面。從此曹操無力南下,只好專營北方。孫權結納南方豪雄,憑長江天險以為屏障,加以有荊、揚之饒,民生富足,遂能安據江東,國力日漸豐厚。劉備則乘機佔據荊州,又西取益州,且因得諸葛亮之助,內政修明,人心歸附,開拓西南。於是確定了魏(曹操)、蜀(劉備)、吳(孫權)三分鼎足之局勢。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41: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20000051KK0002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