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2006-12-19 9:34 pm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請詳細解答.
請附上理由和證據支持閣下的答案.

回答 (3)

2006-12-24 8:28 am
✔ 最佳答案
Q: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兩句的意思是“國家衰敗的時候,山河仍然依舊;當城裡踏入春天的時候,遍地長滿了茂盛的荒草灌木。”
其實這兩句並沒有相對的意思,反而是同一樣描寫國家破亡後,物是人非的景象---當時長安淪入安史之手,杜甫眼見國家山河雖然依舊,但已物是人非。此聯用簡單的描寫傳神的刻畫出唐代在安史之亂後的殘破景象,國家衰敗了。唯一完好的居然只有江山未改,隱喻著除了江山之外,其他的社稷民生已被破壞殆盡,春日的城應該是人潮如織,熙熙攘攘的熱鬧景況才是,卻只長滿了茂盛的雜草灌木,說明了唐代原本豐衣足食的社會遭到了多麼沉重的打擊。
況且從詩中詞句性質可見---“國破”(國家衰敗)跟“城春”(城裡踏入春天)只是說明詩人寫此詩的時間性,而非相對的意思;而“山河在”(山河仍然依舊)及“草木深”(荒草茂盛)更是描述戰後物是人非的現象,有相輔相乘之效。
因而可證明這兩句實不是對比句。
對比句的真正例子應如:
沈謙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以“朱門”的“紅”對“凍死骨”的“白”; “朱門”(富貴人家的朱紅色門)代表“富貴人家”, “凍死骨”代指“貧窮人家”,又是另一相對; “酒肉臭”是暗指富貴人家“食有餘”, “凍死骨”是暗指貧窮人家“衣不足”,亦是一對。故這句在意思上的相對,方可稱為對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兩句應是對偶句。
因對偶句強調的是“前後兩句的字數一樣,及兩句在同一位置的詞性(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意相同,而沒有相對意思”。
而在詩中就有附合對偶的條件,例如: “國”對“城”,同是名詞; “破”對“春”,注意這裡的“春”是名詞作動詞用,其動詞意思是“踏入春天”之意; “山河”亦對“草木”,亦是名詞;而“在”及“深”(這不是形容詞,而是動詞,是指草木茂盛之樣貌),同是動詞。
故這兩句符合了對偶的條件;但因沒有相對之意,故不是對比。
http://www.cdn.com.tw/daily/2004/10/18/text/931018e2.htm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40601417&others=1
2006-12-20 1:50 am
這首是五言律詩

1.直 接 誇 張 。 即 不 借 助 其 他 修 辭 手 法 , 直 接 誇 大 或 縮 小 事 實 。 例 如 :
烽 火 連 三 月 , 家 書 抵 萬 金 。

2.借代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万金。

3.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反映离乱的痛苦

《4.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5.正襯
感時花濺淚,限別鳥驚心。

6.】擬人、移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

8.對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9.押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律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 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2006-12-19 9:54 pm
對偶

國對城
山河對草木
參考: 自己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52:0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9000051KK011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