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簡體字起源哪一年?古代/現代?
漢字的簡體 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漢字就有了簡體。發展到小篆時期﹐很多字體簡化了。到了隸書和楷書時期﹐簡化的字體更多。在漢魏六朝的碑刻中﹐在唐代的寫經裡﹐都有不少簡體字。宋代以後﹐簡體字由碑刻和手寫轉到雕版印刷的書籍上﹐從而擴大了流行的範圍﹐數量也大大增加。到了近代﹐太平天國在其文書以至玉璽上都使用簡體字﹐1909年﹐陸費逵在《教育雜誌》創刊號上發表提倡簡體字的論文《普通教育應當採用俗體字》。1921年又發表論文《整理漢字的意見》﹐提出了整理漢字的辦法﹕限定通俗用字在2000漢字左右﹔減少筆劃﹐第一步採用已有社會基礎的簡體字﹐第二步把其他筆劃多的字也加以簡化。1922年﹐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了一項《減省現行漢字的筆劃案》﹐由陸基﹑黎錦熙﹑楊樹達聯署。這個提案是把簡體字作為運動推行的號召。提案指出:“文字本是一種工具﹐工具應該以適用與否為優劣之標準。筆劃多的﹐難寫﹑費時間﹐當然是不適用。筆劃少的﹐容易寫﹑省時間﹐當然是適用。”“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減省現行漢字筆劃是治標的辦法”﹐“治標的辦法實是目前最切要的辦法。”提案主張把這種過去只通行於平民社會的簡體字﹐正式應用於一切正規的書面語上。
錢玄同把簡體字的構成歸納為8種﹕全體刪減﹐粗具匡廓(如“龜”作“”﹔採用草書(如“為”作“”)﹔僅寫原字的一部分(如“聲”作“”)原字一部分用很簡單的幾筆替代(如“觀”作“”)﹔採用古體(如“雲”作“”)﹔音符改少筆劃(如“燈”作“”﹔別造簡體(如“響”作“”)﹔假借他字(如“幾”作“”)。
此後﹐接連出版了幾種系統整理簡體字的書籍﹕192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胡懷琛的《簡易字說》﹐書中提出 9種簡易字彙﹐除日本字﹑譯音字﹑複音字外﹐收簡體字300多個﹔1930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復﹑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譜》﹐根據《古烈女傳》等12種書收簡體字1600多個﹐反映了八九百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同年﹐北京自清榭出版卓定謀的《章草考》﹐收集了106種章草資料得章草3000個﹔1932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國音常用字彙》說明中指出:“宋元以來有一種通俗的簡體字﹐舊稱破體或小寫﹐其筆劃較普通之體銳減﹐赴速急就﹐頗切實用。現在應該把它推行﹐使書寫處於約易。故本書對於習見之簡體字﹐酌收若干﹐用小字附註於普通體之下﹐以示提倡。”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準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同年﹐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上發表《550俗字表》﹐1934年﹐錢玄同又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蒐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1935年﹐在錢玄同的主持下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字2400多個。
1935年新春﹐上海文化界人士陳望道等組織“手頭字推行會”﹐選定第一批手頭字300個。二月間由文化界200人和《太白》﹑《世界知識》﹑《譯文》等15個雜誌聯名發表“推行手頭字緣起”。在簡體字運動日益發展的形勢下﹐到1935年8月﹐國民黨政府教育部不得不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這個簡體字表是錢玄同主持編寫的《簡體字譜》草稿中的一部分﹐到1936年2月﹐國民黨政府又通令收回。這個時期﹐其他的簡體字出版物有﹕1936年10月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出版的容庚的《簡體字典》﹐收字4445個。都本草書﹐省筆而不失舊形﹐保持原字輪廓。1936年11月北新書局出版陳光堯的《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其中來自草體的佔48%﹐來自俗體的佔40%﹐有些字經過作者改寫。1937年5月﹐北平研究院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日戰爭時期﹐簡體字的發展主要在當時的解放區。解放區的油印報刊採用並創造了許多簡體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不僅解放區使用的簡體字在全國廣泛流行﹐而且經過有組織﹑有領導的蒐集和整理研究﹐最終公布了全國通用的簡化字﹐確定了簡體字的合法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簡化漢字工作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制《常用簡體字登記表》。當時依據的原則是﹕整理已經通行的簡體字﹐必要時根據已有簡體字的簡化規律加以適當補充﹐所選定補充的簡體字﹐以楷體為主﹐間或採用行書和草書﹐但注意容易書寫和便於印刷﹔簡體字的選定和補充﹐以最常用的漢字為限﹐不是每一個繁難的漢字都簡化。後經過徵求意見﹐決定根據“述而不作”的原則﹐於1951年擬出《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55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