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about 論語

2006-12-19 2:47 am
我想問 論語中有沒有句子是描述孔子以六藝教弟子,注重五育發展。
請註明出處.
THX

回答 (1)

2006-12-19 5:27 am
✔ 最佳答案
正名

關於社會﹐他認為﹐為了有一個秩序良好的社會﹐最重要的事情是實行他所說的正名。
就是說﹐“實”應當與“名”為它規定的含義相符合。
有個學生問他﹐若要您治理國家。先做什麼呢﹖孔子說﹔“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
又有個國君問治理國家的原則﹐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在社會關繫中﹐每個名都含有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君﹑臣﹑父﹑子都是這樣的社會關繫的名﹐負有這些名的人都必須相應地履行他們的責任和義務。這就是孔子正名學說的含義。

仁﹑義

關於人的德性﹐孔子強調仁和義﹐特點是仁。義是事之“宜”﹐即“應該”。它是絕對的命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應該做的事﹑必須為做而做﹐因為做這些事在道德上是對的。
用一個常常受孔子和後來儒家的人蔑視的詞來說﹐那就是為“利”。在儒家思想中﹐義與利是直接對立的。
孔子本人就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在這裏已經有了後來儒家的人所說的“義利之辨”﹐他們認為義利之辨在道德學說中是極其重要的。

仁的觀念
人在社會中的義務﹐其形式的本質就是它們的“應該”﹐但是這些義務的具體的本質則是“愛人”﹐就是“仁”。
父行父道愛其子﹐子行子道愛其父。有個學生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論話˙顏淵》)。
真正愛人的人﹐是能夠履行社會義務的人。所以在《論語》中可以看出﹐有時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種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所以“仁人”一詞與全德之人同義。在這種情況下。


忠﹑恕

《論語》記載﹕“仲弓問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
孔子又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己。”(《論語˙雍也》)
由此看來﹐如何實行仁﹐在於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換句話說﹐“己之所欲。亦施於人”﹐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即“盡己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您﹐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後來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矩之道”。就是說﹐這種道是以本人自身為尺度﹐來調節本人的行為。

定行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東西之中。忠恕之道同時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這就包括了義的性質。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開端和終結。
《論語》有一章說﹕“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裏仁》)
每個人在自己心裏都有行為的“系矩”﹐隨時可以用它。實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簡單﹐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

知命

一個人做他應該做的事﹐純粹是由於這樣做在道德上是對的﹐而不是出於在這種道德強制以外的任何考慮。
《論語》記載﹐孔子被某個隱者嘲諷為“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憲問》)。《論語》還記載﹐孔子有個弟子告訴另一個隱者說﹔“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他明知道他不會成功﹐仍然繼續努力。孔子說他自己﹕“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
他盡了一切努力﹐而又歸之於命。命就是命運。孔子則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換句話說﹐它被看作一種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後來的儒家﹐就把命只當作整個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條件和力量。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

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又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孔子的精神修養發展過程

孔子談到自己精神修養發展過程時所說的話吧﹐他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論語》中孔子說﹕“志於道。”(《述而》)
又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裏仁》)
孔子的志於學﹐就是志於這個道。我們現在所說的學﹐是指增加知識﹔但是“道”卻是我們用來提高精神境界的真理。

孔子還說﹕“立於禮。”(《論語˙泰伯》)
又說﹕“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
所以孔子說他三十而立﹐是指他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他說四十而不惑﹐是說他這時候已經成為知者。因為如前面所引的﹐“知者不惑”。

但是到了五十﹑六十。他就認識到天命了﹐並且能夠順乎天命。換句話說﹐他到這時候也認識到超道德價值。孔子同樣覺得﹐他接受了神的使命。《論語》記載﹕“子畏於匡﹐曰﹕‘……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有個與孔子同時的人說﹕“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論語˙八佾》)
參考: 中國哲學簡史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27: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8000051KK0289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