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問題 IIV

2006-12-19 2:19 am
楊修之死問題 IIV

回答 (2)

2006-12-19 2:24 am
✔ 最佳答案
你係咪想問楊修點解會死呀??


支持觀點:



賣弄才華,鋒芒太露。楊修確實學識淵博,才華過人。但是縱觀楊修一生,並沒有在軍事,政治上給曹操出過什麽奇謀良策,像郭嘉,程旱那樣;卻在"門內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類的小事上賣弄聰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猜忌,埋下禍根。



恃才放曠,不知檢點。曹操"夢中殺人"本是玩弄權術以掩人耳目的勾當,楊修偏要給他戳破,豈不是自找倒楣。至於擅自命令軍校收拾行裝,更是惑亂軍心,事關軍法,豈能亂來



小事聰明,大事糊塗。表面看來,楊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也誇他"真知魏王肺腑"。但是他對於曹"忌之""惡之""有殺修之心"卻一無所知。參與曹氏家族立太子的鬥爭,本來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殺他,將來曹丕也不會放過他,而他卻無自知之明。曹操就立太子一事,問過謀士賈詡,賈詡就不敢表態,他在大事上比楊修聰明。



總之,楊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聰明反被聰明誤,看來一個人聰明有才華是好事,但如果不能用到點子上,又不能謙虛謹慎,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反對觀點:



曹操外恭內奸,嫉賢妒能妒能,心狠手辣,虛僞狡詐,這是人所共知的。楊修猜透曹操的心思。這讓曹操很惱火,殺他是必然的。



另外,曹操殺楊修主要是出於身後安寧的考慮。由於袁紹與劉表在處理繼承權問題上留下致命的禍患,心有餘悸的曹操為避免死後發生同樣的悲劇,便決定剪除曹植的羽翼,以鞏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統治。楊修之死,正是由於他與曹植過從甚密。曹操處死楊修是為身後國家的安危考慮。
2006-12-19 2:26 am
楊修之死



相傳東漢末年,楊彪的兒子楊修,是個文學家,才思敏捷,靈巧機智,後來成為“一代奸雄”東漢相國曹操的謀士,官居主簿,替曹操典領文書,辦理事務。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後花園。落成時,操去觀看,在園中轉了一圈,臨走時什麽話也沒有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瞭解其意,就去請教楊修。楊修對工匠們說,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你們把園門造得太寬大了。工匠們恍然大悟,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驗收。操大喜,問道:“誰領會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虧楊主簿賜教!”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忌諱。



有一天,塞北有人給曹操送了一盒精美的酥(奶酪),想巴結他。曹操嘗了一口,突然靈機一動,想考考周圍文臣武將的才智,就在酥盒上豎寫了“一合酥”3個字,讓使臣送給文武大臣。大臣們面對這盒酥,百思不得其解,就向楊修求教。楊修看到盒子上的字,竟拿取食具給大家分吃了。大家問他:“我們怎麽敢吃魏王的東西?”楊修說:“是魏王讓我們一人一口酥嘛!”在場的文臣武將都為楊修的聰敏而拍案叫絕。而後,操問其故,修從容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曹操雖然喜笑,而心頭卻很妒嫉楊修。



曹操多猜疑,深怕人家暗中謀害自己,常吩咐左右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近前!”有一天,曹操在帳中睡覺,故意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被為他覆蓋。曹操即刻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複上床睡。睡了半天起來的時候,假裝作夢,佯驚問:“何人殺我近侍?”大家都以實情相告。曹操痛哭,命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夢中殺人,惟有楊修又識破了他的意圖,臨葬時指著近侍屍體而歎惜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曹操聽到後更加厭惡楊修。



曹操出兵漢中進攻劉備,困于斜穀界口,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朝,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沈吟間,夏侯(忄享)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忄享)傳令衆官,都稱“雞肋!”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悖。(忄享)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道:“公何收拾行裝?”修說:“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忄享)說:“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曹操得知此情後,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說:“你怎敢造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述評:



課文記敍曹操殺害楊修的經過和緣由,主旨是表現楊修的聰明才智和“恃才放曠”的思想作風,也揭示了曹操的複雜性格:即十分奸詐,又有深謀遠慮。



事情發生在魏、蜀漢中之戰的最後階段。蜀兵據險固守,魏不得進,魏軍主帥曹操深感進退兩難。魏行軍主簿楊修恰恰在此關頭從軍中以“雞肋”為夜間口令這件事上,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未經請示,便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又向夏侯說明“雞肋”一語的含意,夏侯服膺楊修的“先知”,也趕緊收拾行裝。頃刻間,軍心大亂。據此,曹操以“造言亂軍”的罪名誅殺楊修可謂堂堂正正,無可指責──此人實在是罪有應得。就事論事,不過如此,真是簡單得很。



但細究起來,這件事又很不簡單,因為曹操早有殺修之心,他一直在等待時機,為的是找一個最堂皇的理由把楊修除掉,以免旁人猜忌。他這種陰險的心理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為了揭示這一過程,說明曹操殺楊修的真實意圖,小說作者運用了插敍的寫法,追述此前楊修“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的事實。大體上分為兩類:一類屬日常生活範圍,包括改建花園大門、分食塞北酥餅和所謂“夢中殺人”三事,生動地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故意亂人耳目,可每次都被楊修揭穿;身邊有這樣一個才思敏捷、能參透自己心意的人,他如何能不“忌”不“惡”乃至時時加以防範呢?另一類屬於政治活動範圍,包括楊修告發曹丕陰事、教曹植斬門吏而出和為曹植作《答教》三事,這表明楊修已深深地捲入宮廷鬥爭之中,他竭力輔佐曹植爭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對曹丕繼位。這樣一個危險人物,如果留下來必將成為他身後的大患,因而“此時已有殺修之心”。這又表現了他的深謀遠慮。



這個插敍部分其實是課文的核心,很值得品味。



最後緊承楊修被殺說到次日出戰蜀軍。曹操此舉無非是為了說明楊修所謂“班師”純系胡言,卻不料戰鬥失利,自己又“折卻門牙兩個”。至此,他“方憶楊修之言”,並下令“厚葬”楊修,給自己下了臺階,借機退兵。這個結尾頗有諷刺意味。







楊修之死,實乃楊修之過



支持觀點:



賣弄才華,鋒芒太露。楊修確實學識淵博,才華過人。但是縱觀楊修一生,並沒有在軍事,政治上給曹操出過什麽奇謀良策,像郭嘉,程旱那樣;卻在"門內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類的小事上賣弄聰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猜忌,埋下禍根。



恃才放曠,不知檢點。曹操"夢中殺人"本是玩弄權術以掩人耳目的勾當,楊修偏要給他戳破,豈不是自找倒楣。至於擅自命令軍校收拾行裝,更是惑亂軍心,事關軍法,豈能亂來



小事聰明,大事糊塗。表面看來,楊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也誇他"真知魏王肺腑"。但是他對於曹"忌之""惡之""有殺修之心"卻一無所知。參與曹氏家族立太子的鬥爭,本來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殺他,將來曹丕也不會放過他,而他卻無自知之明。曹操就立太子一事,問過謀士賈詡,賈詡就不敢表態,他在大事上比楊修聰明。



總之,楊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聰明反被聰明誤,看來一個人聰明有才華是好事,但如果不能用到點子上,又不能謙虛謹慎,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反對觀點:



曹操外恭內奸,嫉賢妒能妒能,心狠手辣,虛僞狡詐,這是人所共知的。楊修猜透曹操的心思。這讓曹操很惱火,殺他是必然的。



另外,曹操殺楊修主要是出於身後安寧的考慮。由於袁紹與劉表在處理繼承權問題上留下致命的禍患,心有餘悸的曹操為避免死後發生同樣的悲劇,便決定剪除曹植的羽翼,以鞏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統治。楊修之死,正是由於他與曹植過從甚密。曹操處死楊修是為身後國家的安危考慮。


收錄日期: 2021-04-27 23:15:5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8000051KK0270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