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襯線」?【20點】

2006-12-18 11:14 pm
何謂「襯線」?
更新1:

謝謝兩位,不過現在我得交付投票…不好意思><”

回答 (2)

2006-12-19 12:13 am
✔ 最佳答案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0/Serif_and_sans-serif_01.png

無襯線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c/Serif_and_sans-serif_02.png

襯線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1/Serif_and_sans-serif_03.png

襯線體
(紅色部分為襯線)
在字體中,襯線(serif) 指字形筆畫末端的裝飾細節部分。有襯線的字體就稱為「有襯線體」或「襯線體」(中文慣用名稱「白體」),而與之相對的,沒有襯線的稱為「無襯線體」(中文慣用「黑體」)。無襯線字體在西文中習慣稱sans-serif,其中 sans為法語的「無」的意思;而另外一些人習慣稱"grotesque" (德語作"grotesk") 或「哥德體」(gothic),把襯線體稱為「羅曼體」(roman)。但是這些詞已經不是很常用了,只保留於字體名稱中。



西方字體中的起源
一般認為襯線起源於古羅馬的石刻拉丁字母。1968年Edward Catich神甫在其著作《襯線的起源》中指出,在石刻時,先用畫筆將字母輪廓標注在石頭上,然後刻字人依照痕跡進行刻畫形成了襯線。
關於"serif"這一名稱比其本身的出現要晚。目前可考的《牛津英語詞典》(OED)是1841年版本中的"sans serif"一詞, 而"serif"是從 "sanserif"(無襯線)一詞派生出來的。《韋氏第三新國際詞典》稱"serif"源於德語的 schreef,意為「曾經寫」,經過荷蘭語的schrijven, 德語的 schreiben和拉丁文的 scribere(意思均為「寫」)演變而來。至今德語中Schreef意思仍為"serif"。

方塊字中的起源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c/c4/Hanzitypefaces.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漢字中的襯線體宋體和無襯線體黑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6/65/Jpfont.png/180px-Jpfont.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日文明朝體(MS Mincho體)和ゴシック体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1/1f/Krfont.png/180px-Krfont.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韓國語中的襯線體Batang體和無襯線體Dotum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4/49/Hanzisong.png/180px-Hanzisong.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Windows中的各種宋體字:從上之下分別為簡體中文Simsong體,繁體中文PMingLiU體,日文MS Mincho體
在東亞文字,即漢字,日語假名和韓語諺文等方塊字中,同樣有相當於「襯線體」和「無襯線體」的兩個概念,只是指代名稱不同。 中文中Serif 按照字義翻譯成「襯線」,或「字腳」,顧名思義起到裝飾陪襯的作用,因此「有襯線體」也稱為「有腳體」。日語中將襯線稱為うろこ,字面意思為「魚鱗」。
相當於「襯線體」的,即「白體」,有中文宋體,在使用繁體中文的港台稱為明體,日文明朝體(Minchō),|韓國語中Batang體等,常用於正文排版。這些名稱起源於中國歷史上的宋朝和明朝。當時中國的活字印刷術已經廣泛傳播,而用於製造活字的木紋多為水準方向,因此造成在刻字時橫畫細,豎畫粗。而且為了防止邊緣破損,橫畫在兩端也被加粗,根據運筆習慣形成三角形的裝飾。這種方式一直沿用至今,現在白體類字體多數都是橫細豎粗。
另外一類,即相當於「無襯線體」的,在中文通常稱為黑體,在日文稱為ゴシック体(Goshikku-tai,直譯即「哥德體」),|韓國語中的Dotum體等等。這類字體筆畫粗細基本一致,沒有襯線裝飾,醒目,常用於標題,導語,標誌等等。

用途
在傳統印刷中,襯線字體用於正文印刷,因為它被認為比無襯線體更易於閱讀,是比較正統的。相對的,無襯線體用於短篇和標題等,能夠讀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種輕鬆的氣氛。
一般來說,人們傾向在長篇文章中使用襯線字體,如書籍、報紙和雜誌等等。雖然在歐洲比北美更經常使用無襯線體,但在正式場合襯線字體還是使用最多的類型。
印刷製品更多趨向使用襯線字體以方便閱讀,但是在電腦領域中傾向使用無襯線字體以方便在顯示器上顯示。出於這個原因,大部分網頁使用無襯線字體。另外,為了更好解決襯線字體的顯示問題,新的反鋸齒和次像素顯示等技術開始廣泛運用。但是目前最一般的顯示器解析度也不過每英寸100像素,這是屏幕顯示襯線體可讀性的瓶頸所在。

分類
西文的襯線體基本上可以分為四類: 舊體, 過渡體, 厚襯線體和現代體。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0/Garamond_sample.svg/251px-Garamond_sample.svg.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Garamond字體。舊襯線體的字形樣本

舊體
舊體可以上溯到1465年,它的特徵是:強調對角方向——一個字母最細的部分不是在頂部或底部,而是在斜對角的部分;粗細線條之間微妙的區別——筆畫粗細的對比不強烈;出眾的可讀性。舊體是最接近手工鉛字起源的字體。
舊襯線體在製作的時候有嚴整的斜度規定,加上弧度襯線體現細節,增強了它的閱讀性。可是這個做法和研究閱讀的心理學家所提倡的「平行字母寬度」認知模型是相矛盾的。
舊體可以再分為Venetian 和 Aldine 或 Garalde。舊體字體的樣本有 Jenson (Venetian), Garamond, Bembo, Goudy Old Style, 和Palatino (all Aldine or Garalde)。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c/Times_New_Roman_sample.svg/250px-Times_New_Roman_sample.svg.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Times New Roman字體,過渡襯線體的字形樣本

過渡體
過渡體(或稱 "巴洛克體") 襯線體最早出現在18世紀中葉,這類字體中包括最著名的Times Roman (1932年) a和Baskerville體(1757年)。由於在風格上處於現代體和舊體之間,故名「過渡體」。和舊體比較,粗細線條的反差得以強調,但是沒有現代體那麼誇張。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0/Rockwell_sample.svg/250px-Rockwell_sample.svg.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Rockwell字體,厚襯線體的字形樣本

厚襯線


主條目:Slab serif
厚襯線 (也稱 "埃及體") 中筆畫粗細差距較小,而襯線相當粗大,幾乎和豎畫一樣粗,而且通常弧度很小。這種字體外觀粗大方正,各個字母通常是固定的水準寬度,字體表現和打字機一樣。這類字體通常被說成是單純在無襯線字體加上大襯線,因為字母本身的形狀和無襯線體很類似,筆畫的粗細幾乎沒有差別。(在厚襯線體中有一個小類叫Clarendon體,結構更類似於襯線體,但是有獨具特色的弧線。)厚襯線出現在1800年左右。具體包括Clarendon體、Rockwell體和Courier體等等。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Bodoni_sample.svg/250px-Bodoni_sample.svg.pn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Bodoni字體,現代襯線體的字形樣本

現代
現代襯線體出現在18世紀末,強調了粗細筆畫之間的強烈對比,加重了豎畫,而把襯線作得細長。大部分現代襯線體的可讀性不及過渡體和舊體襯線體。常見字體包括Bodoni體, Century Schoolbook體和 Computer Modern體。 (這類字體在開放源電腦系統中通常帶TeX和LaTeX)。
參考: 維基百科
2006-12-18 11:19 pm
襯線首先出現在刻入石頭的羅馬字母,雕刻匠依據用扁平蘆葦筆寫在石頭上的字母筆划刻在石頭上,由于古羅馬字母的筆划有粗、有細,使雕刻匠難以整齊結束一條線尾,因此他們在線的么端加上完結筆划,稱為襯線。早期的襯線是修士們用羽毛莖筆寫成的,也有用毛筆留下明顯的結束襯線。今天,襯線變成設計字母的主要部份。水平襯線有助于眼睛看清字母,使易于跟著閱讀。
同時,字體中線條的分量也有助于區分字的種類(圖2-3),共有五種寬細份量,分別是 1. 細、2. 中等、3. 粗、4. 較粗、5. 特粗的。頭二種份量多用在正常閱讀上,后三種作強調之用﹔多用于標題和海報以引起人們的注意。


收錄日期: 2021-04-20 13:34: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8000051KK016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