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畫家(10)

2006-12-17 10:34 pm
要超現實主義畫家+畫+畫風 資料

不要太多,也不太少!急需.......
更新1:

畫要圖片!Thanks!敬請合作......

回答 (1)

2006-12-17 10:36 pm
✔ 最佳答案
超現實畫派的代表性人物

薩爾瓦多.達利(1904-1989)

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超現實主義畫家。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Dail),1904年5月11日生於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和版畫家,以探索潛意識的意象著稱。與畢卡索、馬蒂斯一起被認爲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

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象力的畫家 。在把夢境的主觀世界變成客觀而令人激動的形象方面,他對超現實主義、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做出了嚴肅認真的貢獻。達利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除了他的繪畫,他的文章、他的囗才、他的動作、他的相貌、他的鬍鬚和他的宣傳才能。他用所有這一切,在各種各樣的語言中造就了超現實主義這一個專有名詞,去表示一種無理性的、色情的、瘋狂的而且是時髦的藝術。達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十足的超現實主義者,以至其他的超現實主義者對他的篤誠和繪畫成就,抱有強烈的懷疑態度。主要的證據也許就是他那些繪畫,沒有人能夠否認得了他那無盡的才能、想象能力或者他所顯示的強烈信心。

達利年輕時在馬德里和巴賽隆納學習美術,曾兼收並蓄多種藝術風格,顯示出作爲畫家的非凡技能。但是,直到20世紀20年代末期,才由兩件事情促使其畫風日臻成熟。一是他發現了弗洛伊德的關於性愛對於潛意識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結交了一群才華橫溢的巴黎超現實主義者,這群藝術家和作家努力證明人的潛意識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爲重大的現實”。

爲從潛意識心靈中産生意象,達利開始用一種自稱爲“偏執狂臨界狀態”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誘發幻覺境界。達利發現這一方法後,畫風異常迅速成熟,1929~1937年間所作的畫使他成爲世界最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達利的畫常搜集夢幻中的表現題材,有些畫題直接點題爲"夢"。但他的"夢"與其他超現實主義畫家畫上所展現的"夢"的區別在於,達利創造了一種真實感,還寄寓某些他所特別偏愛的內涵。其中主要的成分是性愛,

比如1929年他畫的一幅《欲望的順應》、1935年的《霧狀的頭蓋骨雞奸三角鋼琴》皆是如此;到1951年,他又畫了《年輕婦女被她自己的貞潔所雞奸》等。除此之外,他還愛畫一些現代化了的宗教題材。他說過:"世上唯一的智者是上帝",這在1950~1970年代作得很多,著名的有1951年的《聖徒約翰殉難》、1955年的《最後的晚餐》。這種集中以性愛和宗教爲主題的作品,大致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戰前雖也有些表現人類欲望的"夢"畫,但沒有這個時期來得狂熱。

《哥倫布之夢》取材於15世紀末哥倫布親率三艘中世紀後期的木帆船,頂著驚濤駭浪,經過70天旅程,終於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的一段史實。哥倫布爲了感謝上帝,將該島命名爲"聖薩爾瓦多"意即"救世主"。

達利對於這段歷史作了神奇的構思,畫上出現許多爲古代人的儀仗隊伍所習用的旗幡,有十字架、耶穌像和聖母畫像等旗幡。可是人物予以現代化(這是他自50年代以來習用的手法)。表現他們登岸時的情景。木帆船在畫上顯得過於小了。象一條小駁船。旗幡和無盡無休的十字架則出現在虛幻的一個環境中。茫茫大海,有如白皚皚的冰雪之地。一些裸體與半裸體的人浸泡在水中。遠處的船也正在源源不斷地隨來,由於風雪交加,一切似乎是模糊的,處在霧濛濛的混沌之中。 它不是一幅實景,是一種意象,是人在夢中常常不夠具體的意象。這種超乎現實的真實,令觀者在欣賞中感到迷惑難解。這裏沒有時間與空間的制約。主觀上的虛擬性加強了情景的反理性因素。



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是二十世紀初期西方資產階級的一種文藝思潮,它是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宣稱達達主義是其先驅。超現實主義起源於法國,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支配法國文壇,其影響甚廣,比利時、捷克、南斯拉夫,乃至美國、日本、墨西哥均有影響。其創作以詩歌爲主,波及散文、小說、戲劇,在繪畫中也有所表現。

超現實主義者的宗旨是離開現實,返回原始,否認理性的作用,強調人們的下意識或無意識活動。法國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格林的直覺主義與奧地利精神病理家弗洛伊德的"下意識"學說奠定了超現實主義的哲學和理論基礎。

"超現實主義"這個名詞,出自本世紀初法國立體派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內爾(1880-1918)之手。他於1917年寫給苔爾美的信中說:"再三考慮後,我確實認爲,最好還是採用我首先使用的超現實主義這個詞,它比超自然主義這個詞更好。超現實主義這個詞在扁中還找不到,它比由諸位哲學家先生們早已應用的超自然主義這個詞用起來更方便。"由此可見,阿波利內爾創造超現實主義這個詞的本意,在於以此來代替超自然主義這一名詞。它的最初含義就是尋求超乎現實之上的種種未知現象,包括人生、社會、倫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諸方面。安德烈·布洛東覺得這一術語最能表達這個文藝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

1923年,達達主義流派舉行最後一次集會而宣告崩潰後,其中的許多成員倒向了超現實主義作家的行列。1924年,法國作家布洛東在巴黎發表了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1929年,布洛東又發表了超現實主義的第二個宣言,詳盡地解釋了超現實主義的藝術主張。1930年,由德斯諾斯發表了超實現主義的第三個宣言。這樣,超現實主義的藝術綱領就全面、完整地體現出來了。

超現實主義者宣稱:人的本能、夢幻、下意識領域是文藝創作的的源泉。認爲人的頭腦活動要從邏輯與理性束縛中解放出來。理性、道德、宗教、社會以及簡單蝗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是對人的精神、對人的本質需要的一種桎梏。唯有人的無意識、夢幻和神經錯亂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動。兒童和瘋子的言行,則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範例。因此,在詩歌創作中,他們故意使用幼稚的語言和病態的形象來反對傳統的美好見解。在繪畫中,用混亂的線條與顔色的任意塗抹。在戲劇中,主張用折磨人的野蠻音樂,粗魯的舞蹈,並用自行車的鈴鐺,有節奏地敲打貨箱、臉盆一類作伴奏。

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採用的是"F我意識的書寫"和"自動寫作"的方法。他們主張寫作要絕對真實,是純粹的無意識的活動過程,不通有藝術加工和任何邏輯思維的形式。詩人在寫作時,只要把腦子裏湧現出來的東西快速地記錄下來,詞與詞之間,全靠一種偶然的結合;如果一時沒有現存的辭彙表達,甚至可以隨意用某個字母、符號來代替。反邏輯性是其創作方法的一大特徵。這類作用,大多數艱澀難懂,不符合語法結構和邏輯思維的法則,有的變成文字遊戲。

超現實主義文藝思潮的出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資產階級青年一代對現實的恐懼心理和狂亂不安的精神狀態。參加超現實主義集團的作家有布洛東、蘇波、查拉,畫家阿爾普、馬松等等。屬於這一流派中的有些作家,如路易·阿拉貢、保羅·艾呂雅等,由於受到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積極影響,後來轉向進步的文藝陣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現實主義在美國風行一時,出現了所謂"新超現實主義"流派,成爲帝國主義禦用的宣傳工具。


收錄日期: 2021-04-19 16:10:2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7000051KK0218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