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中文電碼
中文電碼,又稱中文商用電碼、中文電報碼或中文電報明碼,原本是於電報之中傳送中文信息的方法。它是第一個把漢字化作電子訊號的編碼表。
自摩爾斯電碼在1835年發明後,一直只能用來傳送英語或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後來在1880年,清朝政府僱用丹麥人設計了中文漢字電報。
中文電碼表採用了四位阿拉伯數字作代號,從0001到9999按四位數順序排列,用四位數字表示最多一萬個漢字、字母和符號。漢字先按部首,後按筆劃排列。字母和符號放到電碼表的最尾。後來由於一萬個漢字不足以應付戶籍管理的要求,又有第二字面漢字的出現。在香港,兩個字面都採用同一編碼,由輸入員人手選擇字面;在台灣,第二字面的漢字會在開首補上「1」字,變成5個數字的編碼。
應用
中文電碼可用作電腦裡的中文輸入法,但因中文電碼是「無理碼」,記憶困難,一般用戶幾乎無法熟練地掌握使用。
在香港,每個市民的身份證上,均會在他的姓名下面,印有中文電碼,外國人取得的入港簽證亦有印上。在很多政府或商業機構的表格中,都會要求填寫者填寫他的中文電碼,以便輸入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