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首詩既問題

2006-12-17 7:05 am
如題(以以下的兩首詩答左D(Q))
第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Q:作者與友人分別時,他的心情怎樣?試加以說明.
第二首:聞一多先生的書桌
Q1:詩中的香爐在作者書桌上有甚麼作用?
Q2:『大鋼錶快睡銹了骨頭』是甚麼意思?這反映出作者哪種態   度?
Q3:桌子和文具對主人有甚麼埋怨?你認為主人感到歉意嗎?

回答 (1)

2006-12-20 1:31 am
✔ 最佳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長安是詩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宮闕,氣象雄偉,歷歷在目。杜少府離開這裡,自然是戀戀不捨。而將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風煙渺渺,極目望去不免產生幾分惆悵。這兩句通過一近一遠兩處景物的對照,襯托出行者、送行者雙方依依惜別的感情。

這位姓杜的朋友在京城得到縣尉這樣一個小官,長途跋涉到蜀州去上任,恐怕是一個很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怎麼得意。當他們走出都城,遠望五津的時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會溝通在一起。「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這兩句詩把兩人之間感情的共鳴寫了出來。這兩句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遠遊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這兩句表現的感情很真摯,態度很誠懇,一種體貼關注的語氣,從字裡行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是很動人的。

五六句忽然將筆鋒一轉,轉而去寬慰那即將遠行的友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思是說:我們分手之後,雖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傷。海內有知心的朋友,即使遠隔天涯,也像是近鄰一樣。最後兩句就此再推進一層說:「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手的岐路上因離別而悲傷,就像那些青年男女一樣地別淚沾巾。以上四句是從曹植的《贈白馬王彪》脫化出來的。曹植在和他的弟弟曹彪分離時寫道:「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又說:「憂思成疾 ,無乃兒女仁!」但王勃的詩更凝練、更鮮明。
聞一多先生的書桌 --> sorry, not familar with that

參考: C How


收錄日期: 2021-04-23 16:27: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6000051KK0509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