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發動大躍進的原因

2006-12-16 11:30 pm
我想知~~毛澤東發動大躍進的原因。

回答 (3)

2006-12-19 2:11 am
✔ 最佳答案



一、大躍進






1.1
推行大躍進的原因:


(1) 公元1953年,中共把各類產業集體化,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公元1956年,中共宣佈改造完成,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2) 建國後,中共祗用三年時間,就恢復了受到國民黨破壞的國民經濟。跟著,第一個五年計劃又超額完成。





(3) 受到了這些成績的鼓舞,中共領導人渴望國家早日富強,趕上甚至超越英國和美國等先進國家。




(4) 早在公元1956年,一些中共領導人曾經反對這種急躁冒進的情緒。公元1958年初,毛澤東堅稱冒進是正確的,還把「冒進」改稱「躍進」,急於求成的心態便迅速的擴展起來。




(5) 毛澤東更聲稱:解放中國的六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革命力量,祗要用群眾運動的辦法來搞經濟建設,就可以在經濟發展上,獲得「巨大的躍進」。











討論A:毛澤東堅信:「解放中國的六億人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革命力量,祗要用群眾運動的辦法來搞經濟建設,就可以在經濟發展上,獲得巨大的躍進」。你同意嗎?為甚麼? (提示)



1.2
推行大躍進的經過:





毛澤東批判「反冒進」之後,中國的農村掀起了大躍進的熱潮。公元1958年五月,毛澤東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優先發展重工業,爭取「在十五年內超英趕美」,使中國成為一個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








跟著,全國廣泛地出現虛報產量的浮誇風氣。根據各地上報的文件,糧食的產量不斷有創新的紀錄。公元1958年八月,中共召開會議,宣佈農業生產已取得勝利,還決定工業生產必須同樣地「趕上去」,並為公元1958年鋼的產量定下極高的指標。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03.jpg


土法修建的脫氧磷肥爐




中共認定工業發展的路線,是「以鋼為綱」。根據計劃,公元1958年,鋼的產量要比前一年增加一倍,高達一千零七十萬噸。為了在剩下來的四個月裏完成全年的指標,遂發動「全民大煉鋼運動」,徵調九千萬人,修建一百萬座小高爐,用民間的鐵鍋、窗花等鐵製品為原料,以最原始的方法來煉鋼。結果,煉出來的產品質量太差,造成了嚴重的浪費。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04.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07.jpg


居民將自己家里的鐵器送去煉鋼
慶祝鋼產1070萬噸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05.jpg


小高爐




為了提高產量,各地舉行農業產量比賽。在糧食方面,中國每畝的平均產量祗有幾百斤。可是,各地配合黨的政策,鼓吹「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把指標提高至過千斤以至過萬斤。結果,勞民傷財,生產反而衰退。








公元1958年九月,毛澤東提倡設立人民公社。各地立即掀起興辦人民公社的熱潮,農民的自留地收歸公社所有。公社開辦公共食堂,實行「吃飯不要錢」,目標是盡快實行共產主義。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09.jpg


廣東農村的公共食堂








公元1959年,彭德懷和一部分的中共領導人察覺到大躍進的錯誤。但在廬山會議之後,共黨竟然順從毛澤東的意見,展開「反右傾」運動。公元1961年,劉少奇制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大躍進運動終於結束。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12.jpg


圖片參考:http://developer.hanluninfo.com/2005/hkcee/chist/p2/images/smallpicture/P11.jpg


劉少奇
彭德懷



1.3
大躍進運動的影響:


(1) 工農業的生產退回到大躍進前的水平;事實上,公元1960年的糧食產量竟然比1957年降低了四分之一。同時,國家的財政赤字連續多年增加。




(2) 為了發展重工業,政府忽略了輕工業和農業。公元1959年至1961年,出現了「三年困難時期」。在這幾年,中國各地有許多人民因饑荒而死亡。




(3) 公元1961年,中共開始調整國民經濟。到1965年,工農業的產量才回到1957年的水平。國家失去了多年時間,與西方先進國家的發展比較,差距更大。




(4) 公元1961年以後,雖然「左」的措施已經終止,但是「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的「三面紅旗」和廬山會議的決議還是不能推翻。換言之,中共沒有糾正「左」的錯誤,結果引致文化大革命的爆發。

2006-12-17 12:06 am
毛澤東於1957年開始正式推行『鳴放運動』,鼓勵黨內外人士發表對中共的看法和批評。可是當人們批評日益激烈之際,毛澤東認為若不加以壓制,惰情況將一發不可收拾,遂展開大規模的『反右運動』,使到批評毛澤東的人大大減少。除此之外,毛澤東從一九五七年至五八年四月期間,先後召開省、市領導人會議。就醞釀制定總路線及發動『大躍進』等問題進行討論。毛澤東更於這些會議發表了很多談話,為整個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及發展方針。
毛澤東在《在國務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我們的民族像原子……把我們民族的原子核打破,釋放熱能,力量真大,過去做不到的也能做到。』又提出採取『不斷革命』的方法,發展經濟,『我們的革命和打仗一樣。在打了一個勝仗之後,馬上就要出新任務……』 。他又強調個人崇拜,希望透過個人崇拜以增強幹部及群眾對他和其政策的向心力,而在破除迷信的號召下,透過動員群眾去衝破客觀條件上的限制以加快經濟發展的步伐。為了鼓吹經濟發展,毛大力批評五六、五七年由周恩來及陳雲提出的『反冒進』政策為『小腳女人』。
毛澤東於南寧會議﹝1958‧1﹞批評周恩來為『右傾保守』;於成都會議﹝1958‧3﹞批判劉少奇,兩人被逼作檢討。其後毛不斷批評『反冒進』,更多人在各場會議中作檢討。此外,尚有一些批評『冒進』的文章,均被毛逐點批駁。由此可見,毛澤東欲藉打擊『反冒進』勢力,消除對大躍進的阻力。毛澤東除了打擊『反冒進』外,又多次在會議中提出高產量,引用社論、公報,鼓勵發展經濟。例如,毛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農產量至1962年,每人每年產糧2000斤;半個世紀以後,畝產量達致每年2000斤。又引用《人民日報》的社論『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進行各項建設工作。』作為大躍進的口號,以鼓動群眾支持『大躍進』。於是乎,『大躍進』運動就被發動了。
而在『人民公社』方面,毛澤東在一九五三年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由互助組發展至農業合作社,再合併為大合作社。到了一九五八年八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擴大會議中通過並發佈〈關於在農村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要求各地盡速轉化合作社為『人民公社』,即所謂之『公社化運動』,而各地報刊相繼發表社論,號召建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遂開始在各地出現。
2006-12-16 11:37 pm
1) 係百花齊放運動 (hundred flowers blooming campaign) 同反右運動 (anti-Rightist Movement) 之中, 毛遭到政治上的挫敗, 所以轉移注意力到經濟活動
2) 轉移注意力包括國民的注意力, 黨內政敵的注意力同自己的注意力
3) 希望一年內「超英趕美」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4) 進一步將國內資產國有化, 進一步向國民作政治教育, 深化共產黨統治
參考: 我大學有一科讀當代中國政治及經濟, o岩o岩先考完試


收錄日期: 2021-04-20 11:54:4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6000051KK0246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