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2006-12-16 8:00 pm
第2次世界大戰有咩影響???

請詳細回答...

回答 (2)

2006-12-17 8:47 am
✔ 最佳答案
1) 無盡的破壞:
二次大戰的傷亡為歷史之最,其中蘇聯死亡人數二千一百萬、波蘭一千多萬、德國六百多萬,位列死亡人數的頭三位。死亡人數大量出現,造成人口〈男丁〉嚴重短缺。而且有無數的建築物包括工廠被摧毀,生產力下降,糧食短缺,經擠倒退。

2) 國際局勢:
二次大戰後歐洲多個地區的地圖都重劃,德國東部歸劃波蘭,又分裂為東西德,波蘭東部則歸於蘇聯版圖,還有捷克等國都分割開來。
殖民主義時代殞落,世界大部分國家都回復自主。
兩個超級強國的新興,美國聯合西歐共同對抗蘇共,蘇聯的共產勢力於東歐成長,與西方資本主義陣型抗衡,也因此出現了北約和華約的組織。此後近半個世紀進入冷戰時代。而中日戰爭之後,共黨實力大大提升,最終取得大陸政權。北韓與北越以致其他東南亞諸國也加速赤化,促成韓戰和越戰的爆發。
聯合國得以促成,美蘇英法中成為常任理事國。

3) 科技:二次大戰的戰時科技研究有很大的成果,噴射戰機、火箭發動引擎、雷達、潛艇、原子物理學等。而德國的V2飛彈成為現今洲際彈導飛彈的雛型,火箭引擎更開拓人類的航天太空科技。

4) 軍事思想:
陸--德國的閃擊戰戰術驚震世界,其集中運用裝甲部隊和陸空立體聯合作戰,完全改寫一次大戰時的戰壕陣地戰,其講求速戰速決攻其不備的戰術思想,時至今日仍深受影響,例子可見的有以埃戰爭、兩伊戰爭、波灣戰爭等。
空--二次大戰確立了空權制勝致上的戰略,美軍於歐洲戰區和太平洋戰區擁有無可抵擋的空軍戰力,以空軍對敵國本土的軍事目標、交通要衝、工廠等進行摧毀,也是現今「誰掌握制空權誰可奪得戰爭主導」的概念。
海--航空母艦取代戰列艦,成為海軍當中的新寵兒。
2006-12-16 8:11 pm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1939年-1945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交戰雙方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
儘管在1939年9月前,中國的抗日戰爭,衣索比亞的抗意戰爭等反法西斯的抵抗已經開始,但一般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而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6千2百多萬人的死亡,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3.18%左右的比例。





目錄

1 戰爭的起源

1.1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1.2 義大利:法西斯勢力登場
1.3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1.4 戰前的蘇聯
1.5 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1.6 美國立場的改變
1.7 中國戰前之情況
2 歐洲戰場

2.1 德蘇瓜分波蘭,二戰正式爆發
2.2 防範德國,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2.3 斯堪的納維亞戰役
2.4 西線戰事的爆發
2.5 巴爾幹半島
2.6 東線蘇德戰場
2.7 大西洋交通運輸線爭奪戰
2.8 西線的戰略轟炸
2.9 北非戰場
2.10 盟軍進攻義大利
2.11 盟軍的大陸反攻
2.12 歐洲戰事的結束
3 遠東及太平洋戰場

3.1 中國戰事之爆發
3.2 太平洋戰爭爆發
3.3 戰爭結束
4 戰後
5 後續影響
6 參考文獻
7 相關條目

戰爭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分為歐洲和亞洲兩大戰爭策源地。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與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由於德國的納粹主義的興起,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遠東,日本的軍國主義化,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達到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的目的。

[編輯]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統一德意志的戰爭,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和東歐的俄國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威瑪(Weimar)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威瑪共和國成立。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凡爾賽條約》過多的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有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

之一部份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1/WW2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300px-WW2_TitlePicture_For_Wikipedia_Article.jpg

順時針方向,從最上方起:D-Day時盟軍在諾曼第的海灘登陸、 納粹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柏林戰役時紅軍在德國國會大樓升起蘇聯國旗、在長崎被投下的核武器、1936年位於紐倫堡的大集結




日期: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位置:
歐洲、太平洋、東南亞、中東、地中海與非洲
結果:
同盟國勝利。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出現。第一世界與第二世界的創造在歐洲的影響造成了冷戰。
起因:
德國入侵波蘭、日本入侵中國
領土變更:
{{{territory}}}
參戰者

同盟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22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蘇聯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0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美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英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中國
以及其他
軸心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f/Flag_of_Germany_1933.svg/20px-Flag_of_Germany_1933.svg.png
納粹德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20px-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png
日本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0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義大利
以及其他
指揮官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9/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22px-Flag_of_the_Soviet_Union.svg.png
史達林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a/US_flag_48_stars.svg/20px-US_flag_48_stars.svg.png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e/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22px-Flag_of_the_United_Kingdom.svg.png
溫斯頓·邱吉爾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2/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22px-Flag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png
蔣中正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f/Flag_of_Germany_1933.svg/20px-Flag_of_Germany_1933.svg.png
阿道夫·希特勒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2/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20px-Flag_of_Japan_-_variant.svg.png
東條英機、昭和天皇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d/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20px-Flag_of_Italy_%281861-1946%29.svg.png
貝尼托·墨索里尼
傷亡

士兵死亡:
17,000,000
平民死亡:
33,000,000
合計死亡:
50,000,000
士兵死亡:
8,000,000
平民死亡:
4,000,000
合計死亡:
12,000,000

收錄日期: 2021-04-18 19:45: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6000051KK0135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