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什麼攻城武器?

2006-12-16 4:37 am
請問古代有什麼攻城武器?最好又多又詳細~~唔該~

回答 (4)

2006-12-16 4:42 am
✔ 最佳答案
兵器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最早發明武器的人,是炎帝神農氏,神農氏用石頭製造了武器。而相傳黃帝發明了玉製的武器。但我們一般所說的金屬製武器,相傳是由黃帝的臣子蚩尤最先製造的。蚩尤所製造的武器是用青銅所製造,而最具代表性的有劍、戈、矛、戟,據說蚩尤還發明了鎧甲和弩。

兵器的分類
一般武器的分類方法,是以武器的基本性能來進行分類,在有了以火藥為能源的武器之後,便有了以是否使用火藥的分類方式。根據這個分類法,就把不使用火藥、以人體為“能源”的刀、槍等古代就有的武器叫做“冷兵器”,而把火藥燃燒作為能源的步槍、火炮稱之為“火器”。

中國是一個擁有龐大軍隊的國家,軍隊人數通常高達幾十萬,隋煬帝遠征高句麗時僅戰鬥部隊就有一百一十三萬。要武裝如此龐大的軍隊,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大量生產兵器的單位,因此,歷代王朝都設有專門負責兵器生產的行政機構,並在首都建立兵器工廠。各朝代情況詳見下表:

秦~隋.......中央負責兵器生產的是少府,在少府中設有尚方令和太僕,在其下設考工令。專門負責兵器的生產與監督。
唐.......在少府中增設了專門負責監督兵器生產的軍器監。在軍器監下又分設有負責生產弓、弩、刀、矛這類攻擊性兵器的弩坊署和製造防護器具的甲坊署。
北宋......在首都開封設置弓弩院、南、北作坊﹝後變為東、西作坊﹞,同時在地方開設專門生產兵器的作坊。
南宋.......雖無北宋時期之規模,但增設作為中央兵器製造工房的御前軍器所。
元......徵集或徵募戰敗、投降國家的工匠來使用,主要負責機構是武備寺,並在地方設置兵器生產點。
明......由工部和內府來負責兵器的製造和監督,下設負責兵器生產的軍器局、兵仗局、火藥局等管理部門,在這些局下設有從事實際生產兵器的工廠﹝當時稱為“廣”﹞。
清.......自強運動時設立江南機器製造局…等,建立近代化的兵器生產制度與規模。
民國......抗戰初期兵工廠散於各地,兵器生產頗為混亂﹝見附件﹞,遷台後以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所屬之聯勤兵工廠負責。

兵器的介紹
﹝一﹞斬:指以斬和刺為攻擊手段的兵器如刀、劍。刀劍殺傷力強,尤其對沒有鎧甲防禦的敵人相當有效。
﹝二﹞打:多為重量大之重兵器,速度雖慢,但堅固耐用可對穿著鎧甲之敵人造成傷害。這是打擊類兵器的長處。
﹝三﹞扎:主要是以刺為主的長兵器,配合戰車與騎兵使威力大增,可次穿鎧甲類的武器。
﹝四﹞射:是一種使用弓等發射器,把矢或石子纇彈丸射像遠處以打擊敵人的一種武器。可遠距離攻擊敵人避免自己傷亡。
﹝五﹞城:指在攻城戰時攻、守雙方所使用之兵器。
﹝六﹞火:火器,指使用火藥的武器。包括有銃、炮等兵器。
﹝七﹞暗:暗器是指屬於體形小、容易隱藏,用於暗殺或護身的短、軟、遠射兵器。
﹝八﹞甲:保護人體或馬匹的護具或防具。



一、本書簡介
本書書名為中國古兵器大全。作者是篠田耕一,出版商為萬里書店,本書主要是在介紹中國的古代兵器,除介紹中國兵器演進史外,並已兵器的使用方式加以分類,再配上插圖,內容相當精采。
2006-12-16 5:20 am
古代攻城用車﹐計有八種之多。請分述之。

臨車。又名樓車﹑樓櫓﹑行樓﹑雲車﹑高車。車上建塔樓十餘丈﹐用於俯察城內。亦可在上喊話﹐射矢﹐投石。城民苦之﹐背負門板汲水。城敵懼之﹐創儲營房暴露。車可居高臨下﹐故名。

衝車。又名撞車。平板四輪﹐穩置大木。多人推進撞城﹐門破牆垮。《莊子》書說﹕「梁麗可以衝城。」梁麗即棟樑大木。亦有不用車﹐以人力從兩旁抬大木衝撞者。

棚車。車上以生牛皮蒙蓋木棚﹐人藏棚下﹐大挖其城牆腳。牛皮木棚可避城上矢石﹐放心挖吧。

鉤車。車上立長柄大鐵鉤﹐逼而近之﹐鉤搭城樓城牆。後面長纜繫鉤﹐九牛拉之﹐樓倒牆塌。

蝦蟆車。平板車﹐矮而寬﹐滿載土﹐上有生牛皮棚﹐狀似巨蛙﹐故名。百人棚下推車以進﹐填入城下壕溝。亦可用於載長板搭溝橋。

登城車。高車上置跳板﹐逼近推出﹐搭牆登城﹐所謂懸樓雲橋是也。又有車上雲梯﹐梯端雙輪﹐滾牆直上﹐亦登城用。

巢車。車上豎竿﹐竿端設置滑輪。繩拉小木屋﹐沿竿升到頂﹐如今升旗然﹐亦用於俯察﹐比臨車輕便。又有竿上懸掛桔﹐升吊小木屋﹐載人登城者﹐謂之木幔車。唯須用生牛皮作懸幔﹐以保護小木屋不受矢石攻擊。

除以上八種車﹐炮車雖可用於攻城﹐亦可用於野戰﹐當別說之。屏幕上古裝戲﹐少見攻城戰的鏡頭。縱然有﹐亦未見車攻也。編戲人多無識﹐知啥車攻。製片人圖賺錢﹐降低成本﹐只弄些步兵打﹐騎兵衝﹐蒙混了事。


我們從考古發現非常名貴的兩件兵器,那麽當時的主要遠射的兵器,就是弓箭。我們現在看到是一張弓的樣子。那麽弓呢?最早我們說的,像石器時代的弓都是單體弓,拿一個木材或者竹材給它彎起來,加上弦就是弓了,那麽到了這個時期中國弓的特點第一是複合弓,第二,它是有弓弣的,設在弓體的中間,整個弓的形狀是兩度弧曲的,西方的弓是沒有弓弣,沒有中間這個弓弣。中國的弓,當你不使用的時候把弓弦放開,弓就翻過來了,就翻成一個圓圈形,西方的弓不是這樣的。這就是當時使用的箭,箭頭呢安著銅鏃,下邊是箭杆,後邊有羽毛,後來就把這兩翼式的箭鏃變成了三棱的箭鏃了,那射的勁就更強了。那麽青銅器兵器的使用,一直到後來,到了秦代我們從秦俑坑裏發現了兵器,還主要是青銅,那麽這個是在秦俑坑裏發現的一個鈹,看著樣子像是短劍,實際上它安上長把以後,就是長刃的一個矛,叫鈹,就是金字邊一個“皮”,這個從戰國到漢代,到西漢時期最常使用的一個闊刃的矛。那麽戰車的使用,秦俑坑裏可以看到,一號坑裏主要還是以戰車爲主的編隊。這個銅車的車箱的前邊呢,擱著有弩,有一個弩,還有箭囊,還有盾牌,這就是當時的戰車的一個比較形象的材料。那麽說到弩呢,由弓發展的一種遠射兵器,大量使用強弩是在戰國時期開始出現的,有人認爲戰車的衰落跟弩的使用有關係的,因爲弓是靠人的臂力張開的,所以它有一定強度。所以射程它就靠人的臂力射出來的,就是不能射得過遠。弩呢就不是了,弩是把弓張在木頭做的弩臂上,可以延時發射,就是你把箭放好了,瞄準好了,等到敵人出現了才扣扳機。弓就不成,因爲人拉開了弓等著,沒那個勁,無論如何他也堅持不了的。所以弩的使用常常改變戰爭的面貌,雖然就是簡單地把它安了弓臂,木頭的弩臂,可以改變戰爭面貌,所以大家知道的故事就是龐涓和孫臏鬥智,最後龐涓死追,追到了馬陵道,孫臏當時已經準備好了埋伏,就是靠弩,他是把弩兵埋伏好了,都張好弩等著,等到龐涓到那兒,一看,樹上有字點著火看看吧,孫臏告訴部隊,你們一看見火光就射弩,所以他一點火,馬上萬弩齊發,一下子就把他,整個給全軍覆沒,所以弩在戰國晚期大量裝備軍隊以後,使戰場的面目就改觀了。

那麽現在我基本上介紹了青銅時代兵器和戰爭,也就是配合著車戰來使用的各種兵器,兵器基本上成了鋼鐵冶煉。剛才已經講到了,在西周時候已經出現了人工冶煉的鋼鐵,但是大量使用鋼鐵的兵器,比較多的使用,用在兵器上,就是到了戰國晚期,那麽一直從戰國晚期到了漢代,到了秦到了漢,一直到東漢時期,那麽鋼鐵的兵器才取代了青銅兵器,作爲中國古代兵器的主要的材質。當時軍隊主要裝備是戟,就是鐵戟。但是戟這種兵器,在鋼鐵兵器裏邊,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就基本上不見了,就消失了,就被淘汰了。爲什麽?就因爲這種兵器它的橫支也主要是勾的和戳的,但是鋼鐵的鎧甲越來越製作得好、精良,就需要穿透這個鎧甲,就需要一種力量,那麽這樣的戟就不太好使了。同時呢,到了南北朝時候,不但人穿鎧甲,馬也穿鎧甲,是重裝騎兵,所以戟對付重裝騎兵就不太好使。而且鍛造起來困難,還得做出一個旁支來,最後呢就都改成了長的馬槊,就是丈八長矛,馬矛了,長刃的馬矛,這樣穿透力強,所以逐漸地戟就消失了。所以到了南北朝以後,軍隊裏邊就不見戟,看不到。所以古代的兵器常常是隨著時代,隨著材質的變化不斷地消失,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把在火器出現以前,中國古代軍隊裏邊使用的冷兵器做了一個比較概要的介紹。

北宋時期,火藥開始用於兵器。那麽大家都知道,中國是火藥的故鄉,所以,在中國的軍隊裏邊是最早使用火藥武器的軍隊,那麽在北宋的《武經總要》裏邊講了三種配方,就是蒺藜火球,霹靂火球,還有就是火炮火藥法,主要就是當時用火藥做成了砲彈當時用抛石機發射,當然抛石機最早的使用,就是砲的出現可能在東周晚期就開始了。大家知道,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就使用霹靂砲,霹靂砲就是這種砲,這種砲是用大的石頭彈,用杠杆作用把它扔出去,這邊呢有一個皮兜,把石彈放上去,然後幾十個人合力把它拉起來,靠杠杆作用把它摔出去,石彈就一個抛物線的形狀就打到敵人那邊去了,主要用做攻城,或者是守城時打擊集合起來的對方的軍隊,因爲這個砲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它是打抛物線的,所以像陳規的《守城錄》他講,可以採取隱蔽射擊,就是守城的不一定把砲放在城牆上,可以放在城牆裏邊,在城牆上面站一個人觀察,然後呢,看到敵人在哪邊,然後通知這個砲,它就可以隔著城牆打出去,因爲打的抛物線,打到敵人。所以一直到現在我們中國象棋裏邊的炮還是這種打法,它一定要隔一個子打一個,就是反映這個砲的樣子。而宋代的象棋上圖形,砲就是一個抛石機,這個咱們已經發現了。那麽最早的火藥兵器就是靠這玩藝兒,這種抛石機把火藥彈扔出去。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bjjt/400086.htm
2006-12-16 4:45 am
投石車,攻城柱,井㯗,古代火箭筒,攻城梯,
2006-12-16 4:44 am
投石車
衝鋒車(用來撞開城門)
雲梯


收錄日期: 2021-04-12 00:45: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5000051KK0347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