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候風銅鳥的資料~!??

2006-12-15 8:55 pm
[急...]
趕住做project....
有關中國古代發明....
如:候風地動儀、指南針等....
另...需做一個候風銅鳥ge模型設計圖...
希望熱心人士能夠幫我忙...~!!
10萬個thxzzz....

回答 (3)

2006-12-15 9:00 pm
✔ 最佳答案
你沒有上網找過嗎?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q=%22%E5%80%99%E9%A2%A8%E9%8A%85%E9%B3%A5%22&hl=zh-TW&start=0&ie=utf-8&oe=utf-8&client=firefox&rls=org.mozilla:zh-TW:official

古狗有超多參考啊!

再不,可以找找「風見鷄」,那是日語的名稱,可能會找到一些模型也說不定。
參考: Google
2006-12-15 10:48 pm
古代氣象測量:張衡發明相風鳥 李淳風定風級



張衡發明瞭相風鳥

  風是自然界存在的最普遍的現象,人類幾乎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風裏。我國流傳下來的古老的《南風歌》裏就有:“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同富)吾民之財兮。”早在奴隸社會初期,我國對風已有了深刻認識。據從甲骨文的記載中,當時對風進行測定的工具叫“俔”。《淮南子•齊俗訓》中有:“俔之見風也,無須臾之閒定矣。”所謂“俔”,即在風桿上繫上布帛或長條旗用來測定風向,當時主要用於農事或戰爭。漢代的《爾雅•釋言》中對俔解釋為:“閒俔也,《左傳》謂之諜,即今之細作也。”“俔”被《左傳》稱之為“諜”,就取偵察風向之意。由此看來,俔的使用當時已很普遍。

  俔到以後也被稱為綄(音桓),但較之俔又有了改進。《爾雅•釋言》中還有:“又船上候風羽,謂之綄,楚謂之五兩。”給綄規定了重量,是我國古代測風工具的一大進步,測風工具的統一便於對風力進行比較,不僅可測定風向,還可大致估計出風力的大小。漢代綄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唐代尤為盛行,唐代詩人王維就有“畏說南風五兩輕”的旬子,用“五兩”來代指綄。直至今日,我國民間船桅上還沿用風幡、風旗,說明瞭綄是我國古代測風器延用下來最普及的一類。

  1900多年前,東漢的張衡發明瞭相風銅鳥,將測風工具大大推進了一步。據《三輔黃圖》記載:“長安南宮有靈臺……,上有渾儀,張衡所制。又有相風銅鳥,遇風而動。”唐代學者李淳風在《乙巳佔》中對之有較詳細的記述:“于桿上作槃(盤),作三足鳥立於槃上,兩足連上,而外立一足係下而轉,風來鳥轉首向之,鳥口銜花,花旋則佔之。”這種相風銅鳥,已跟現在世界各國統一使用的測風儀原理十分相近。晉朝郭緣生在《述徵記》中還提到:“長安南宮有相風銅鳥,鳥遇千里風仍動。”可知,相風銅鳥不僅能測風向,還能觀測較大的風。,對相風銅鳥的有無,國外始終存有異議。1971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安平縣逯家莊發掘的一座東漢古墓中,發現一幅東漢建築群鳥瞰圖,其後的一座鐘樓上立有相風鳥,從而雄辯地證明相風鳥是世界最早出現和使用的測風儀,因為歐洲十二世紀才在建築物頂上安裝了測定風向的候風雞,比相風鳥晚一千餘年。

  測風儀器的發明和運用,推動了我國古代社會對風的認識的逐步深入。在奴隸社會時對風向就有了系統區分,發掘出的甲骨文中已有了四個方位的風向,將東風稱為劦風,南風為凱風,西風為彝風,北風為寒風。封建社會初葉,已由四個方位的風向發展到八個方位,並有了八風之名,即“不週風(西北風),廣莫風(北風),條風(東北風),明庶風(東風),清明風(東南風),景風(南風),涼風(西南風),閶闔風(西風)”。《史記•律書》中記載了各個季節盛行風向的名稱和出現的時間規律,並將它與農業生產聯繫起來,如條風立春至,明庶風春分至,清明風立夏至,景風夏至至,涼風立秋至,閶闔風秋分至,不週風立冬至,廣莫風冬至至等,這種劃分與我國的氣候規律是十分吻合的,數千年來一直指導著農業生產。由盛行風向的變化判定季節的更替,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也正是利用了季風的變換規律。

  春秋年間,我國已有了對風劃分等級的初步雛型,並有“飄風”、“頹風”、“焚輪風”、“飆風”、“扶搖風”等風名。西元81年,在西漢著名的鹽鐵論戰中,桑弘羊在《鹽鐵論•水旱》中即有“雨不破塊,風不鳴條”的話。“鳴條”作為古代一個風力不大的等級,第一次見於記載,但此時尚未對風的等級作完整的劃分。到了唐代,著名學者李淳風才對風作了八個等級的劃分,即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大樹及根,外加“無風”(靜風)和“和風”共十個等級。李淳風在《乙巳佔•佔風遠近法》中提到:“凡風動,初遲後疾,其來遠;初急後緩,其發近。……鳴條以上風皆百里之風。”以此來推測風之強弱及影響範圍。我國唐代對風級的劃分法,四百年後才傳入歐洲。一千多年後,歐洲由於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推動了海上貿易的發達,1805年,英國海軍上將蒲福才發明瞭蒲氏風力表,將風定為十二個等級。
參考: me
2006-12-15 9:02 pm


名垂冊史的漢代大天文學家--張衡(圖)









日月 2006年12月13日 15:54







  東漢建初九年(西元84年)的一天,有個年僅6歲的男孩在深山中迷了路,可他一點也不慌張,而是胸有成竹地靜下心來坐等天黑。滿天的星斗出現了,他就仰仗著北斗七星的指引,與尋找他的家人驚喜地相會在村口……這個男孩就是後來名垂史冊的張衡。




















圖片參考:http://big5.cpst.net.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6-12/13/165997030.jpg
        



  張衡雖也是出身名門,祖父曾做過幾年地方官,但不久就家道中落,待他降世時,家中已到了需要節衣縮食的窘境了。在他10歲時父親因病亡故,幸得疼愛他的舅舅把他送入學館。聰穎過人的張衡很快嶄露才華,到17歲那年他離別河南故土來到了京城“西京”(現西安)尋師訪友,不久又進入“東京”(現洛陽)的“大學堂”,學問更是突飛猛進。




圖片參考:http://big5.cpst.net.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6-12/13/165997110.jpg




古代的“渾天說”







  西元111年早已“觀太學,通五經,貫六藝”的張衡應召出任“郎中”(低級文官),4年後升為“太史令”,這是執掌天文、曆法、氣象、地震等的高級官員,正是這個工作,使他的才華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在此期間,他寫下了不朽的名著——《靈憲》,書中從哲學的高度全面地闡述了天、地的形成及其結構,並以此來說明日月星辰的本質與運動,使古代的“渾天說”提高到理論的高度。雖然他也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但他相信“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也就是認為宇宙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是無限的,明顯具有樸素的辯證因素。







  《靈憲》中已經採用了赤道、黃道、北極、南極等概念來解釋行星的運動,首次用行星的距離來闡述行星運動的獨到見解:“近天則遲,遠天則速”——離地球近者運動得快,遠者運動得慢。他還做了行星歸類的嘗試:認為月亮、水星、金星屬“陰”,故應歸為“附於月”;而太陽、火星、木星、土星則屬“陽”,所以“附於日”。












圖片參考:http://big5.cpst.net.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6-12/13/165997083.jpg




張衡墓



  張衡已清楚地認識到月亮本身並不發光的道理,他形象地把日月比喻為火與水:“日譬猶火,月譬猶水,火則外光,水則會景。”所以“月光生天日光之所照,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這表明張衡已懂得月亮的圓缺是由於太陽所照月面部位不同而引起的表面現象,於是他進一步指出月食的原因是:“當日之,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虛。在星星微,遇月則食。”而這個“虛”實際上就是指地球的影子。












圖片參考:http://big5.cpst.net.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6-12/13/165997092.jpg




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天文臺——江西省宜春市袁州譙樓前的張衡地動儀



     



  張衡本人也非常重視實際的天文觀測,他本人直接兼任了“靈臺丞”,統一規劃、指導與參加靈臺的觀測。靈臺實際上就是漢代的大型天文臺,43個人分為“候星”(觀測恒星的升落及中天)、“候日”、“候晷影”(觀測太陽及日影)、“候鐘律”(測時,報時)、“候氣”(觀察天氣,計雲量、雨量)及“候風”(測風向、風速)。為此他親自設計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這個精巧的儀器與計時漏壺聯在一起,利用了齒輪使它均勻地轉動,這樣人在室內通過觀看渾天儀就能知曉當時外面的實際天象:什麼星正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哪顆星已沒入西方地平線,某一星現正在天上什麼方位……







  張衡還從實際觀測中總結出在當時中原地區肉眼可見的恒星為25600顆左右,他測量所得的太陽與月亮的角直徑與現代值相差也不大。他的《思玄賦》也是世界上第一首優美的暢遊宇宙的科學幻想詩。




















圖片參考:http://big5.cpst.net.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6-12/13/165997102.jpg




後人恢複製作的張衡地動儀



  此外,張衡所發明製造的“候風銅鳥儀”是世上最早可測風向與風速的氣象儀器,至少比西方早了1000年;而成功測出千里之外一次地震的“地動儀”更是聞名於世;在數學、地學,乃至文學、美術,他都有非凡的貢獻。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張衡不戀高位,不畏權貴,不怕風險,與當時盛行的封建迷信“圖讖”做了堅決的鬥爭,而這在當時是很可能丟官甚至有被殺的危險。但他仍堅持編制曆法應依據天文觀測的結果,而不是靠“圖讖”的胡言亂語,反對把“圖讖”塞進太學考試中去,抨擊那些“圖讖”完全是“虛偽之徒”,為了陞官發財的欺人之談,必須“一禁絕之”。







  據《後漢書•張衡列傳》載,張衡為後人留下的科學、哲學、文學方面的著作有32篇之多。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國家於1956年專門在其出生地河南南陽石橋鎮修建了張衡墓,在郭沫若親自撰寫的碑記中就有“如此全面發展之人才,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之句。我國紫金山天文臺所發現的第1802號小行星讓他在星空永放光輝,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也以張衡之名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張衡及其功績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


















圖片參考:http://big5.cpst.net.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6-12/13/165997120.jpg












天體儀,古稱渾象,是我國古代一種用於演示天象的儀器。張衡對它作了改進,用來作為渾天說的演示儀器。他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繫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週。這樣,人在屋子裏看渾象,就可以知道哪顆星當時在什麼位置上








收錄日期: 2021-04-19 15:13: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5000051KK0106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