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949年,新中國成立,當時農民穿的都是那些唐裝衫褲,而城裡則以長衫、旗袍為主,服式簡單。
人與生俱來便有愛美的天性,每個地方,每個朝代,每個人都會有的,任何一個時代的百姓也不例外。可是,在新中國剛成立時,人民政府所接收的是國民黨遺留下來的一個滿目瘡痍的爛攤子,連年戰爭造成的是生產萎縮,民生困苦和失業眾多的問題,剛巧又遇上水災,在這環境下,中國同胞要面對的問題實在太多了。例如要做工餬口,治理水患,又怎儈要求自己有稱身、光鮮的衣服呢?
三
新中國成立不及數年,人民的裝束已經是煥然一新了。主要有藍色、灰色的幹部服、列寧裝、白襯衣,薄外套也是常見的。衣服款式雖然已出現變化,仍然是保守和樸素。這個轉變背後有什麼含意呢?
原來在那個五十年代,是節約用錢的年代,是一個銅板也不會浪費的年代。當時人民踴躍地進行“愛國儲蓄”。同時,共和國實行土地改革,農民普遍有自己的土地。在城市方面,由於要建設新社會,所以就業機會也增加了,百姓的生活質素雖不豐盛,但有了一個保証。1953年,中國政府為了取締投機市場,供應人民的基本需要,於是實行了“統購”和“統銷”的計劃。意思是說政府會首先購入全部的貨物,再分給人民。人民可用糧票、油票和其他的代用票去換取生活上的必需品。如在布料供應方面,有了布票,每人每年便可以得發給布料十餘尺,而他便可用那些布去添置被子和衣服。既然物料是有限的,人對衣服便份外珍惜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去掉袖子在家再穿三年。”這句話不正正帶出當時百姓的生活水平嗎?與我們這一代的年青人相比,這個衣著潮流過了便會“送舊迎新”,再追下一個時尚,對比起來,真是有天淵之別呢!
在經濟方面,中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簡稱“一五”,“一五”是以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計劃。在1957年已全面超額完成,工農總生產額提高至67.8%,每年平均增長率為8.2%。糧食產量上升了5040萬噸。經濟增長令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全國居民平均消費水平達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了30%以上。
經濟好了,人民生活改善了,衣服裝份也注重起來。
四
大躍進時期(1958─1962年)百姓為了“超英趕美”,紛紛投入大煉鋼運動,城鄉遍佈土法建造的高爐群,家家戶戶都把自己家中所有用鐵做的物品再提煉。可是製造出來的只是一堆堆廢鐵渣。由於全民大煉鋼,忽略了生產,糧食產量下跌了95萬噸。大躍進急躁冒進的行為導致經濟發展倒退,人民生活再次陷入困苦之中。禍不單行,人為的災難接踵而來。
文化大革命隨著爆發,這時百姓所流行的是千遍一律的革命髮式和深藍色的衣服,因而被稱為“藍螞蟻”。“藍螞蟻”是什麼?相一想在電影中,那些中國同志的打扮動作,手握拳頭、上臂與下臂成90度角水平地放在胸口的位置,便知道了吧。這時期的服式成為當時中國其中一個特徵。話說回來,究竟差不多樣式的服裝打份代表著什麼呢?
以當時的局勢來說,人民的理想是追求共產主義生活,他們認為每個人應該擁有差不多水平的生活質素,同時強烈反對資本主義,常常批判擁有私人財產的人,如商人、資本家。於是工廠企業便成為政治大批判的戰場,生產事業反而變得不重要。由於經濟低落,物質匱乏,加上大部分人民都害怕富裕會招惹禍患,所以大家便放棄高檔花巧的衣服。然而,人的愛美天性卻無法埋沒,有些女孩子會穿一件花衣服,再套上那些“藍螞蟻”系列的上衣,露出一縷色彩,滿足內心的愛美天性。
五
文革結束後,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很多人思想有很大的轉變,不再熱衷於階級鬥爭,隨著經濟改革的推行,人民生活有了顯著的改善。1979年中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成立了四個經濟特區,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由1952年的41.5億,暴增至1980年的563億元,增長了12.6倍。全國平均個人的消費水平由1952年的76元提高到1979年的197元,剔除物價上漲的因素,實際增長了85%,經濟逢勃起來了!
另一方面,文革時期的思想禁制取消了,被禁的書刊和電影都解禁了,中央電視台開放了幾個頻道,讓人們可以放眼認識世界,人民的服式打扮資訊開始豐富起來。
有了經濟基礎,又加上資訊不斷的豐富,人們愛美的天性又顯露出來了,大家都開始變得愛美敢美。
1983年年底,國家決定取消“統銷”、“統購”的制度,布票不再用了,要買多少碼布也行。文革時期的思想束縛也取消了。要穿大花的,大紅大綠的也可以了。那時衣服潮流便是那些“掃大街”的喇叭褲。還有西服熱,不論是推車的、賣麵的也愛穿。已經沉寂了多年的時裝表演業在上海破土而出,展銷會亦踏此起彼落。1986年11月22日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首次在北京公開宣佈1987年春夏中國服裝流行趨勢。看!國家經濟好,人民穿得好。
六
1992年中國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在南巡時再次呼籲中國經濟要進一步開放,讓部份人先富起來。外資大量湧入,萬元戶開始誕生了。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也許是為了挽回自信和尊嚴,當人民有經濟能力的時候,他們便穿上名牌時裝,更令人注意的是他們喜愛把西服外露的名牌商標保留。1993年意大利《全景》雜誌評論:以前人們稱中國人為“藍螞蟻”,現在他們卻正在蛻變成色彩絢麗的花蝴蝶。中國人被人稱讚當然是開心的事,可是在服裝轉變的背後,更值得鼓舞的便是中國社會繁盛起來了。1985至1994年間,去除通漲的因素,全國每人平均年支出增長是150%呢!
相信若要我描述近兩三年中國人民的服式也許不必要的。因為中國近年在世界上的地位已可說是舉足輕重了。社會安定,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中國人在追求衣著美,穿出文化、個性,同時也講究健康舒適。衣服式樣可以說是與時代並進。當你置身在中國大城市時,不難被許多流行的輕便服所吸引呢!
參考書刊:
1、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編:《前進的足跡》,(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
2、林毅夫:《中國的奇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
3、梁德:《共和國成就大辭典》,(北京,紅旗出版社,1993年)
4、中國百科年鑑編輯部編:《中國百科年鑑1980年》,(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0年)
5、侯杰:《新中國照相冊》,(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
6、香港《明報》建國五十年特輯
7、譚安:《中國畫報:衣食住行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