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太奇"這三個字是"Montage"直譯過來的,原意是法文的"Monter"轉換成的,意指編輯、混成,尤指影像的編輯序列……
真要解釋這個詞彙可以寫一本書,但其實也可以用簡單兩個字來解釋----"蒙太奇"就是"剪接"--暈倒了吧!!
學術派的說法是,把一段連續的畫面,與另一個不同的連續畫面連接起來,而使之成為有新的意義的一段畫面。在剪接時單獨『火』的畫面就只有"火燒"的意義,單獨的『炸藥』畫面也僅有"物品"的意義,兩個畫面可能不是同時拍的,拍攝的場所可能也不一樣,但是把他們剪接連在一起時,就有火燒炸藥的意義,如果後面再加進第三個『爆炸』的畫面,那麼一段完整的劇情便會出現了。拍片時有很多機會碰上這狀況,有時我們為了表達攝影機無法完整拍攝的意義時,就必須靠剪接手法來表達。
事實上,蒙太奇這詞彙有著不同的解釋﹕
(一)蒙太奇Montage
法文中「加裝」(Mounting)或「升起」(Raising);以快速剪接的影像轉換場景,通常用來暗示時間的流逝及過去的事件,多用溶及多重曝光來表現;泛指一般的電影剪接。在歐洲,蒙太奇指剪接藝術。
(二)荷李活蒙太奇Hollywood Montage
蒙太奇的一種,影像交疊出現,通常以快速溶鏡和複雜的光學沖印效果產生;在荷李活,尤其是三十及四十年代就被簡單稱為「蒙太奇」。
(三)主題蒙太奇Thematic Montage
俄國導演艾森斯坦提供的剪接法:剪接時不是因連戲而剪接,而是因其象徵的聯想。例如,一個誇大好修飾的人和一隻孔雀剪在一起。通常用在紀錄片,鏡頭依導演的主題而剪接。
1924至1930年間,俄國電影史上有名的蒙太奇運動發生了。
在1910年代左右俄國最好的電影是節奏緩慢的通俗劇類型,焦點擺在演員面臨重大事件時的情節表演。Ivan Mozhukin所演出的電影,都是針對俄國本土觀眾,國外觀眾很少看過。
這些私營的公司拒絕讓財產成為國營,不願提供影片給國營戲院放映。1918年7月,蘇聯國家教育局電影部門開始管制底片供應,造成許多公司囤積底片,有些還帶著器材逃到別的國家去。
在底片器材短缺下,一些年輕的電影導演做了嘗試,導致全國性的電影運動發展。狄嘉維多夫在戰時從事紀錄片工作,庫勒雪夫則在國家電影藝術學校中授課時,做了一系列剪輯實驗,把一堆不同來源的底片剪輯成有連戲感的影片。這些理論成為蒙太奇風格的基礎。
1920年艾森斯坦受了1919年葛里菲斯的《忍無可忍》的影響,進入電影界。他的第一部劇情片《罷工》(1924)成為蒙太奇運動的開端。第二部《波坦金戰艦》上片後也大受歡迎,引起許多國家對該運動的注意,接下來的數年,艾森斯坦、普多夫、維多夫等拍了一系列具蒙太奇風格的經典作品。
俄國電影形式開始即不同於其他國家,劇情片通常不太注重主角的心理狀況,反而以社會環境壓力做敘事的因。到了20年代末期,這個電影運動中的重要人物都分別拍了四部重要的電影。然而此運動沈寂的原因不像其他國家是因為工業或經濟的因素,反而是來自政府的政治壓力,強制禁止了蒙太奇風格的使用。1934年政府發表了一則稱作社會主義寫實方向的新藝術政策,宣告了所有藝術創作應以寫實手法描述革命發展,結果大部份重要導演仍依然持續拍片,雖然有時會激怒當局,俄國蒙太奇運動在1933年普多夫金的《deserter》出現時正式結束。
2006-12-14 20:26:11 補充:
http://www.hku.hk/filmsoc/mont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