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憶舍弟》 杜甫 ( 推想詩歌的寫作背景,抒發了什麼感情?) (15)

2006-12-15 3:01 am
《月下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1) 試從這首詩的內容推想詩歌的寫作背景。

(2) 這首詩歌抒發了什麼感情?

回答 (4)

2006-12-16 6:50 pm
✔ 最佳答案
(1) 背景

「況今未休兵」,表示此詩寫於戰亂之時(不代表他的弟弟被抓去充軍。事實上,其弟杜穎在山東,杜觀、杜豐在河南,杜占與杜甫一起,總之不是充軍。)

「月是故鄉明」,表示杜甫當時離鄉別井。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表示杜甫與弟弟分散,音訊斷絕。

(2) 抒發了戰亂流離中憶弟的手足深情。


香港教育城

背景
本詩作於乾元二年(759)杜甫流寓秦州時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在這一帶飄泊,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

賞析
作者在詩中表達思念兄弟之情。


1. 佈局
氣氛烘托
作者在首聯先描繪塞外的秋景,邊防的鼓聲與雁的鳴叫聲,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寂,營造一片淒涼的景象。而「斷人行」三字正說明了當時戰事頻仍,正好與末句「未休兵」作連繫。觸目傷懷,勾起作者思鄉之情,思念自己的弟弟。「首句為未休兵伏筆,次句為憶弟起興。」(《唐宋詩舉要》)
全詩以「憶」字繫連

頷聯仍是寫景,其中「月是故鄉明」一句,為全詩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第三句指出當時的時令為「白露」,並因望月而寫出「憶」字。杜甫看著天上的明月,然故鄉不可及,弟弟亦不可見,更增添其內心思鄉憶弟之情。連繫起「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三句,下開「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四句,使憶弟之情有了依傍。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不曰『月傍』,而曰『月是』,便使兩地皆懸。」
由望月轉入抒情,在這淒冷之景,作者想起自己的遭遇,夾雜著對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憶弟之情,尤為深切「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弟離散,下句說家已不存,大家生死未卜,偏偏「 寄書長不避」,最使人焦急,感情沉痛。

2. 表情達意
本詩可謂兼集直接抒情與含蓄達意之美。 前四句乃是見景生情,委婉含蓄;後四句因憶弟心切,直抒胸臆。頷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寫 作者看著天上的月亮,想起故鄉之月,只是 一樣的月色,現在卻與弟弟分隔兩地,使得原本美好的月色反而變成一種淒涼的畫面。

此句本為「今夜露白,故鄉月明」也就是說今夜恰逢「白露」,而天上明月仍是故鄉的月色,隱含憶弟之情,含蓄地抒發情感,為下文鋪墊。而頸聯則語氣一轉,情感的展現由含蓄轉為直率,直接表達自己的憂慮,弟弟分散各地,家已經破敗,無法探聽大家的消息。尾聯承接頸聯之意,然語氣稍見含蓄:書信不達,兼之戰況未定,令人擔憂,含蓄中見幽怨。

3. 抒情技巧
句式結構
承上所言,頷聯乃「倒裝句」,兩句一經顛倒,側重了「露」的淒冷,「月」的明亮,勾起作者對故鄉的懷念。宋‧王彥輔《麈史》說:「子美善於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句,則語健而體俊,意亦深穩,如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也。
用字

首聯「邊秋一雁聲」,突出雁形單影隻的情況,暗示自己的孤獨。古人常以雁比喻兄弟之間的感情,此處「一雁」,亦是暗用此意,《草堂詩箋》:「一雁喻其兄弟隔絕遂孤也。」作者聞孤雁之聲而想起與弟分散,寂寞之情躍然紙上。而這種兩地分散的孤淒之情,皆起「戊鼓斷人行」,也是戰亂所致。

輔助資料
評論
俞陛雲評:「有弟而分散,一也。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無家,三也。生死皆不可問,四也。欲探消息,惟有寄書,五也。奈書長不達,六也。結句言何況干戈未息,則音書斷絕,而生死愈不可知。」(《詩境淺說》)


唐詩鑒賞辭典: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 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 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 況乃未休兵。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於戰亂之中。當時,杜甫 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於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 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 色。
  詩一起即突兀不平。題目是“月夜”,作者卻不從月夜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一幅邊塞秋天的圖景:“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路斷行人,寫出 所見;戍鼓雁聲,寫出所聞。耳目所及皆是一片淒涼景象。沉重單調的更鼓和天邊孤雁的叫聲不僅沒有帶來一絲活氣,反而使本來就荒涼不堪的邊塞顯得更加冷落沉 寂。“斷人行”點明社會環境,說明戰事頻仍、激烈,道路為之阻隔。兩句詩渲染了濃重悲涼的氣氛,這就是“月夜”的背景。
  頷聯點題。“露從今夜白”,既寫景,也點明時令。那是在白露節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月是故鄉明”,也是寫景,卻與上句略有不 同。作者所寫的不完全是客觀實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觀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本無差別,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覺,偏要說 得那麼肯定,不容置疑。然而,這種以幻作真的手法卻並不使人覺得於情理不合,這是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這兩句在煉句 上也很見工力,它要說的不過是“今夜露白”,“故鄉月明”,只是將詞序這麼一換,語氣便分外矯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說:“子美善於用事及常語,多離析或倒 句,則語健而體峻,意亦深穩。”(《麈史》)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為神奇的本領。
  以上四句信手揮寫,若不經意,看似與憶弟無關,其實不然。不僅望月懷鄉寫出“憶”,就是聞戍鼓,聽雁聲,見寒露,也無不使作者感物傷懷,引起思念之情。實乃字字憶弟,句句有情。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蔔,寫得傷 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 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麼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 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悽楚哀感,沈鬱頓挫。


建議讀物:《中學生文學精讀‧杜甫》
2007-03-07 5:36 am
點解問題同我本中文工作紙的問題一樣ga??
but都好多謝答題者的答案~!!!
2006-12-15 7:19 am
(1) 戰亂之時
(2) 懷念弟弟

戍鼓斷人行, = 從遠處傳來軍中的大鼓聲,路上已經杳無人影了,
秋邊一雁聲。 = 在此邊疆的秋夜裡,只看到一隻孤雁在空中飛翔。
露從今夜白, = 今夜已入白露時節,露水越發地白了,
月是故鄉明。 = 故鄉的月光定是格外地明亮。
有弟皆分散, = 我與弟弟們各自分散,家破人亡,
無家問死生。 = 也不知道去哪裡探聽他們是否健在 ?
寄書長不達, = 我已寄出許多家書,但都沒有回音,
況乃未休兵。 = 在這戰亂頻的今日,我究竟該怎麼辦呢 ?

May be they can help you!
You can also find the answers in the 詩

2006-12-15 00:23:21 補充:
You can read more 詩 in - http://cls.hs.yzu.edu.tw/300/home.htmI think you can be more smart in this side
2006-12-15 3:15 am
1. 作者應該是想抒發不見了弟弟的心情.弟弟在秋天充軍去了,很久沒書信來往.家   庭被分散了,現在還未打完仗,不知何時可和他相見.
    寫作背景: 唐代打仗時的情況(可能是安史之亂.),秋天
    用這件thing來諷刺當時是戰爭很多,令家庭破碎.    
參考: 我


收錄日期: 2021-04-28 15:12:4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4000051KK030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