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
http://zh.wikisource.org/w/index.php?title=%E4%B8%89%E5%9C%8B%E5%BF%97/%E5%8D%B701&variant=zh-hk
維基百科 :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為後來成為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於是改姓曹氏。曹操年輕時即已文武雙全,《魏書》說他「才力絕人,手射飛鳥,躬禽猛獸,嘗於南皮,一日射雉獲六十三頭」。《三國志》說他「才武絕人」,「少機警,有權數」。東漢末年,有許劭兄弟主持的月旦評。當時,沒沒無聞的曹操也想被評出名,前往拜訪許劭。許紹不願說話,曹操便威脅他,許劭便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大笑而去。
公元175年曹操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公元177年任頓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為妻,公元180年升為議郎。公元184年,在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軍起義的戰爭中起家,任騎都尉。由於鎮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後歷任東郡太守、都尉、典軍校尉等職。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後,逃亡回家鄉陳留起兵討伐董卓。聯合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以袁紹為首者卻不願前進虎牢關討董,僅鎮日飲酒作樂,於是曹操僅自身率軍攻打,大敗而歸。
公元192年,曹操在收编的黄巾军基础上组建了自己的的軍事集團「青州兵」,並於此時期消滅東方的呂布,但也因為父親死於徐州盜賊之手,對徐州大舉入侵與屠殺,為史跡上一汙點。 公元196年聽取智囊荀彧等人建議,除迎漢室為正統外,亦「挾天子令諸侯」,率軍進駐洛陽奉迎漢獻帝,「奉天子以令诸侯」(演義作:挾天子以令諸侯)並遷都至許昌(早在曹操舉兵之前,袁紹智囊早就建議他迎接獻帝,但袁紹優柔寡斷未決,為曹操搶得機先)。 公元197年徵討張繡,原本張繡聽取智囊賈詡之言投降曹操。後,曹操在張繡大營見張繡叔母(張濟之妻貌美),心動色念。張繡忍無可忍陣前叛變,曹操在長子曹昂與護衛典韋殿後下逃亡,但曹昂與典韋也陣亡。此一事件,雖無子嗣、視長子曹昂為己出的曹操正室丁夫人,對曹操十分不諒解。 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間,經官渡之戰等戰役,打敗袁紹和其它割據軍閥,統一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於赤壁之戰中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赤壁戰後,曹操逃亡北方。曾感嘆:「若郭奉孝(郭嘉字),我不會敗的這麼慘!」),從此奠定中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公元213年,曹操封為「魏公」。公元215年,攻滅漢中的張魯勢力消滅張魯後,卻因年歲過大,雄心壯志不再,班師回朝,不再消滅劉備勢力。此段心境也被後世稱之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或是「得隴望蜀」的典故。公元216年,再被晉爵「魏王」,受九锡,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並作泮宮。他名義上雖仍為漢臣,權傾朝野,實際上已具備皇帝的權力和威勢,但仍未篡漢自立。曹操在洛陽死於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庚子日,合公元220年3月15日,享年六十六歲,謚曰武王。
公元220年長子曹丕立魏代漢,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國的奠基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里行》、《觀滄海》、《龜雖壽》等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對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摯。曹操感性地說:「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同時也揭示他年少志願:在天下太平後隱居故里,過這夏天打獵、冬天讀書的願望。但身居高位,仇家滿天下,已經不可能。
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裡面,因為文學上的需要,而表現出明顯的貶曹筆法。然而三國志對他的評價,可算是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陳壽評價曹操為「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彊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後世學者認為,這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意歪曲事實,並沒有正確評價曹操。曹操唯才是用,軍事上戰術戰略靈活多變。他對東漢末年中國北方的統一,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維繫有著重大貢獻。在內政方面,曹操創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減輕了東漢末年戰時的糧食問題。 易中天品三國對曹操有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