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基於史料和文物的不足, 加上漢字的構成過程複雜, 所以不是所有字的由來和解釋都有固定的共識, 而且作者在書裡的介紹或解釋也未必是最新的, 甚至可能被認為是錯的, 因為隨著更多文物被發現, 以及考古學家進行更多研究, 舊有的理論受質疑甚至被推翻也不是甚麼稀奇的事. 正如作者質疑 “說文解字” 對某些字的演繹, 作者本身的解釋也未必一定全部正確. 例如她講及 “馬” 的時候, 認為古代的中國人和馬很少打交道而輕輕帶過, 但其實關於 “馬” 的漢字也有不少, 例如 “騙”, “驕”, “馴” 等等, 究竟是因為這些字是很後期創出來 (例如它們都是形聲字), 所以作者不介紹, 還是在中國遠古歷史裡, 馬的確沒有出現太多? (不過如果是這樣, 那些古代的戰車馬車又是那種動物拉的?) 不過, 理論永遠不只一個, 單是看看這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字的見解已是本書一個吸引的地方, 是對還是錯始終不是看這本書的重點.
本書另外一個特別的地方, 就是它的介紹大多涉及繁體字而不是簡體字. 個人不太喜歡簡體字, 可能是 “先入為主” 的偏見, 所以覺得簡體字除了筆畫簡單可以寫快一點, 和幫助大部分知識水平不高的同胞認字讀書外, 實在想不出它有其他好處, 尤其是很多繁體字被簡化後, 失去了原有的意思或美妙的形態, 實在令人覺得可惜. 這本書在大陸如果能夠原版推出, 讓同胞們了解繁體字的優美就好了. 究竟繁體字最後會否成為甲骨文, 金文等古文, 沒人再寫甚至失傳呢, 真是很難說, 當然自己就希望不會, 因為繁體字字形優美, 亦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文化, 值得珍視, 但正如甲骨文因為難寫等原因而不再使用, 文字本身和使用方式的演變無可避免, 會變成怎樣, 是好是壞, 只有時間可以證明.
參考: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