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的分佈圖

2006-12-14 11:31 pm
THX~~做PROJECT

回答 (3)

2006-12-14 11:44 pm
✔ 最佳答案
有朋友答過啦!!

人口成長
  歷史文獻說明,早在西元前800年周朝初期中國已有約1,370萬人居住。到西漢末年,約西元2年,進行過比較精確完整的人口登記,該年總人口計為5,960萬人。中國這第一次人口普查主要是徵收人頭稅準備工作的第一步。許多人意識到人口普查可能對他們不利,竭力逃避登記,這便是以後的人口數字不可靠的原因。直至1712年,皇帝宣布人口增加不會影響納稅,人口數字此後才逐漸比較精確。

  12世紀初,北宋晚年,中國已處在經濟文化發展最盛時期,總人口超過1億。以後來自北方不斷的大規模入侵使國家人口減少。明朝奠基,國家恢復統一,第一次舉行嚴格的人口普查。根據1381年的登記數字,中國人口與西元2年登記的數字十分接近。

  自15世紀以後,人口穩定成長;這種成長被17世紀中葉的戰亂和自然災害多次打斷,在1949年共產黨上台前的一個世紀中由於內亂和外患而減慢。18世紀中國有一個較長的和平繁榮時期,領土不斷擴張,人口快速成長。1762年中國有人口2億以上,到1834年人口增加1倍。必須指出的是,這一時期耕地數量沒有相應增加,自此時起,土地匱乏成了日益嚴重的問題。

  1949年後,衛生醫療有很大改進,流行疫病得到控制,年輕一代更加強壯。公共衛生也有改進,結果是死亡率比出生率降低快,人口成長率再次加速。1980年代初人口達到10億。

  人口持續增長給政府帶來很大困難。面對獲取足夠食物供應和克服生活水準一般偏低方面的困難,當局在1955∼1958年曾發起一場節育運動。控制人口的第二次努力開始於1962年,提倡晚婚和使用避孕手段成為這次計畫的要點。「文化大革命」的爆發打斷了這第二次計畫生育運動,但1970年又發起了第三次且更為嚴厲的計畫。這次計畫曾試圖使晚婚和節育成為強制性的,1979年達到高潮,努力貫徹一家一個孩子的政策。

  其他事態發展比前兩個官方計畫生育運動對人口的成長率起了更大作用。例如,雖然1958年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已拒絕考慮計畫生育問題,但他在當年發起的「大躍進」招致大規模飢荒,結果1960年死亡多於出生,人口減少。到1963年,克服了飢荒,造成1949年以來最高人口成長率——3%以上,雖然第二次控制生育運動已經開始。

  但是1970年開始實施第三次計畫生育計畫以來,政府的努力已大見成效。中國的人口成長率對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現在是非常低的,雖然因其人口數量巨大仍造成很大的人口年淨增量。

人口分布
  由於自然條件複雜,中國人口分布很不平均。人口密度差異顯著,中國東半部同西部及西北部懸殊極大。人口異常稠密地區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地區多與精耕細作農業集中的沖積平原相吻合。

  與之相反,比任何歐洲國家大得多的西部和邊疆廣大偏遠地區人口稀疏。廣大的無人居住地區有西藏北部極高地區,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和準噶爾盆地東部沙質荒原,以及羅布泊以東的不毛沙漠和山地。

  1950年代政府日益認識邊疆地區的重要性,發動了一場退伍軍人和知識青年在那裡定居的運動。隨後,穿越荒漠的新鐵路和公路建成,人口有了增加,一些礦業和工業小市鎮也興建起來。

中國當局公布了二千年全國人口普查的結果。

自從1990年的上一次人口普查以來,中國十年來的人口增長率是11.7%,低於前十年的人口增長率。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年人口增長率是1.07%,比八十年代的年人口增長率下降了0.4%。在過去十年,人口快迅增長的勢頭得到有效之控制,顯示中國政府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而晚婚晚育觀念漸為大多數人接受。

新華社報道,中國總人口達到12億9千533萬人,其中中國大陸31個省市區(不包括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和現役軍人人口共12億6千583萬人、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人口分別為678萬人和44萬人、臺灣省和福建省金門、馬祖等島嶼人口為2千228萬人。

與1990年人口普查相比,祖國大陸的人口增加了13215萬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萬人,年均增長率為1.07%﹐比80年代末下降4個千分點。 

不過,一些專家認為,中國當局最新公布的數字低估了實際人口。

自從1970年代開始,中國當局實施一孩政策,以減輕人口對社會資源所造成的壓力。因此,可能有不少人隱瞞確實的孩子數目。

普查結果還顯示,中國15歲及以上的文盲人口佔總人口比重6.72%。平均每十萬人中,大學以上程度有3611人,高中程度有11146人,初中程度有33961人,小學程度有35701人。90年代我國人口的文化素質提高迅速,反映了十年來大力發展教育所取得的成果。

與90年普查相比,0─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為22.89%,下降4.8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為6.96%,上升1.39個百分點。 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比重由90年普查的8.04%上升至8.41%。 家庭戶有34837萬戶,平均每個家庭戶3.44人,比90年人口普查減少0.52人。 居住在城鎮的人口45594萬人,佔總人口的36.0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80739萬人,佔63.91%,比90年人口普查增加9.86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加0.95個百分點。

這次人口普查,也證實了中國人口之中,男女比例極不平均。

在新出生的嬰孩中,男女比例大約為117︰100。這個比例,顯示中國男女之間嚴重失衡。在世界其他國家,男女比例一般為106︰100左右。

分析人士相信,中國的男女失衡的情況,是一孩政策的結果,也是因為新科技的應用;現在,人們已經可以在嬰孩出生前,使用醫藥技術確定嬰孩的性別。中國傳統重男輕女;所以,當人們知道嬰孩是女性後,不少人會進行墮胎,使男嬰數目相對增加。

全國結婚數字逐年穩步下降;同時,離婚數字穩步上升。

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二000年,全國有八百四十八萬多對新人喜結良緣,一百二十一萬多對夫妻分手。

一九九0年,全國有九百五十一萬對登記結婚,一九九五年為九百三十四萬對,一九九九年﹐結婚數已降到八百八十五萬對。與此同時,由於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婚姻觀念的變化,離婚人數則見上升。一九九0年,全國離婚數為八十萬對,一九九五年是一百零五萬對,一九九九年達到一百二十萬對。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8%A1%8C%E6%94%BF%E5%8C%BA%E4%BA%BA%E5%8F%A3%E8%A1%A8 http://www.gmw.cn/01gmrb/2006-02/12/content_372321.htm
2006-12-15 7:03 pm
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06年3月16日
  經國務院批准,我國于2005年底開展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國為總體,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為次總體,采取分層、多階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樣方法。最終樣本單位為調查小區。這次調查的樣本量為1705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31%。在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調查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調查的各項任務已基本完成。現將快速匯總的全國總人口及其結構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總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時,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總人口為130628萬人,與2000年11月1日零時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總人口126583萬人相比,增加了4045萬人,增長3.2%﹔年平均增加809萬人,年平均增長0.63%。根據調查數據推算,2005年年末總人口為130756萬人。
  二、流動人口
  全國人口中,流動人口為14735萬人,其中,跨省流動人口4779萬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流動人口增加296萬人,跨省流動人口增加537萬人。
  三、城鄉構成
  全國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56157萬人,占總人口的42.9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74471萬人,占總人口的57.01%。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個百分點。
  四、性別構成
  全國人口中,男性為67309萬人,占總人口的51.53%﹔女性為63319萬人,占總人口的48.47%。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30,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五、年齡構成
  全國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6478萬人,占總人口的20.27%﹔15-59歲的人口為89742萬人,占總人口的68.70%﹔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4408萬人,占總人口的11.03%(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0045萬人,占總人口的7.69%)。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個百分點(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個百分點)。
  六、民族構成
  全國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18295萬人,占總人口的90.56%﹔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333萬人,占總人口的9.44%。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2355萬人,增長了2.03%﹔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萬人,增長了15.88%。
2006-12-14 11:39 pm
i dont know , 你可以上綱揾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46: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4000051KK0179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