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林兆恩創立三一教,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在明朝的嘉靖至萬曆年間,從他的故鄉福建省的莆田傳到江南等地,經過四百年,現在福建莆田和台灣,甚至南洋一帶,三一教仍有人信奉。
林兆恩及其三一教
林兆恩,字懋勳,別號龍江,道號子穀子、心隱子,晚年又號混虛氏、無始氏,莆田赤柱人,生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卒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終年82歲。其祖林富曾任兵部侍郎,與王陽明過往甚密。林氏一生倡三教合一,創“三一教”,故世稱三教先生,林三教。[1]
三一教,又名夏教。以“道釋歸儒,儒歸孔子”為教旨的三教合一而名“三一教”;又以“夏”之義為大、為中,於歲時為午運,意謂其教義即天下之大道,允執厥中,如日之午,歲之夏,故又尊教主為“夏午尼氏”與儒之仲尼、道之清尼、釋之牟尼並列。三一教的創立者為明代哲學家林兆恩(1517—1598)。依《林子本行實錄》,林兆恩,字懋勳,別號龍江,道號子穀子,莆田赤柱人,生於明正德十二年(1517),卒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終年82歲。證果後自稱“混虛氏”、“無始氏”。世稱“三教先生”或“三一教主”,又稱“夏午尼統道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師”。明世宗嘉靖30年(1551),林兆恩提出“道釋歸儒,儒歸孔子”的三教合一學說,倡明三教宗旨,並於東山宗孔堂開始倡教授徒。後由於林本人的影響和其四大門徒(即今三教祠中“四配”)盧文輝(1564-1617)、林至敬、張洪都、朱逢時等不斷宣揚,大約在17世紀中期,“三一教”逐漸發展完備了。
林兆恩創立的三一教,以“綱常為立本,見性為入門,虛空為極則,分庭為禮,以道自重”。具體的說就是以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為根本,並協調之,要求門人內以心身性命之學為修養,外以日常道德為立本,主張士農工商為必不可少的常業,所以應當內外雙修。同時,應當推己及人,與人為善,林兆恩要求門人弟子,各守其分,各安常業,否則“與俗人無別,非吾弟子也。”按照林兆恩的解釋,“孔門傳授心法,以綱常為日用,入孝出悌為實履,士農工商為常業,修之於家,行之於天下,以為明體適用之學也”,心性修養和日常道德修養,無疑是林所最為強調的。這也就是三一教教義的根本所在,簡單地說就是,心身性命之要道,三綱五常是至德,士農工商為常業。
三一教為地方性的民間宗教。它最初流行於莆仙方言區,全盛時期,曾流行於閩、浙、贛、湘、皖、鄂、魯、直隸等地,備受當時士人推許。後傳至臺灣以東南亞諸國。目前在莆田地區仍有三教祠(堂)1285座,門人81540人(依據2000年統計資料)[2],仍有著重要的影響。[3]
參、心學基礎與三一教理論之創立
林兆恩的設教傳道活動正處於陽明心學盛行的明嘉靖、萬曆年間,他是從其祖父林富那裏接觸到陽明心學的。林富任南京大理寺評事時,與王陽明一道因忤權貴劉謹而入獄,兩人在獄中患難與共,時常一起談學論道。林富、王陽明出獄後均得朝廷重用,嘉靖七年,林富協助王陽明鎮壓了八寨瑤族叛亂。王陽明病重後,推薦林富接任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總制兩廣。嘉靖十一年林富致仕歸鄉,在東岩山設立講壇,宣揚陽明心學。林兆恩一直是在林富的教導下習舉子業,直到嘉靖十八年林富去世,林兆恩早年就是在心學氛圍下長大的,其受心學影響是自不待言的。
嘉靖十八年以後,林兆恩與王學代表人物亦常有往來。嘉靖二十五年,林兆恩前往江西拜見江右學派的中堅人物羅洪先,後來兩人時常有書信來往。嘉靖三十一年林兆恩在給羅洪先的復函中,介紹了自己棄名學道的過程,闡述了自己的三教合一論。[4]此外,林兆恩還與泰州學派的何心隱密切交往。何心隱曾於嘉靖三十八年到莆田,在林府住了一個多月,何心隱對林兆恩說:“昔儒道釋三大教門,孔子老子釋迦已做了。今只有三教合一,乃第一等事業,第一大教門也。茲又屬之先生。我即不能為三教弟子,願為三教執鞭焉。”[5]
從林兆恩的身世、交遊而論,其思想受陽明心學的影響應當是毫無疑問的。然而,或者是林兆恩為了刻意求新立異,抑或是為了避免王學末流所帶來的空疏、清淡的弊端,在其著作之中,林兆恩很少明確提及王陽明及其後學。
但是在《林子三教正宗統論》,與陽明心學的相類似的表述則隨處可見,這些論述中,其思想受陽明心學的影響亦可見一斑。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物”說,林兆恩同樣也認為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它“本自廣大,包羅天地萬物,而無有能外之者乎”[6],而且,“心也者,無所不包者也,故天之體不足以擬其大;心也者,無所不入者也,故物之細不足以擬其微。”[7]林兆恩認為,心不是物質的,它不生不滅,無始無終,主宰著宇宙萬物。“萬物之所以為萬物者,以其有我也,我而我之,而萬物之所以生成者,我也;天地之所以為天地者,以其有我也,我而我之,而天地之所以造化者,我也;虛空之所以為虛空者,以其有我也,我而我之,而虛空之所以為虛空者,我也。”[8]“天地有壞,而此心不壞者,心本虛也”。[9]王陽明提出“心外無理”的“良知”說,林兆恩亦強調“聖人之道,人人具足,仁我所本有而具足也,義我所本有而具足也”,[10]“聖人之知,我可得而知者,以其知乃我所本有之良知也。若知者之知,則舍我所本有之良知,而務為人之難知以為知也。聖人之能,我可得而能者,以其能乃我所本有之良能也。若賢者之能,則舍我所本有之良能,而務為人之所難能以為能也”[11],“竊以人之一心,至理成具,欲為儒則儒,欲為道則道,欲為釋則釋,在我而已,而非有外也。”[12]王陽明反對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提出了“致知格物”說。林兆恩也反對朱熹的“格物致知”說,認為“其所謂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者,此朱子之學,亦惟朱子能之”[13],“若宋儒之所謂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者,繁難零碎,不勝其勞。惟是之故,故天之視聖人,真如天之不可得而階也。況一草一木之細,在所必察,而至於表裏精粗無不到焉,亦奚為邪?”[14]在林兆恩看來,格物不是去認識世界萬物,不是到外界去尋找天理,而應到萬物皆備的一心之中去尋找,格物的根本含義就是排除蒙蔽“良知”的“人欲”,“複其無物之本體,神其不鑿之妙用也”。[15]王陽明提出即“心即聖”的口號,林兆恩也說:“吾心一聖人也”[16],“神明不測者,心也,聖人也;變化無方者,心也,聖人也。”[17]就以上的種種論述而言,林兆恩所受陽明心學的影響也是顯然的,陽明心學成為了林兆恩思想的基本來源,或者說,構成了林兆恩思想的基本理論前提。也正是在陽明心學的基礎之上,林兆恩“三教合一”的宗教理論思想才具有了堅實的基礎。
[1] 參考(明)林兆珂《林子年譜》,東山祖祠1999年翻印,頁6;黃宗羲《林三教傳》,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第十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544-546。
[2] 以上資料參考拙文《走訪三一教》,《福建宗教》,2002年第4期。
[3] 關於三一教的現狀,可以參考拙文《三一教:鮮活的民間宗教——福建莆田地區(以象山村為樣本)三一教狀況田野調研》,《當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
[4] 林兆珂《林子年譜》,東山祖祠1999年翻印,頁14。
[5] 盧文輝著《林子本行實錄》,轉引自林國平《林兆恩與三一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頁33。
[6] 《倡道大旨》,盧文輝編《林子三教正宗統論》,東山祖祠1992年點校本,頁34。為行文方便,以下引該書,均簡稱《林子》。
[7] 《須識真心》,《林子》,頁1022。
[8] 《金剛經概論》,《林子》,頁619。
[9]《心本虛篇》,《林子》,頁1005。
[10]《豫章續語》,《林子》,頁954。
[11]《中庸正義》,《林子》,頁861。
[12]《三教合一大旨》,《林子》,頁11。
[13]《宗孔堂》,《林子》,頁71。
[14]《宗孔堂》,《林子》,頁73。
[15]《正宗要錄》,《林子》,頁1162。
[16]《宗孔堂》,《林子》,頁70。
[17]《心聖教言》,《林子》,頁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