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是誰發明??? (5分)

2006-12-14 4:32 am
急急急!電腦是誰發明???
急急急!發明是什麼年份???
急急急!產品對人們的貢獻????

回答 (4)

2006-12-14 4:34 am
✔ 最佳答案
發明者:艾克特及曼奇里(美國人)
年份:1945年
地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要講電腦,先要提出電腦的位代號,英國的布爾建立布爾代數的一殷邏輯法,為現代的計算機及電腦奠下基礎。至於第一「台」電腦是設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內,該電腦名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中文名為「電子數字積分儀電腦」。

這台佔了整間房子的電腦重30噸,用了一萬八千支真空管及六千個開關掣,ENIAC 每秒鐘可以進行五千次數字運算,不過此腦本身也有弱點,那便是缺乏記憶體,只是一部大型的計數機。

電腦晶片的出現:由於真空管本身體積較大,科學家貝爾在1948年發明電腦晶片代替真空管,令電腦的體積縮小了又不會散發大量熱力。後來艾克特及曼奇利聯同數學家范紐曼便共同解決電腦的弱點,令電腦能運算外,也能自行執行命令,這便是現時電腦的基本模式。




帕斯卡於1642年設計出了電腦的圖紙,連外殼和齒輪用什麼樣的金屬材料都作了認真的選擇,同年造出了一台電腦。這是世界上第一台齒輪式電腦。

帕斯卡的這台電腦可以計算到8位數字,表示數字的齒輪共16個,每個齒輪均分成10個齒,每個齒表示0~9中的一個數,並按大小排列。8 個齒輪在上面組成垂直齒輪組,從左到右構成8位讀數,分別表示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千萬位數;另外8個齒輪在下面組成水準齒輪組,從左到右可以進行 8位數的加減。

帕斯卡發明的鐘錶式齒輪電腦,是機械式電腦的初級階段。它的外殼用黃銅製成,精緻美觀。但這台電腦的功能還很差,做乘法時必須用連加的方法;做除法時,也只能用連減的方法,而且這台機器需用一個小鑰匙撥動一下方能計算,每次計算結束,都必須復原到零位以後,方可重新計算,很不方便。在計算過程中它又常發生故障。但是帕斯卡電腦的發明對以後電腦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帕斯卡一下子成了著名人物。

6年後,帕斯卡對自己發明的電腦提出了專利申請,1649年獲得專利權。當他的電腦在盧森堡宮展出時,成千上萬的人被吸引住了。帕斯卡自己也為這一偉大傑作而陶醉,他時常到盧森堡宮去看這件不朽的“藝術品”,深感自豪。帕斯卡電腦的發明是人類在計算工具上的新突破。它發明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這台電腦本身的使用價值,它告訴人們用純機械裝置可代替人的思維和記憶。從此在歐洲興起了“大家來造思維工具”的熱潮。至今還有很多遊人和學者慕名前往盧森堡宮參觀這一歷史上的珍品——世界上第一台齒輪式電腦。

目前,帕斯卡發明製造的齒輪式電腦還保留有6台。其中5台在巴黎藝術和手工藝品博物館內,一台保存在德累斯頓的物理教學沙龍。這些電腦長約30~側釐米,寬15釐米,高10釐米,是科學史上難得的珍品。

帕斯卡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齒輪式電腦的發明者,他也為自己的這一成就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在帕斯卡發明之前,德國的數學家卡什爾已設計製造出6位數的齒輪式電腦。卡什爾是著名的東方語言學家,數學家。他對天文學也有頗深的研究。他常困於大量的數據計算,被繁雜的計算攪得精疲力盡。現實中的問題促使他創造一種新的得力的計算工具,來減輕計算上的沉重負擔。1623年,他開始著手構思設計,同年造出了樣機,以後又進行了一些改進。這台電腦的原理與帕斯卡的有相同之處,使用過程中也極易發生故障。從歷史上來看,人們對卡什爾發明電腦了解很少,它的社會影響極小,直到1958年,人們才在有關歷史資料中得知他發明齒輪式電腦的情況。因此,在談到第一個齒輪式電腦發明時,不能不提及卡什爾。實際上,卡什爾才是齒輪式電腦的第一個發明者。
2006-12-14 4:47 am
艾克特及曼奇里 ar!!!
2006-12-14 4:37 am
電腦的歷史發展

在本世紀人類歷史演進中,電腦 (Computer,又稱電子計算機) 確實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不少便利,特別是將人類的思考方向與邏輯往前進展的更具前瞻性。生活在過去的年代不懂文字,常被人譏為文盲,然而在現在的社會中不了解電腦,只怕會被看做文明智障,所以不論是針對考試或是在實務上,我們都需對電腦的演進及組織架構有大致的了解。

一、 前言:開路先鋒 --- 先人的智慧

三千多年前的 中國人 發明了『 算盤 』。
三百年前, 法國的一位數學家 巴斯卡 利用齒輪推動的原理發明了『 加法器 』。
西元1673年德國人萊布尼茲(Gottfried van Leibniz)改良加法器,利用連續加法做乘法運算。
西元1801年法國人約瑟夫‧傑夸德(Joseph Jacquard)發明使用打孔卡片(Punched carboard card)控制的自動化織布機。對未來電腦的發展引進兩個重要的觀念:一、資訊可以在打孔卡片上編碼(Coded);二、資訊可以儲存在卡片上,而且當這些卡片成串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為一連串的指令 - 實際上也就是程式。
西元1820年法國人湯姆斯改良萊布尼茲的機器,可做加、減、乘、除運算。
西元1833年英國數學家劍橋大學的查理‧巴貝基(Charles Babbage)完成一部差分機(Difference engine),爾後並完成一部功能更強的機器,稱為分析機(Analytical engine),這一部機器在觀念上與現代電腦極為相似,對計算機貢獻良多,因此被尊稱為「電腦之父」。至於分析機的有些構思是來自其密友兼同事 - 蘿蕾斯伯爵夫人(Countess of Lovelace),即詩人拜侖(Byron)的女兒艾達‧奧古斯塔(Ada Augusta)的驚人見解。她被公認為"程式設計的鼻祖"(The first programmer),她所研究就是一種用來送入分析機,並能使這部機器執行工作的指令。
西元1890年,美國政府授命赫勒里斯製造一部機器,來協助執行1890年美國人口普查工作。這部機器是以打孔片儲存資料,而且是由電力帶動的。由於這部機器的協助,人口普查的統計結果只花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如1880年度的人口普查資料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統計完成,而且官員們還擔心著是否會遺漏了其中某些的細節)。
這些發明只是用來輔助計算的工具,它們都沒有記憶與儲存資料的功能, 因此不能稱為 『 電腦 』。

 

二、發展史:世界上第一部『 電腦 』是由 美國人毛琪雷與愛克特在 1946 年發明。隨著電腦科技之進步,『 電腦 』已由龐然大物演變到現在的微型電腦,也就是我們所稱的 個人電腦 ( Personal Computer ) 簡稱 PC。

第O代電腦(1939~1946) :

電腦的試作機為1944年艾肯教授所完成的哈佛大學的 ASCC-MARK-I 。在MARK-I中,使用了3,000個以上的繼電器 (Relay)和多量的齒輪,MARK-I為電氣機械式的電腦。MARK-I 採用的構想與今天的電系統的構想,幾乎相同 。為執行計算,事先排定指令,編製程序手冊,並將它轉換於紙帶上,成為打孔的組合,指示機械,如此使機械能依循程序 手冊,實行計算。這種處理方式稱為,自動逐次控制方式。

第一代電腦(1946~1958)--真空管時期 :

1946年,美國賓州大學的毛琪雷(Dr.John W.Mauchly)與愛克特(J.Presper Echert),製造了第一部以真空管為電子元件的自動電腦, 稱為ENIAC(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的縮 寫,它的長度為50呎,寬30呎(佔地約42坪),重30噸,共用了18800個 空管,是真空時期,也是第一代電腦的開始。ENIAC處理資料的媒體為打孔卡 片;計算機 讀進卡片的形式。乃遵循人類給予計算機的指令流程去做 的,也就說係採用插線 盤方式的。 但因人類可給予機器的指令種類及數量,是有限制的,因此無法要求其處理高水準的工作。

公元1945年,范諾曼(Dr. John Von Neumann)乃將作為控制方式的程式(Program)全部記憶於計算機的內部。這種將程 式記憶於電腦,以執行計算處理的方式,稱為內藏程式方式 (Stored Program Method)。公元1949年劍橋大學所完成的EDSAC,及1952年由賓州大學所完成的EDVAC等計算機都是採用此種原理。

自1952年 代就進入實用化時 代,在美國 經過試驗研究階段 後,電腦就成為商品出售,因而在民間企 業也開始使用。

2006-12-13 20:39:48 補充:
第二代電腦(1958~1963)--電晶體時期 :由於全面性的 使用 電晶體,以及電腦內部的回路理論的發 達等,促進了演算或記憶的高速化和安 定化。在電路單元,使用真空管和使用電晶體,其性能和安定性方面有很大的差異。真空管的壽命比較短暫,與此比較電 晶體,其性能和安定性方面有很大的差異。真空管的壽命比較短暫,與此比較電晶體的壽命幾乎等於半永久的,其信賴 性也比真空管高100倍,從這些事實察知,電腦也迎接了電晶體的黃金時代。在此時代,出現了配合使用目的各種電腦,也就是製出 科學技術計算處理用,事務資料處理用,或能處理兩者的通用電腦。

2006-12-13 20:41:19 補充:
這時代的特色乃為編寫程式系統的運用。由於編寫程式系統的出現,那麼對於指揮電腦運轉的程式(處理程序手冊,程式)的編寫成為更容易。 編寫程式系統未被運用以前,人類以機器語言編寫程式。機器語言就是電腦所能理解的語言,是一種既繁雜又難於 應付的語言。因此,人們遂以人類容易了解的語言編寫一種程式,將人們所要處理的問題的程式語言轉換為機器語言, 然後再將機器語言轉換為人理的問題的程式語言轉換為機器語言,然後再將機器語言轉換為人類容易了解的語言。這 種編譯轉換語言的工作,交由電腦處理,就是編寫程式系統。 這時期,同時也啟用了一種適用於多種企業的共通業務 的應用程式。

2006-12-13 20:42:36 補充:
第三代電腦(1964~1971: 電晶體的時代維持了十年,1964年4月1日,電腦界的巨無霸-美國IBM 公司向全世界宣佈,使積體電路研製成功IBM 360型電腦,是第三代電腦的開始,電腦的速度又快了幾百倍。積體電路為,一個大小約1公厘四方的東西 , 其中排組了電晶體或二極 體、電阻等電路,如將其擴大時則如照片的下 方所示者,其衵排組了約20 個電晶體,40個電 阻或電容器等性能的電路。由於採用積體電路,電腦的體型便顯得輕巧玲瓏了。但 是其更大的優點為促進電腦的高性能化,高信賴化,動作的高速化。電腦有各種各樣的規模,所謂規模之不同,係表示其演算速度,記憶容量,或事務 處理能力等各有差別。
2006-12-14 4:36 am
1.電腦的發明過程及誰發明的?
要追溯電腦的發明,可以由中國古時開始說起,古時人類發明算盤去處理一些數據,利用撥弄算珠的方法,人們無需進行心算,通過固定的口訣就可以將答案計算出來。這種被稱為 『計算與邏輯運算』 的運作概念傳入西方後,被美國人加以發揚光大。直到十六世紀,發明了一部可協助處理乘數等較為複雜數學算式的機械,被稱為 『棋盤計算器』 ,但這時期只屬於純計算的階段,要到十九世紀才有急速的發展。
到了一九四三年,由美國人"侯活"先生及其同伴努力下發明了一部名為 『ASCC Mark I』 的可執行程式電腦。不只局限於計算繁雜的算式 ; 並且可作簡單的邏輯判斷,不過這部『電腦』未能普及應用,因為它的體積有 51 呎長,重逾 5 噸,開關掣也超過 60 組,差不多有一間房間般大,又怎可在家中使用呢 !
其後,由於真空管的發明,另一部可執行程式電腦 『ENIAC』 經美國軍方撥資研究下,以真空管取代機械操作,將所有部份都完全電子化,使用多達17,468支真空管而成,其作用與現今 CPU 中的半導體相若,這也是『家庭式』電腦時期的重要標誌。
基於 『半導體』 的發展,到了一九七二年,第一部真正的個人電腦誕生了。所使用的微處理器內包含了 2,300 個 『電晶體』 ,可以一秒內執行 60,000 個指令,體積也縮小很多。而世界各國也隨著 『半導體』 及 『電晶體』的發展去開拓電腦史上新的一頁。
電腦在生活上的運用
一、商業管理   
利用電腦系統協助處理文件、客戶資料、會計報表、商品資料、庫存狀況、進出貨記錄等,節省了大量的人力並提高準確性和速度。例如超級市場的收銀機在每銷售一項貨品時,便透過電腦系統的商品資料馬上標示價格,同時更新貨品庫存與進出貨狀況,而這一切在條碼機掃描貨品的一瞬間便處理完了。
二、金融處理   
有位銀行家說: 「如果沒有電腦,沒有任何一家銀行忙得過來」。從帳戶的存提款處理到自動提款機服務、支票交換、自動代繳水電費、代扣稅金等都要倚靠電腦。而股票市場的交易更完全是利用電腦系統整合達成的,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坐在家裡利用網路直接買賣股票或查詢市場狀況,這一切都有賴於電腦的協助。
三、教育學習   
運用電腦學習是目前最新的趨勢,它沒有時間的限制,進度與內容也是隨個人的需求而調整,呈現的方式非常多樣化,除了傳統的文字還有聲音、影像、影片、動畫,有些甚至還做成遊戲。良好的學習軟體能夠以超越傳統書籍的方式呈現,增進學習效果與樂趣。
四、娛樂休閒   
娛樂休閒可是電腦的拿手絕活,從同學們熟悉的電動玩具,到大量運用電腦繪圖與影像合成科技的電影,都是電腦的傑作。目前最新的娛樂科技就是虛擬實境(Vitural Reality, VR), 原本是用在模擬用途上,如駕駛飛機等,現在只要戴上VR頭盔及手套,透過電腦模擬的三度空間場景,就能進入完全的想像空間。
一、個人方面:
任何資料都可用電腦來整理與記錄保存,也可用來作為輔助學習工具,或利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Internet〉做資訊傳遞與交流,隨時掌握世界上最新的資訊和流行脈動。
三、學校方面:
電腦應用在學校方面,可分為行政與教學兩部分。就前者而言,校務行政電腦化,可簡化並節省人工作業的流程與時間。並有針對課程設計,結合文字、聲音、圖片動畫及視訊的「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CAI〉」軟體,以「互動式」教學來強化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電腦連上「臺灣學術網路〈TANet〉」或中華電信的「網際資訊網路〈Hinet〉」,便能透過網際網路遊歷在世界各國的網站中,做意見交流或選擇有興趣的課程學習,這種透過電腦網路的教學方式,稱為「遠距教學〈Distance Education〉。
3.電腦所帶來的問題
長時間使用電腦易有視力問題
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可能導致眼睛酸澀、緊繃、流淚、視力模糊等問題。因近距離工作時,眼內睫狀肌需收縮,增加調節力,以便調焦使影像能正投射在視網膜上看清楚,若缺乏休息,將使睫狀肌不斷活動,操勞過度造成肌肉僵直或痙攣,產生酸澀脹痛之感,甚至無法調焦,而有一下子清楚、一下子模糊的現象。在高度專注於某事物時,眼皮眨眼次數會減少,使得淚液無法重新分布潤滑眼球,產生乾澀現象,對於配戴隱形眼鏡或乾眼症患者,更是雪上加霜,會發生眼睛紅和分泌物增加。
4.電腦在未來的發展
到了電腦全面普及的的這一天,人們任何事都開始依賴電腦,不論大至工業上的機組模型設計、飛行器建造,或是藝術方面服裝設計、美術創作,甚至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家庭配菜、孩子讀書,無一不是利用電腦,人類到了沒有電腦已無法生存的地步.....終於有一天,有一台超級電腦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人類已經沒有存在這個世界的價值,它利用網路將訊息傳到每一台電腦,於是電腦開始破壞人類的生存系統,釋放在實驗室中的超級病毒,將人類一舉消滅!


腦(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機』,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電腦,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複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位,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機,卻必須等到西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電腦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名字叫做ENIAC。這部電腦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佔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電腦稱為第一代電腦。
由於真空管體機大,又常發生故障,因此又發明了第二代電腦:使用耗電少、體積小、價格也便宜的電晶體來處理訊號。
到了第三代電腦,使用體積更小、而且一小片的功能就等於數百個真空管的積體電路(IC)來處理訊號,到這個時候,電腦的體積也縮小了許多。
到了第四代電腦,利用了體積比IC更小,而功能更強的大規模積體電路(LSI)來處理內部訊號,使電腦的能力日趨強大。而這時期也發展了微型積體電路,將電腦的中央處理裝置(CPU,常聽到的Pentium系列就是指CPU而言)全部安裝在一個電路板上,大大縮小了電腦體積,而發展出個人電腦(PC)。
我們現在正處在第四代電腦時代,而第五代電腦是什麼面貌呢?那就是人工智慧電腦。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進入新的電腦時代


收錄日期: 2021-04-12 15:43: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3000051KK040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