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文章的意思,,

2006-12-14 3:44 am
想知道"白楊禮讚"同"聽潮"
呢兩篇文既中心思想,,想抒發D咩感情,,
同埋兩篇文入面既描述既事物有咩特徵??,,
令作者可以聯想到某D野抒發到感情?

回答 (1)

2006-12-14 7:55 am
✔ 最佳答案
一. 白楊禮讚
課文說明

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寫於1941年。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個時期之後,到延安講學。當時,正是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他親眼目睹了北方軍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抗戰的情形,從解放區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寫下了這篇熱情洋溢的散文。

文章一起筆,就直接照應題目,直抒對白楊樹的讚美之情(禮贊,意思就是崇敬而讚美)。這樣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顯,使人感覺起筆峻拔有力,讚美之情破空而來,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這樣寫也有點明題意、總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說,文章一開頭就卓爾不凡。

然而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卻筆鋒一轉,拋開白楊樹,描繪起了高原景色。高原是怎樣的呢?“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氊子”,黃的是土,綠的是麥田,而且“無邊無垠,坦蕩如砥”,這些描寫成功地勾畫了一幅遼闊平坦、色彩鮮豔的高原圖景,為全文開拓了一個廣闊的背景。所以作者在這裏很自然地點出一般人都會有的感受:雄壯或者偉大等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文筆一轉,用一個設問句引出了另外一種感受:看久了,也許會有單調、厭倦之感。這樣寫高原景色,真可謂是一波三折。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為下文白楊樹的出現做好了鋪墊,積蓄了氣勢。

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白楊樹正式出場了。“刹那間……猛抬頭”,看到了前方像哨兵傲然聳立的幾株樹木,頓時使人的情緒從懨懨欲睡中驚醒過來。讀者的視線由高原引向遠處的樹木,文章也由低潮轉向高潮。但作者在這裏並沒有直接點明白楊樹,而把突出點放在“我”情緒的轉變上,為下文白楊樹的出現做了渲染。問答句的方式提醒了讀者的注意力,目的在於引起讀者的共鳴。

緊接著,作者用一個簡潔的過渡段,點出了白楊樹,既是對上文“驚叫”的補敘,也是下文讚美白楊樹的前奏。此處二贊白楊樹的不平凡,照應開頭。

白楊樹正式出場了。這一段僅七句,卻把白楊樹的外形、色彩、性格寫得極為形象生動。開頭一句用“筆直”點出白楊樹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這是總括;接下來的四句,依次描寫白楊樹的幹、枝、葉、皮,分別用“絕無旁枝”“絕不旁逸斜出”“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詞語來襯托白楊樹的形象美,這是第二層;最後兩句概括白楊樹的氣質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堅強、倔強和不折不撓。接下來,作者用擬人和對比的手法,進一步給白楊樹以高度的評價。兩個“沒有……”似乎要否定白楊樹的美,這是欲揚先抑。“但是……”一轉,變抑為揚,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卻是“偉丈夫”。以此對比,突出了白楊樹的與眾不同。由讚美樹到讚美人,過渡非常自然。在這裏,文章連用了四個反問句,像剝春筍一樣一層深似一層地揭示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引導讀者去思考。第一個“難道”以反問句引導讀者思索人和白楊樹的聯繫,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下文做鋪墊。第二個“難道”以反問句肯定白楊樹不平凡的本質,肯定白楊樹和北方農民之間的聯繫。第三個“難道”以反問句進一步明確指出白楊樹象徵著堅強戰鬥的抗日軍民。第四個“難道”以反問句肯定白楊樹的精神面貌,而這正是敵後抗日群眾的精神和意志。四個反問排比句,由外向內,層層深入,句法同中有異,點破白楊樹的象徵意義,讚美之情到這裏也發展到了頂點。同時,此處也是思想內容的精華所在,展現了一種更為闊大更為深遠的境界。

最後兩段,在完成對白楊樹形象刻畫的基礎上,展開議論,進一步強調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又一次說明讚美白楊樹的原因,從正面點明瞭主題。兩個“相似”是排比句,“不但……尤其……”是散句,句式富有變化,與文中感情的波瀾相適應。文章以昂揚的調子高聲讚美白楊樹,有力地結束了全文,與開頭形成呼應。作者所描述的白楊樹的意義,由於抒情性的議論的點染,顯得更加鮮明突出。

這篇文章在藝術上頗具獨到之處。全文以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為主線,貫穿起各個部分,但中間又起伏有致。它起筆就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但並沒有直接說明理由,而是緊接著寫了高原景色。寫高原景色,又是一波三折,先有雄壯偉大之感,然後又產生倦怠單調情緒,一揚一抑,才讓白楊樹出場。寫白楊樹,也錯落有致,步步深入。如文章從白楊樹的生長環境寫到一排乃至一株白楊樹,從廣袤的大自然收縮到特定環境中的一點,這是由面到點;從抬眼望見前面遠遠有傲然聳立的哨兵一樣的白楊樹,到對白楊樹的幹、枝、葉、皮的近距離細緻描寫,這是由遠及近;從白楊樹站立的姿態,聯想到白楊樹質樸、堅強、力求上進的性格,再從白楊樹的外形特徵聯想到北方抗日軍民的鬥爭精神,這是由樹及人,托物抒情。就這樣,文章一步步深入到作者所要表現的主題,形散而神不散。

本文語言也非常凝練優美,富有變化。無論寫高原還是寫白楊樹,都能抓住特點,運用形象貼切的詞語來描繪。如用“無邊無垠”來寫高原的廣闊,用“坦蕩如砥”來寫高原的平坦,用“偉岸”“挺拔”等來形容白楊樹的高大筆直。同是讚美白楊樹的不平凡,每次說法都有變化,層層遞進。有些動詞,如“撲”“湧”等都用得精當貼切,形象生動。

-------------------------------------------------------------------------------------------------------------------------------

二.聽潮
《聽潮》魯彥30年代的作品,是《聽潮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優美散文。描述了作者與妻子在海邊“佛國”聽潮的一段經歷。通過描寫大海的變化,海潮漲落的情景,謳歌大海的雄壯美和它的偉大力量。作者抓住大海落潮、漲潮初起和漲潮達到高峰時,聲音、情態的不同,感受的不同,運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以“聽”為中心,用細膩的筆觸,從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多角度,依次描繪出海睡圖、海醒圖、海怒圖,具有音樂美,意境美,突出了“海的美,海的偉大”這一中心。
全文22個自然段,從第1段到第4段是本文的第一部分,交代聽潮的時間、地點和環境,總寫潮來的情景。從第5段到21段是本文的第二部分,寫潮落、潮漲的情景,描述“當天晚上第一次欣賞海潮由落到漲的過程,描述海景和人物的感受,是全文的主體部分。從18段到21段,寫作者和妻子對漲潮的不同感受,作者借對比來突出海潮的兇猛是“偉大的樂章”。最後一段是本文的第三部分。作者直抒胸臆 ,抒發他溺愛大海,尤其是溺愛海潮的感情。
文章借景抒情,作者通過表達潮漲潮落“一樣的美”的見解,表明了對大海富於變化的理解,抒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通過“怕什麼,這是偉大的樂章”,“我喜歡海,溺愛著海,尤其是潮來的時候”的言語,鮮明地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偉力的歌頌。這就表明了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啟示人們要熱愛生活,要勇於在生活的海洋中迎潮,弄潮。
標題一個“聽”字,意境全出,“潮”本來是一種視覺形象,用聽覺來寫,別有一番韻味。魯彥在文中著重從聽覺的角度,用文字來塑造聲音的形象,表現了大海落潮時靜態的“柔美”和漲潮時動態的“壯美”,謳歌了大海的偉大力量。表達了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本文無論是其結構設計,還是語言表達,無論是其題材的選取,還是其主題的開掘,都可謂是匠心獨具。以抒情散文的語言,景語亦為情語,景中寓情,情融于景。從描寫大海的角度看,人物的心情感受起了襯托作用;從表達人的心情角度看,描寫大海正是表達對大海的溺愛之情。因而寫景從來就不是單純寫景,而是要借景抒情。本文作者簡直把大海寫活了,這與其說是在寫大海,毋寧說是在抒發作者自己的情懷,表達自己的人生見解。

2006-12-13 23:57:41 補充:
魯彥寫<<聽潮>>這篇文章的背景如下: 1929,魯彥失業回到故鄉浙江鎮海,因距普陀山很近,便趁機前往遊覽觀光。本文寫的就是那次遊覽中的片斷,全屬記實。文章原題是《聽潮的故事》,前半部寫聽潮,後半部寫聽潮引起的故事,寫和尚對外國遊客和本國遊客的不同態度,表現世態炎涼。這篇課文選的是前半部分,所以只用“聽潮”二字為題。


收錄日期: 2021-04-29 21:46: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3000051KK0368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