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體論的由來

2006-12-14 1:42 am
三位一體論是基道較的基礎理論, 可是又有誰知道此論的來歷及証明.

回答 (6)

2007-09-27 11:11 pm
根本《聖經》就充滿流料,例如四福音書中就只有《馬太》及《路加》兩本有耶穌出生事蹟,連最早的《馬可》都沒有,而兩本福音之間矛盾嚴重(例如《馬太》版本的約瑟本來是伯利恆居民,《路加》版本的約瑟本來是拿撒勒居民),起碼有一本是捏造,再加上兩版本都與歷史不符兼情節荒謬,唯一可能性是兩本福音都是老作!

耶穌出生「記載」的兩個版本:
www.fail.hk/forum/viewthread.php?tid=465057

又例如新約預言公元一世紀世界末日(已徹底破產接近二千年):
www.fail.hk/forum/viewthread.php?tid=543483
2007-01-09 7:06 pm
用分身自問自答唔好玩
2006-12-14 10:43 pm
哈~
睇來樓主都係有料之人
對聖經都有一D研究
不過只限聖經,對歷史可能一知半解

三位一體既理論的確不是來自聖經,公元3至4世紀三位一體既理論開始逐漸發展,最終得以確立為現時之教義。三位一體的核心思想,曾在尼西亞大會(第一次大公會議)(公元325年)及君士坦丁堡大會(第二次大公會議)(公元381年)裡通過。這個詞語及其清晰的教義闡述從沒有在《聖經》出現。從《聖經》記載內,耶穌及使徒沒有反對申命記6:4的話:「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簡單來講提出三位一體理論,就係當時羅馬政權要利用耶穌教會去統治,所以要確立信仰既一致性,等人民信服。

Gods 這個字既源頭係來自德國既一個神既名(不是耶和華),德國人後來改信天主教成立路傳宗後將gods這個字用左落去稱呼上帝,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德國跟隨,路德宗由天主教改成為基督教。


大公會議嚴格來講不是天主教的會議,因為大公會議初時未有天主教,更未有基督教、東正教.....
只不過係耶穌教派係後來分列出不同教派,天主教再繼續開大公會議
當時信耶穌既教會一盤散沙,教會無一個名稱去命名,開大公會議就係要討論這些
羅馬天主教五世紀先被確立的,背景我唔詳述,你有興趣另開新題再問

2006-12-14 23:20:29 補充:
5世紀後才有天主教是大陸學者的主張. 錯,歷史事實係咁,而家我地見到既天主教的確係五世紀開始既,五世紀前既耶教都未完全有個正統名詞,一般都係叫:教會、公教會、大眾教會等,直到五世紀東、西羅馬分裂以後,東羅馬帝國奉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正宗,並演變成日後的東正教;而保留在原首都羅馬的教廷,則成為了分裂後西羅馬帝國的正宗,就係今日既天主教。你說不想多講歷史?但你問到三位一體論來歷及証明,我唔講歷史仲可以講乜?總知唔駛講咁多,三位一體論係三世紀開宗教大會定出黎既,同今日我地見到既基督教無關,基督教十六世紀先開始有既
參考: 歷史書、國家地理雜志、Discovery Channel
2006-12-14 1:47 am
三位一體(或稱三位一神或三一神或神聖三一),一般指基督教的上帝,即聖父、聖子、聖靈(天主教稱呼聖靈爲聖神,東正教和新教都稱呼爲聖靈)為同一本體(本性)、三個不同的位格,三位格爲同一本質。通俗地說,僅有獨一的上帝;聖天父完全是上帝,聖子完全是上帝,聖靈完全是上帝;聖天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不是聖天父。詳細闡述有關三位一體這個信條的教義被稱為三一論。

支持三位一體的根據,其中有:

福音書記載關於耶穌基督受浸時,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天父在天上對他説話。天父、聖子、聖靈唯一一次同時向世人顯現。
《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指出,耶穌基督就是道、是聖子、是上帝。
歷史顯示,此教義是從公元3至4世紀開始逐漸發展,最終得以確立為現時之教義。三位一體的核心思想,曾在尼西亞大會(第一次大公會議)(公元325年)及君士坦丁堡大會(第二次大公會議)(公元381年)裡通過。這個詞語及其清晰的教義闡述從沒有在《聖經》出現。從《聖經》記載內,耶穌及使徒沒有反對申命記6:4的話:「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

現今,大部分基督教教會接納此為傳統教義之一。但仍有少數基督教教派支持「一位格論」,認為上帝只有一個位格,而否定三一論。而三位一體雖廣泛被視為與基督教有關,但不少古代宗教都存在三位一體的神祇。一些不信三位一體的人士認為三位一體是基督教從其他宗教借用的最佳例子。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沒有三位一體的觀念,因為他們不用本質和位格這類哲學字詞來討論上帝。第一世紀的基督徒的確敬拜基督和崇拜天父上帝,也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隨後發展出來的三位一體教義,是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完全沒有的理論。

最先使用「三位一體」這個哲學用詞的,是拉丁教父特土良(公元125年-230年)。他用「本體」(質,essence)來說明神性及神性所包括的一切。父、子、聖神同有一相同的本質,只是互相的關係不同。他用的是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意為「三而一」。後來,這詞一直被教會採用。

早期的基督教教父所支持的三位一體,與現在的傳統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教義是不同的。正如《基督教教義史》(伯克富著,趙中輝譯,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出版)指出:「雖是如此,特土良的三一觀仍是不太正確,因為他認為三位格中有等次之分。」特土良認為:「父是全部的本質,子是部份的本質,因為子乃是從父演展出來。」特土良並沒有完全脫出子是低於父的觀點。特土良之所以被認為是重要的教父,因為他乃是第一個開始討論本質與位格概念的人;後來在《尼西亞信經》制訂時,所用的概念竟與他早一百多年所說的相合。「三位一體」的用詞是從特土良開始的,但特土良並沒有發展出後來的三位平等的三位一體教義。

從公元2-5世紀,基督教的教父們根據《聖經》,再結合古希臘羅馬哲學(包括新柏拉圖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學說),建立出一套屬於基督教的教父哲學(即早期的神學)。《教義史》指出:「在第二、第三世紀中,有人將古希臘哲學與福音的真理混合起來,形成了一派神學,即所謂亞歷山大派的神學。」(《教義史》 陸、亞歷山大的教父)這時期的著名教父有俄利根,他是用「永遠生出」來解說父與子關系的第一人。「俄利根說「道」(指聖子)有自己的位格,也與父同永,乃是由於父神永恆的旨意而生。」俄利根提出的「與父同永」,使三位一體教義有了一個神學基礎。雖然如此,俄利根仍認為「子是小於父的」。「俄利根不單是認為子在世時是次於聖父,就是在本質上看來也是次於聖父的。他有時又稱子為第二位神。」總括來說,早期護教士和教父(包括亞流)都是認為聖子(即子)與聖父(即天父)不是平等的,聖子在某一方面小於聖父。

教父亞他那修與亞流(及其支持者阿利烏派)有一個主要分歧,「亞他那修覺得,若以基督為受造者,即否認相信他而得救並與神聯合。」「會議中阿利烏派拒絕「永遠生出」的概念,而亞他那修卻堅稱此點。亞利烏派說,聖子是從無中被創造出來的,而亞他那修則主張,他是從聖父的本質中而生出來的。亞利烏派主張,聖子與聖父並非是同質的,而亞他那修堅稱,他是與父同質的。」

在羅馬帝國統治者君士坦丁大帝穿針引線之下,第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後世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終於在公元325年召開了。會議討論的是「同質」和俄利根的「同永」這兩個問題。結果,亞利烏派被判為異端。在此,教會第一次公認耶穌和天父上帝是同一本質,是同等的,井通過了《尼西亞信經》。由於這個結論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武力脅迫下促成的,所以《教義史》上指出:「會議的決定並沒有止息爭端,只是成為爭端的開始。」沒多久以後,不論君士坦丁大帝抑或多數東方教會的主教們,竟都拒絕尼西亞公會議採納的《尼西亞信經》。

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其實只討論了聖子和聖父同質的問題,而聖靈的正統性在《尼西亞信經》是沒有提及的。關於聖神的地位,《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三)》指出:「凱撒勒雅的主教巴西略(Basilio,330-379)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思想作了一番神學思考,寫了一部《論天主神聖》(Il trattato sullo Spirito Santo,374)的書,他在著作中指出,聖靈與聖父和聖子是同性同等的。」及至公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大公會議在重新修訂《尼西亞信經》時上加上了聖靈的描述。

經過特土良和亞他那修的多年發展,最後由奧古斯丁確立為教會的神學信仰。加上在大公會議中的確定,三位一體最終成為傳統教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宗教改革時期,新教改革家加爾文進一步說明三位一體的教義,故此這也是新教信仰的一部分。直到現代,傳統基督教均恪守三位一體為傳統的重要教義。

現按照正統神學的觀點,三位一體是有限的人類理性所無法理解的,例如在章力生的《系統神學》(卷貳-三位一體論)中說:「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非凡人的智慧能測;在人的有限經驗上,沒有類似的事,可作比擬;因此一切比擬的想法,都不能達成願望。在中古時代,乃視為一個奧秘;在十八世紀,乃視為一種無意義和不合理的教義。即使到現在,三位一體論仍不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在人的經驗和理解上,不能有一個完全恰當的比擬,更不能積極闡發其奧秘。」

不信三位一體理論的人一直認為三位一體學說是典形的借用異教來源。根據這種看法,神的簡單概念在教會早期便失去了,透過對異教理論的適應,這種費解的三位一體理論便被採納了。而這程序的證據這是,透過三位一體和在異教裡和印度教裡神三位一組或一體概念的比較。印度教有三位一體,例如三體合一。

再追溯到巴比倫時代,將神氏三個一組地或三位一體地進行崇拜是很普遍的。而這種影響更在基督教的之前和之後幾個世紀里在埃及、希臘、和羅馬流行。而十二使徒死後,那些不信三位一體的教徒認為那些異教信仰開始侵入基督教。第一和第二世紀時候的基督文書也反影了一些關於耶穌和神、父是同一體的信仰,但反三位一體的人認為正在那時一體便由這種滲透性的同存中演變出來。

一些人更找到三位體和亞歷山大埃及神學者的直接聯繫:他們認為亞歷山德拉的神學者,由於特彆著重基督的神性,成為埃及信仰遺傳和基督教的中間人。而教會亦被指稱接納了由埃及人發明並透過希臘哲學為基督徒所接納的異教信條。
2006-12-14 1:47 am
在聖經的四福音書有講,但這only 係由來,is not 理論,神係奇妙,can't証明,sorry!
2006-12-14 1:46 am
三位一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三位一體論)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宗教系列
基督教

基督教歷史
基督教發展時序
耶穌基督
耶穌十二門徒
大公會議
大分裂
十字軍東征
宗教改革與更正教
中國基督教
中國基督教史

三位一體
聖父
聖子
聖靈
基督教神學
基督教會
禮拜
聖恩 · 救贖
山上寶訓
十誡
聖經
舊約
新約
次經
偽經

基督教派
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

基督教運動
三位一體(或稱三位一神或三一神或神聖三一),一般指基督教的上帝,即聖父、聖子、聖靈(天主教稱呼聖靈爲聖神,東正教和新教都稱呼爲聖靈)為同一本體(本性)、三個不同的位格,三位格爲同一本質。通俗地說,僅有獨一的上帝;聖天父完全是上帝,聖子完全是上帝,聖靈完全是上帝;聖天父不是聖子,聖子不是聖靈,聖靈不是聖天父。[1]詳細闡述有關三位一體這個信條的教義被稱為三一論。

支持三位一體的根據,其中有:

福音書記載關於耶穌基督受浸時,聖靈降臨在他身上,天父在天上對他説話。天父、聖子、聖靈唯一一次同時向世人顯現。
《聖經·約翰福音》第一章指出,耶穌基督就是道、是聖子、是上帝。
歷史顯示,此教義是從公元3至4世紀開始逐漸發展,最終得以確立為現時之教義。三位一體的核心思想,曾在尼西亞大會(第一次大公會議)(公元325年)及君士坦丁堡大會(第二次大公會議)(公元381年)裡通過。這個詞語及其清晰的教義闡述從沒有在《聖經》出現。從《聖經》記載內,耶穌及使徒沒有反對申命記6:4的話:「以色列阿、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2]

現今,大部分基督教教會接納此為傳統教義之一。但仍有少數基督教教派支持「一位格論」,認為上帝只有一個位格,而否定三一論。[3]而三位一體雖廣泛被視為與基督教有關,但不少古代宗教都存在三位一體的神祇。一些不信三位一體的人士認為三位一體是基督教從其他宗教借用的最佳例子。

目錄 [隱藏]
1 歷史
2 源自異教的理論和影響
2.1 道教裡面的神觀對照
3 參考來源
4 外部連結
4.1 一般的
4.2 贊成三位一體的
4.3 反對成三位一體的



[編輯] 歷史
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沒有三位一體的觀念,因為他們不用本質和位格這類哲學字詞來討論上帝。第一世紀的基督徒的確敬拜基督和崇拜天父上帝,也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隨後發展出來的三位一體教義,是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完全沒有的理論。

最先使用「三位一體」這個哲學用詞的,是拉丁教父特土良(公元125年-230年)。[4]他用「本體」(質,essence)來說明神性及神性所包括的一切。父、子、聖神同有一相同的本質,只是互相的關係不同。他用的是拉丁文Trinitas(英文Trinity),意為「三而一」。[5]後來,這詞一直被教會採用。

早期的基督教教父所支持的三位一體,與現在的傳統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教義是不同的。正如《基督教教義史》(伯克富著,趙中輝譯,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出版)指出:「雖是如此,特土良的三一觀仍是不太正確,因為他認為三位格中有等次之分。」特土良認為:「父是全部的本質,子是部份的本質,因為子乃是從父演展出來。」特土良並沒有完全脫出子是低於父的觀點。[6]特土良之所以被認為是重要的教父,因為他乃是第一個開始討論本質與位格概念的人;後來在《尼西亞信經》制訂時,所用的概念竟與他早一百多年所說的相合。「三位一體」的用詞是從特土良開始的,但特土良並沒有發展出後來的三位平等的三位一體教義。

從公元2-5世紀,基督教的教父們根據《聖經》,再結合古希臘羅馬哲學(包括新柏拉圖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學說),建立出一套屬於基督教的教父哲學(即早期的神學)。[7]《教義史》指出:「在第二、第三世紀中,有人將古希臘哲學與福音的真理混合起來,形成了一派神學,即所謂亞歷山大派的神學。」(《教義史》 陸、亞歷山大的教父)這時期的著名教父有俄利根,他是用「永遠生出」來解說父與子關系的第一人。「俄利根說「道」(指聖子)有自己的位格,也與父同永,乃是由於父神永恆的旨意而生。」俄利根提出的「與父同永」,使三位一體教義有了一個神學基礎。雖然如此,俄利根仍認為「子是小於父的」。「俄利根不單是認為子在世時是次於聖父,就是在本質上看來也是次於聖父的。他有時又稱子為第二位神。」總括來說,早期護教士和教父(包括亞流)都是認為聖子(即子)與聖父(即天父)不是平等的,聖子在某一方面小於聖父。

教父亞他那修與亞流(及其支持者阿利烏派)有一個主要分歧,「亞他那修覺得,若以基督為受造者,即否認相信他而得救並與神聯合。」「會議中阿利烏派拒絕「永遠生出」的概念,而亞他那修卻堅稱此點。亞利烏派說,聖子是從無中被創造出來的,而亞他那修則主張,他是從聖父的本質中而生出來的。亞利烏派主張,聖子與聖父並非是同質的,而亞他那修堅稱,他是與父同質的。」

在羅馬帝國統治者君士坦丁大帝穿針引線之下,第一次基督教大公會議(後世稱為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終於在公元325年召開了。會議討論的是「同質」和俄利根的「同永」這兩個問題。結果,亞利烏派被判為異端。在此,教會第一次公認耶穌和天父上帝是同一本質,是同等的,井通過了《尼西亞信經》。由於這個結論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的武力脅迫下促成的,所以《教義史》上指出:「會議的決定並沒有止息爭端,只是成為爭端的開始。」沒多久以後,不論君士坦丁大帝抑或多數東方教會的主教們,竟都拒絕尼西亞公會議採納的《尼西亞信經》。[8]

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其實只討論了聖子和聖父同質的問題,而聖靈的正統性在《尼西亞信經》是沒有提及的。關於聖神的地位,《天主教歷史淺談(上二十三)》指出:「凱撒勒雅的主教巴西略(Basilio,330-379)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思想作了一番神學思考,寫了一部《論天主神聖》(Il trattato sullo Spirito Santo,374)的書,他在著作中指出,聖靈與聖父和聖子是同性同等的。」[9]及至公元381年的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大公會議在重新修訂《尼西亞信經》時上加上了聖靈的描述。

經過特土良和亞他那修的多年發展,最後由奧古斯丁確立為教會的神學信仰。加上在大公會議中的確定,三位一體最終成為傳統教義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宗教改革時期,新教改革家加爾文進一步說明三位一體的教義,故此這也是新教信仰的一部分。直到現代,傳統基督教均恪守三位一體為傳統的重要教義。

現按照正統神學的觀點,三位一體是有限的人類理性所無法理解的,例如在章力生的《系統神學》(卷貳-三位一體論)中說:「上帝三位一體的奧秘,非凡人的智慧能測;在人的有限經驗上,沒有類似的事,可作比擬;因此一切比擬的想法,都不能達成願望。在中古時代,乃視為一個奧秘;在十八世紀,乃視為一種無意義和不合理的教義。即使到現在,三位一體論仍不能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在人的經驗和理解上,不能有一個完全恰當的比擬,更不能積極闡發其奧秘。」[10]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4%BD%8D%E4%B8%80%E9%AB%94&variant=zh-hk"


收錄日期: 2021-04-13 14:47:5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3000051KK027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