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症狀及成因
臨床科學早已表明,糖尿病是因遺傳基因決定的,但肥胖、飲食不當、缺乏運動及感染、妊娠、壓力等因素都是誘因。
早期糖尿病尚無症狀,常在健康檢查或因其他併發症就診檢查時而發現,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程度不一的代謝紊亂,其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意思是指吃多、尿多、喝多、體重減少。糖尿病症狀的發生原因如下──
多吃
由於大量的葡萄糖不能充分被利用,而由尿排出體外,容易出現嚴重的飢餓感,因此不斷想吃東西。
多尿
由於尿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使尿的滲透壓增高,腎小管的回收功能減少,所以尿量增加,尤其夜間常須起床如廁。
多喝
由於水分大量由尿排出,造成脫水現象,所以病人常因口乾舌燥,而不斷想喝水。
體重減少
當人體因糖代謝失調而熱量攝取不足時,就會開始消耗原本貯存在身體的葡萄糖、蛋白質、脂肪,以彌補熱量的不足,所以病人會慢慢體重下降。
此外,幼年型糖尿病患,還可能影響生長發育,而顯得體型特別瘦小。
治療方式
如確定已罹患糖尿病,就需立即在醫師指示下,接受藥物治療。日前藥物治療方面,分以下兩種方式──
口服降血糖劑
常見的有磺胺尿素類和雙 類兩種;前者可刺激胰臟B細胞,分泌胰島素,同時增強胰島素的作用,藉此改善新陳代謝;後者可阻斷小腸吸收葡萄糖,並抑制肝臟製造葡萄糖,幫助肌肉無氧代謝葡萄糖。
注射胰島素
分短效、中效和長效三種,其種類分別是豬、牛及人的胰島素。注射時須依照醫師所指示的種類、劑量及時間:幼年型糖尿病患須終生依賴胰島素注射。
除了確實做好藥物治療之外,病患的心理建設也非常重要。因為糖尿病無法根治,是一種伴隨終身的慢性疾病,必須長期抗戰。所以,醫師提醒家有糖尿病患的人,應確實幫助病患進行飲食控制、常規運動和按時服藥或注射,並多給予鼓勵和安慰,以免影響病人治療的意願。
飲食控制
糖尿病無法根治,是一種終身型的慢性疾病,一旦罹患便必須與其長期抗戰,而最基本、最重要的作戰方式,就是在醫師與營養師的指導下,實行嚴格的飲食控制計劃。
糖尿病患如何執行飲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最重要就是要認清食物種類,且每餐依計劃定時、定量,不可隨意增減;下列數項是基本原則──
忌油炸、油煎食物
少吃動物性的油或皮;少吃花生、瓜子、腰果、松子、核桃等脂肪熱量含量高的食物;烹調時宜清蒸、水煮、涼拌或滷、燉、紅燒,少用炒、炸、煎等方式。
忌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內臟、腦、蟹黃、蝦卵、魚卵、蛋黃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應儘量少吃。
忌喝濃湯
由大量麵粉、奶油炒成麵糊再加水而成的濃湯,不宜食用。但清湯或去油的肉湯則可適量食用,苟芡類的食物或湯也應禁止。
忌高糖分食物
任何加糖的食物或飲料,皆應拒絕;甚至糖分較高的水果,也應限量食用。但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患者,則須隨時準備方糖或含糖飲料,以便出現頭暈、冒冷汗、發抖或臉色發白等低血糖症狀時,可立刻取用。
忌高澱粉食物
甘薯、馬鈴薯、芋頭、玉米、菱角、栗子、毛豆及各種豆類皆屬高澱粉類食物,不可任意食用,吃了這類食物,飯量就必須減少。
忌吃任何點心
蟹殼黃、燒賣、壽司、蘿蔔糕、咖哩餃、雞捲或果凍、布丁、蛋糕、酥皮類西點、罐頭水果、派、比薩、聖代等中西式點心,皆不可任意食用;若真想食用時,須先向營養師諮詢。
忌用調味料
花生粉、XO醬、沙茶醬、芝麻醬、沙拉醬::等有熱量的調味料,應禁用。而醬油、鹽、蕃茄醬等太鹹的調味料,也應少用,以減少併發心血管、腎臟等方面的疾病。
此外,可多吃蒟蒻、葉菜類蔬菜及較不甜的水果,以增加飽足感,並維持大便通暢。
營養師表示,大多數糖尿病患罹病初期,都會覺得飲食大受限制,而無法認真執行飲食計劃,因此加速病情的進展,這是很可惜、很遺憾的事。建議糖尿病患在飲食上應多方學習,且多與營養師配合;若能確實執行飲食計劃,再加上適當的運動及生活保健,相信對病情控制是很有幫助的。
生活護理篇
糖尿病患的日常生活護理,對病情的發展有重要影響;所以平時應多留意以下生活細節:
當病患口腔發膿瘍或牙周病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平時則應多留意口腔的衛生。若須拔牙或進行牙科治療時,須先進食,並檢測血糖,以免治療後暫時不能進食,而造成低血糖。
每天應檢視足部一次,一旦有傷口,須及時治療,否則可能導致壞疽而截肢。
應隨身攜帶一張自製的病歷表,寫上姓名、地址、病情摘要、服用或注射的藥物劑量及醫師、醫院或家人的連絡電話。
避免喝酒,因為酒精會影響降血糖藥的藥效,空腹時喝酒,會使血糖急劇下降。而啤酒、甜酒、水果洒等酒精含量不高但熱量太高的洒,也不宜飲用。
避免抽菸,抽菸會使呼吸及循環系統變差,提高罹患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機會。
皮膚癢時,切勿任意搔抓;洗澡宜用中性肥皂;皮膚太乾時,要擦乳液或凡士林保護,以免皺裂時,傷口不易好。
看各科醫師之前,皆須先告知自己是糖尿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