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生平

2006-12-13 5:57 pm
詹天佑的生平

回答 (3)

2006-12-13 5:59 pm
✔ 最佳答案
1.清未民初事代~

2.生平如下

3.1961年的紀念他一百周年誕辰郵票是真的~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英文譯名:Jeme Tien Yow),字眷誠,廣東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目錄
[隱藏]
1 出生及留學
2 回國初期
3 京張鐵路
4 鐵路之父和逝世
5 名言
6 外部連結



[編輯]

出生及留學


詹天佑祖父原為江西茶商,經常往來江西及廣東。至父親詹興洪時家道中落,在廣東以務農為生。詹天佑為家中長子,於廣州南海出生。1872年,容閎主持幼童留學美國計劃,選拔幼童赴美。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面試獲取錄。同年8月,和第一批官辦留學幼童共三十人從上海起程到美國。在美國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紐哈芬市(New Haven)就讀小學與中學。1878年以優異成績進入耶魯大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1881年5月,以「碼頭起重機研究」為論文畢業,得學士(PhB)學位。同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學生。百多名歸國留學生中,只有詹天佑及唐紹儀能及時取得學位。

[編輯]

回國初期
詹天佑回國後被派送到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學習駕駛,之後到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任炮手,曾參加馬尾海戰。福建水師覆亡後,1885年調到廣州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曾勘製廣東沿海海圖。1888年,轉入由李鴻章、伍廷芳興辦的中國鐵路公司,於英國工程師金達(Claude W. Kinder)之下任見習工程師終於得到學以致用的機會。詹天佑最初參與興建連接唐山至天津的唐津鐵路中塘沽至天津段的鋪軌,之後很快便得到金達的賞識,升任工程師和地區工程師。

到了1890年,中國鐵路公司修築天津至山海關的津榆鐵路,當中需要在灤河修建橋樑。工程最終交由詹天佑負責。他以氣壓沉箱法,用中國工人建造橋墩,成功築起了橋樑;解決了之前鐵路公司聘用英國、日本、及德國工程師都未能解決的工程問題。自始詹天佑漸露頭角,擔任了京津路、萍醴路等的鐵路建設。1894年獲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為會員,是首位進入該學會的華人。

1902年,袁世凱為了得到慈禧支持興辦鐵路,建造來往高碑店至易縣的新易鐵路,以供慈禧祭祖時乘坐。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以四個月時間及低廉的成本建成了鐵路。雖然這只有37公里長的路線沒有很大的實質作用,但卻是首條由中國人自行修建的鐵路。

[編輯]

京張鐵路


詹天佑像,位於張家口南站
之後清政府準備興建連接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由於這條鐵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英國及俄國都希望得到建造權而相持不下。結果在袁世凱在1905年決定不用外國資金,亦不使用外國人,全部由中國自行修建京張鐵路。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之後更兼任鐵路總辦。京張鐵路全長約220公里,由於要經過長城內外的燕山山脈,需要興建不少隧道及橋樑,工程相當複雜。當時有部分外國人質疑中國人自行建造這條鐵路的能力;詹天佑亦明白工程艱鉅,並關係到中國工程師的聲譽,但仍然堅持努力嘗試。詹天佑從三條他親自勘定的路線中,選擇成本較低的一條。另一條他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後來在四九年後建成為豐沙鐵路。最終京張鐵路在四年後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車,施工時間比原定縮短了兩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來預算節省了三十五萬兩白銀。鐵路上有四條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1,092公尺,採用豎井方法挖掘;另外有二百米長,鋼架結構的懷來大橋;此外還在八達嶺段(盡是懸崖峭壁)則使用了「人」字軌道攀斜﹐解決了地勢險要的問題。京張鐵路的成功建造,不單是中國近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對正掀起民間自辦鐵路風氣的中國亦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編輯]

鐵路之父和逝世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其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準,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準軌、鄭氏自動掛鈎(Janney Coupler,亦稱姜坭車鈎、鄭氏車鈎,美國人 Eli Janney 所創)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此外詹天佑亦著重鐵路人才的培訓,製定了工程師升轉章程,對工程人員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規定,並且定明工程師薪酬與考核成績掛鉤。京張鐵路堷訓了不少中國的工程人員,詹天佑所製定的考核章程亦成為其他中國鐵路的模仿對象。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此後一直定居在漢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號(今洞庭街51號)。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4月因病回漢口,4月24日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埋葬在京張路青龍橋火車站附近。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編輯]

名言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編輯]

外部連結
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
(英文)China's First Railway by Peter Crush
火車 變變變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9%B9%E5%A4%A9%E4%BD%91"
頁面分類(6): 1861年出生 | 1919年逝世 | 中國工程師 | 江西人 | 廣東人 | 耶魯大學校友
2006-12-13 8:41 pm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英文譯名:Jeme Tien Yow),字眷誠,廣東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出生及留學


詹天佑祖父原為江西茶商,經常往來江西及廣東。至父親詹興洪時家道中落,在廣東以務農為生。詹天佑為家中長子,於廣州南海出生。1872年,容閎主持幼童留學美國計劃,選拔幼童赴美。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面試獲取錄。同年8月,和第一批官辦留學幼童共三十人從上海起程到美國。在美國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紐哈芬市(New Haven)就讀小學與中學。1878年以優異成績進入耶魯大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1881年5月,以「碼頭起重機研究」為論文畢業,得學士(PhB)學位。同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學生。百多名歸國留學生中,只有詹天佑及唐紹儀能及時取得學位。


回國初期

詹天佑回國後被派送到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學習駕駛,之後到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任炮手,曾參加馬尾海戰。福建水師覆亡後,1885年調到廣州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曾勘製廣東沿海海圖。1888年,轉入由李鴻章、伍廷芳興辦的中國鐵路公司,於英國工程師金達(Claude W. Kinder)之下任見習工程師終於得到學以致用的機會。詹天佑最初參與興建連接唐山至天津的唐津鐵路中塘沽至天津段的鋪軌,之後很快便得到金達的賞識,升任工程師和地區工程師。

到了1890年,中國鐵路公司修築天津至山海關的津榆鐵路,當中需要在灤河修建橋樑。工程最終交由詹天佑負責。他以氣壓沉箱法,用中國工人建造橋墩,成功築起了橋樑;解決了之前鐵路公司聘用英國、日本、及德國工程師都未能解決的工程問題。自始詹天佑漸露頭角,擔任了京津路、萍醴路等的鐵路建設。1894年獲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為會員,是首位進入該學會的華人。

1902年,袁世凱為了得到慈禧支持興辦鐵路,建造來往高碑店至易縣的新易鐵路,以供慈禧祭祖時乘坐。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以四個月時間及低廉的成本建成了鐵路。雖然這只有37公里長的路線沒有很大的實質作用,但卻是首條由中國人自行修建的鐵路。


京張鐵路

詹天佑像,位於張家口南站

之後清政府準備興建連接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由於這條鐵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英國及俄國都希望得到建造權而相持不下。結果在袁世凱在1905年決定不用外國資金,亦不使用外國人,全部由中國自行修建京張鐵路。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之後更兼任鐵路總辦。京張鐵路全長約220公里,由於要經過長城內外的燕山山脈,需要興建不少隧道及橋樑,工程相當複雜。當時有部分外國人質疑中國人自行建造這條鐵路的能力;詹天佑亦明白工程艱鉅,並關係到中國工程師的聲譽,但仍然堅持努力嘗試。詹天佑從三條他親自勘定的路線中,選擇成本較低的一條。另一條他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後來在四九年後建成為豐沙鐵路。最終京張鐵路在四年後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車,施工時間比原定縮短了兩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來預算節省了三十五萬兩白銀。鐵路上有四條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1,092公尺,採用豎井方法挖掘;另外有二百米長,鋼架結構的懷來大橋;此外還在八達嶺段(盡是懸崖峭壁)則使用了「人」字軌道攀斜﹐解決了地勢險要的問題。京張鐵路的成功建造,不單是中國近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對正掀起民間自辦鐵路風氣的中國亦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鐵路之父和逝世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其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準,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準軌、鄭氏自動掛鈎(Janney Coupler,亦稱姜坭車鈎、鄭氏車鈎,美國人 Eli Janney 所創)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此外詹天佑亦著重鐵路人才的培訓,製定了工程師升轉章程,對工程人員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規定,並且定明工程師薪酬與考核成績掛鈎。京張鐵路堷訓了不少中國的工程人員,詹天佑所製定的考核章程亦成為其他中國鐵路的模仿對象。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此後一直定居在漢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號(今洞庭街51號)。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4月因病回漢口,4月24日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埋葬在京張路青龍橋火車站附近。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2006-12-13 6:00 pm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 –1919年4月24日)(英文譯名:Jeme Tien Yow),字眷誠,廣東南海人,祖籍江西婺源,是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詹天佑祖父原為江西茶商,經常往來江西及廣東。至父親詹興洪時家道中落,在廣東以務農為生。詹天佑為家中長子,於廣州南海出生。1872年,容閎主持幼童留學美國計劃,選拔幼童赴美。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面試獲取錄。同年8月,和第一批官辦留學幼童共三十人從上海起程到美國。在美國康乃狄克州(Connecticut)紐哈芬市(New Haven)就讀小學與中學。1878年以優異成績進入耶魯大學,修讀土木工程,鐵路專業。1881年5月,以「碼頭起重機研究」為論文畢業,得學士(PhB)學位。同年,清政府撤回所有留學生。百多名歸國留學生中,只有詹天佑及唐紹儀能及時取得學位。


[編輯] 回國初期
詹天佑回國後被派送到福建馬尾船政學堂學習駕駛,之後到福建水師旗艦「揚武」號任炮手,曾參加馬尾海戰。福建水師覆亡後,1885年調到廣州黃埔水師學堂任教習,曾勘製廣東沿海海圖。1888年,轉入由李鴻章、伍廷芳興辦的中國鐵路公司,於英國工程師金達(Claude W. Kinder)之下任見習工程師終於得到學以致用的機會。詹天佑最初參與興建連接唐山至天津的唐津鐵路中塘沽至天津段的鋪軌,之後很快便得到金達的賞識,升任工程師和地區工程師。

到了1890年,中國鐵路公司修築天津至山海關的津榆鐵路,當中需要在灤河修建橋樑。工程最終交由詹天佑負責。他以氣壓沉箱法,用中國工人建造橋墩,成功築起了橋樑;解決了之前鐵路公司聘用英國、日本、及德國工程師都未能解決的工程問題。自始詹天佑漸露頭角,擔任了京津路、萍醴路等的鐵路建設。1894年獲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為會員,是首位進入該學會的華人。

1902年,袁世凱為了得到慈禧支持興辦鐵路,建造來往高碑店至易縣的新易鐵路,以供慈禧祭祖時乘坐。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以四個月時間及低廉的成本建成了鐵路。雖然這只有37公里長的路線沒有很大的實質作用,但卻是首條由中國人自行修建的鐵路。


[編輯] 京張鐵路

詹天佑像,位於張家口南站之後清政府準備興建連接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由於這條鐵路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英國及俄國都希望得到建造權而相持不下。結果在袁世凱在1905年決定不用外國資金,亦不使用外國人,全部由中國自行修建京張鐵路。詹天佑被任為總工程師,之後更兼任鐵路總辦。京張鐵路全長約220公里,由於要經過長城內外的燕山山脈,需要興建不少隧道及橋樑,工程相當複雜。當時有部分外國人質疑中國人自行建造這條鐵路的能力;詹天佑亦明白工程艱鉅,並關係到中國工程師的聲譽,但仍然堅持努力嘗試。詹天佑從三條他親自勘定的路線中,選擇成本較低的一條。另一條他認為較好,但因造價較高而被迫放棄的路線,後來在四九年後建成為豐沙鐵路。最終京張鐵路在四年後的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車,施工時間比原定縮短了兩年;而建造成本亦比原來預算節省了三十五萬兩白銀。鐵路上有四條隧道,其中八達嶺隧道長1,092公尺,採用豎井方法挖掘;另外有二百米長,鋼架結構的懷來大橋;此外還在八達嶺段(盡是懸崖峭壁)則使用了「人」字軌道攀斜﹐解決了地勢險要的問題。京張鐵路的成功建造,不單是中國近代工程史上的重要成就,對正掀起民間自辦鐵路風氣的中國亦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


[編輯] 鐵路之父和逝世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其間,釐定了各種鐵路工程標準,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準軌、鄭氏自動掛鈎(Janney Coupler,亦稱姜坭車鈎、鄭氏車鈎,美國人 Eli Janney 所創)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此外詹天佑亦著重鐵路人才的培訓,製定了工程師升轉章程,對工程人員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規定,並且定明工程師薪酬與考核成績掛鉤。京張鐵路堷訓了不少中國的工程人員,詹天佑所製定的考核章程亦成為其他中國鐵路的模仿對象。

京張鐵路建成後,詹天佑獲宣統賜工科進士,任留學生主試官等職。1910年,任廣東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總理兼工程師,1912年兼任漢粵川鐵路會辦,負責興建粵漢及川漢鐵路。此後一直定居在漢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號(今洞庭街51號)。同年成立「中華工程師學會」,並被推舉為首任會長。民國成立後,於1913年獲政府委任為交通部技監,1914年獲頒授二等寶光嘉禾章。1916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9年初,受命往海參崴和哈爾濱任協約國監督遠東鐵路會議中國代表。4月因病回漢口,4月24日病逝,終年五十九歲。

詹天佑與其妻譚菊珍埋葬在京張路青龍橋火車站附近。1922年青龍橋火車站豎立詹天佑銅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紀念館。

2006-12-13 10:01:19 補充:
It is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9%B9%E5%A4%A9%E4%BD%91
參考: me


收錄日期: 2021-04-23 14:42:5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3000051KK0068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