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靠一兩句話是很難的。況且人類對自身健康的認識就經歷了一個逐步清晰、漸進發展的過程。
原先,人們理解的“健康”只是一種生理學的模式,主要是指身體健康,為了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人們通常採用免疫接種、殺蟲消菌、抗菌藥物三大法寶。
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光有健壯的身體還很難說是健康,健康實在還有豐富得多、複雜得多的內容,較為權威的是世界衛生組織先後推出的幾個解釋。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率先提出新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
1978年,國際初級衛生保健大會上發表的阿拉木圖宣言重申:健康不僅是無疾病和體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又進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認為健康應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顯而易見,除了生理、心理、社會適應之外,道德健康也被納入健康的範疇。
不僅如此,世界衛生組織還提出十分具體的健康標誌: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勞和緊張;
(2)積極樂觀,勇於承擔責任,心胸開闊;
(3)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強,善於排除干擾;
(5)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的各種變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傳染病;
(7)體重得當,身材勻稱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於觀察;
(9)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無出血現象;
(10)頭髮有光澤,無頭屑;
(11)肌肉和皮膚富有彈性,步態輕鬆自如。
在這11項標誌中,其中第一項是對心理和生理兩方面提出的要求,而第二、三、四、五都是對心理方面提出的要求。隨著時代步伐的向前邁進,心理健康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