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 建言十二事
唐高宗在位期間,武則天曾上建言十二事,首五事包括發展農桑,減輕賦稅和徭役;京師附近的百姓免除租稅和徭役;停止對外用兵;普天下無分南北,不論宮內宮外一律禁止浮華淫巧;避免大興土木,節省開支和勞動力。與經濟民生相關的措施列於十二事中的首五事,可見武則天關注經濟發展。
2. 對於均田制的維護
均田制實行之初﹐就有不少農民受田不足。在均田制走向破壞的過程中﹐民戶受田越來越少﹐只問身丁﹑不問資產的租庸調逐漸成為農民無法忍受的負擔。為了逃避課役﹑兵役﹐他們紛紛逃亡﹐於是逃戶﹑浮客日益增加﹐造成了課丁銳減的現象﹐故唐朝在財政上不免感到“課調虛蠲﹐闕於恆賦”。因此﹐李嶠於武周證聖元年 (695)建議﹐一方面獎勸逃戶返舊貫自新﹔另一方面﹐在一定條件下﹐允許不願還舊貫者所在隸名﹐即為編戶。大概此議為朝廷所採納﹐故吐魯番﹑敦煌出土的武周時期的文書中分別出現了“括浮逃使”和“括戶採訪使”等職銜。
3. 勸課農桑、發展農業
武則天很重視農業生產,認為「建國之本,必在於農」。高宗晚年,武則天提出建言十二事,其中停止戰爭,減少不必要的國家開支;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對於保證唐朝經濟持續發展起到關鍵的作用。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課農桑」,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設立右御史台,加強對地方官吏的監察。每年春秋,派使者到各地巡視,考察官吏的善惡。還把農民從地少人多的關中地區遷徙到地廣人稀的河南地區。對由於戰爭和土地兼併而逃亡到山林之中的人,和地廣人稀地區的農民,也採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允許他們在所在地登記戶籍,並且免除他們兩年的賦稅。這些都保證了農業的發展。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比較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口也由高宗初年的380萬戶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零點九一。這在古代來說,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武則天時期經濟發展的集中表現。
4. 繁榮工商業
武則天時期,手工業有了很大發展,高級絲織品綾錦的生產很發達。僅官府手工業作坊綾錦坊就有高級工匠三百六十多人,內廷也有織綾的工匠二百三十多人。1985年從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中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有舉世矚目的四枚佛指舍利,還有其他金、銀、玉、瓷、絲、玻璃等手工藝製品。其中還有一條裙子,被鑒定是武則天所用。
武則天還關心商業的發展,市是城市中進行商業活動的地方,東都洛陽原有南北兩個市,為了適應商業的發展,天授三年(692),武則天下令在洛陽增設西市。當時交通也很發達,驛路以洛陽與長安為中心,通往全國各地。驛路每隔三十里設一所驛站,驛路兩旁設有店肆,方便往來的旅客。
5. 設置屯田
唐高宗末年,開始在現今青海樂都一帶屯田。武則天時期進一步把屯田擴大到河西走廊和今寧夏、新疆境內。進士出身的婁師德在任河源軍司馬和豐州都督時都進行屯田,收獲了大量糧食,邊鎮軍的糧食供應得到保證。武則天很滿意他的表現,不久便提升他為宰相。武則天對他說:「王師在外,必借邊境營田。」任命他為河源、積石、懷遠等軍及河、蘭、鄯、廊等州檢校營田大使,全面負責屯田工作。大足元年(701)郭元振為涼州都督,他令甘州刺史李漢通開置屯田,充分利用當地的水源和土地條件。經過幾年的豐收,所積軍糧可用數十年。涼州境內,牛羊遍野,路不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