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紫禁城的問題

2006-12-13 5:14 am
紫禁城長多少米?闊多少米?高多少米?

回答 (6)

2006-12-13 5:20 am
✔ 最佳答案
整座紫禁城占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十六萬平方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城牆高十一米,長三千米,牆外又有寬五十二米、長三千八百米的護城河環繞。據統計,全紫禁城的庭院地面用磚達二千多萬塊,城牆、宮牆及臺基用磚共八千多萬塊,護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多達一百多萬立方米,後來堆成了紫禁城後高達四十九米的景山,房屋多達一千餘幢,九千餘間,有的甚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因為古人認為只有天宮才能有一萬間,故此就建設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屋
2006-12-14 6:15 am
現存最完整宮殿就是紫禁城。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故宮,即現今的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正中心,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7年)。故宮之所以定名為紫禁城,是因為以古時的天文學來看,古人應為天上所有星體是以「紫微星」為正中心。而紫禁城就是全國的中樞、北京城的中心,所以取名為「紫禁城」。

整座紫禁城占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十六萬平方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城牆高十一米,長三千米,牆外又有寬五十二米、長三千八百米的護城河環繞。據統計,全紫禁城的庭院地面用磚達二千多萬塊,城牆、宮牆及臺基用磚共八千多萬塊,護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多達一百多萬立方米,後來堆成了紫禁城後高達四十九米的景山,房屋多達一千餘幢,九千餘間,有的甚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因為古人認為只有天宮才能有一萬間,故此就建設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屋。






建築功能方面:

紫禁城就承襲了周代「前朝後寢」的規制,即前部分是皇帝上朝理政的地方,而後部分就是皇帝休息的地點。前朝部分主要是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這三座大殿,它們是皇帝登位、完婚、立皇后、命將出征、御試和在每年新年、冬至、皇帝做壽等節日召見文武百官,舉行盛大禮儀的地方。這裏不但需要大殿和容納眾多番臣、儀仗舉行儀式的廣場庭院,而且還要有相應的配殿作各項準備和平時儲藏之用。

後寢部分主要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這三宮,它們供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處理日常政務,舉行內朝小禮之用。在它們的西面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宮,東面有供皇妃居住的東六宮,還有供皇太子居住的東西五所。此外一些供宗教活動和祭祀用的殿堂,供皇帝休息遊樂的御花園以及大量的服務性建築也都散布在後宮部分。這眾多的建築在前朝後寢兩個區裏,各自按照不同的性質和功能分別組成一個個院落,各設院門,前後左右並列在一起,相互之間用通道相隔,組成龐大的建築群體。



禮制秩序方面:

在封建社會中,建築的形式必定會受到禮制的影響。無論是城門的大小、宮殿的規模、臺基的高低等,都是依照禮制的規定。好像上面提及的「前朝後寢」,就是一個禮制的好例子。而且《禮記》由還規定「楹,天子丹、諸侯黝、大夫蒼、士蘳」,所以紫禁城的建築是用紅色的柱子,門、窗、牆也是用紅色,此外還有很多這類的古制:

「三朝五門」:這同樣是承襲自周朝,「三朝」就是紫禁城中的前朝三大殿,而「五門」即是說要到達紫禁城的核心,首先必須經過五重門。在北京城的規劃中,這五重門分別是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及太和門。

「左祖右社」:與「前朝後寢」、「三朝五門」一樣同是承襲自周朝,是指在宮城的左面是祖廟,右面是社稷壇。當然,紫禁城外也有這兩組建築。

「門闕合一」:這就是承襲自漢朝,是指將城門和闕樓二合為一,而成為門闕,是大門形中最高等級。以午門為例,而闕樓就是指左右兩邊共四座的方形建築。



除了這些古制外,還有很多等級上的規制。如午門,是整座宮城的大門,地位非常重要,城樓上採用了門闕的形式,大殿用屋頂中最高級別的重檐廡殿頂。而宮城的北門神武門,地位不如午門,所以沒有採用了闕門的形式,大殿的屋頂用次一等的重檐歇山頂。又例如前朝三大殿,這三大殿的地位是非常重要,所以同建於三層漢白石的臺基上,而且用須彌座式,突顯其貴。

而且,在紫禁城中,重要的建築是位於中軸線上,如午門、前朝三大殿、後三宮等都是位於同一直線上。這樣就能營造出「唯天子獨尊」的氣勢。









建築功能方面:

紫禁城就承襲了周代「前朝後寢」的規制,即前部分是皇帝上朝理政的地方,而後部分就是皇帝休息的地點。前朝部分主要是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這三座大殿,它們是皇帝登位、完婚、立皇后、命將出征、御試和在每年新年、冬至、皇帝做壽等節日召見文武百官,舉行盛大禮儀的地方。這裏不但需要大殿和容納眾多番臣、儀仗舉行儀式的廣場庭院,而且還要有相應的配殿作各項準備和平時儲藏之用。

後寢部分主要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這三宮,它們供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處理日常政務,舉行內朝小禮之用。在它們的西面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宮,東面有供皇妃居住的東六宮,還有供皇太子居住的東西五所。此外一些供宗教活動和祭祀用的殿堂,供皇帝休息遊樂的御花園以及大量的服務性建築也都散布在後宮部分。這眾多的建築在前朝後寢兩個區裏,各自按照不同的性質和功能分別組成一個個院落,各設院門,前後左右並列在一起,相互之間用通道相隔,組成龐大的建築群體。
2006-12-13 8:56 pm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故宮,即現今的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正中心,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7年)。故宮之所以定名為紫禁城,是因為以古時的天文學來看,古人應為天上所有星體是以「紫微星」為正中心。而紫禁城就是全國的中樞、北京城的中心,所以取名為「紫禁城」。 整座紫禁城占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十六萬平方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城牆高十一米,長三千米,牆外又有寬五十二米、長三千八百米的護城河環繞。據統計,全紫禁城的庭院地面用磚達二千多萬塊,城牆、宮牆及臺基用磚共八千多萬塊,護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多達一百多萬立方米,後來堆成了紫禁城後高達四十九米的景山,房屋多達一千餘幢,九千餘間,有的甚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因為古人認為只有天宮才能有一萬間,故此就建設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屋。
參考: yahoo
2006-12-13 7:16 am
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坐落在北京市中心,從初建到現在已有五百年的歷史。廣場南北長八百米,東西寬五百米,占地面積四十萬平方米,可容納一百萬人集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城市廣場。天安門城樓和它前面的兩座華表的典雅形象,組成了國徽的主要部分。紅色的天安門座落在北京城正中,通高33.7米,原是明清兩朝皇城的正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明朝叫承天門,清順治八年重新改建,定名為天安門。明、清兩朝,這兒是禁地,老百姓不准過往。天安門廣場可說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廣場。 其廣場中央凌空可確立著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天安門前有一條玉帶般的金水河,河上建有七座秀麗的漢白玉石橋,城門前後的兩側,各有一座高十公尺的雕龍華表,金水河前後,各有一對雕刻精美的石獅。這些精心設計的裝飾,和天安門融為一體。
故宮
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闊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帝開始修建故宮。歷時15年才最後完成。此後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擴建,但整體並無多少改動。
故宮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外朝內廷的所有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秩序井然。外朝主體建築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其中的太和殿最為輝煌,皇帝登基、大婚、冊封、等都在這裏舉行盛大儀式。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有乾清、交泰、坤寧及東西兩則的東、西六宮,是作皇帝及嬪妃居住的,稱為"三宮六院"。還有小巧別緻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住在乾清宮,皇后住坤寧宮,交泰殿是皇后的活動場所。清朝後期,皇帝和皇后搬至西六宮等地,最著名的是養心殿,從雍正皇帝起,這裏就成為帝王理政和寢居之所,慈禧太后在此垂簾聽政,時間長達40餘年。
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就是中國長城的代表。八達嶺遊人鼎盛,平均一天遊客約萬餘人。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以悠久的歷史、浩大的工程、而結構嚴謹,形勢壯觀,氣魄雄偉,著稱於世,被列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一和世界文化遺產。
八達嶺長城遊覽區以甕城為中心,南到七樓,北到十一樓,全長3741米,共有敵檯19座。整個八達嶺長城氣勢雄偉,四面環山,遊人登城眺望,可一覽長城內外群山連鴣和沃野千里的北國風光。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位於京城西郊,佔地2707853平方米(4062畝)。創立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到了清朝它成為圓明園的一部分稱萬春園。北京大學是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北京大學建立之初,不僅是當時中國的最高學府,而且是中國的最高教育行政機關。一個世紀以來,北京大學在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先鋒的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裏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北京大學人才薈萃,思想活躍,學術空氣濃厚,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學者和畢業生,孕育著莊嚴無畏的科學思想和富於創造力的科學成果。
經過百年的發展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二十年來,北京大學已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辦學形式多樣,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大學,成為中國推進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重要的教育中心和科學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已邁入了她第二個百年的歷程。面對新世紀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挑戰,肩負科教興國重任的北京大學確定了在本世紀初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奮鬥目標。新的創業里程已經起步,北京大學師生繼往開來,開拓創新,譜寫北大新的歷史篇章。
天壇
天壇是風格獨特的皇家建築,是多處皇家的祭壇神廟。這些皇家祭壇中,規模最宏大的要數天壇,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神壇。天壇的總面積有273萬平方米,比故宮還要大4倍。中國的皇帝既然是「天子」,但是自己的居所然不敢大過祭天的地方。
天壇在故宮東南,自成一條中軸線的建築體系,南端的圍牆呈方形,北端的圍牆是半圓形,象徵了「天圓地方」,這是中國古代的天地觀。
參考: 網址
2006-12-13 5:19 am
自古以來,中國的皇宮不是一姐孤立的建築群,它是連同整個首都城市規劃而一起考慮的,至今為至,世界上沒有一類建築物能與它相比。至於其他同時代同類的建築物,相較之下,都為之失色。宮殿是整個城市中最美的建築物,因它是當時最權威的人物----皇帝的住所,它是用最上等的建築材料和最優秀的工匠所建出來的。不斷地被維修,重建和改建,故所花費的不僅是人力﹑物力,還有財力。

由三千年前的商代宮殿,到明清兩代的紫禁城,兩者之間相距數千年,其中改變之大,這裏不能盡錄,故此只能以紫禁城作為中心,把中國古代建築之特點,逐一分析。

現存最完整宮殿就是紫禁城。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故宮,即現今的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城的正中心,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7年)。故宮之所以定名為紫禁城,是因為以古時的天文學來看,古人應為天上所有星體是以「紫微星」為正中心。而紫禁城就是全國的中樞、北京城的中心,所以取名為「紫禁城」。

整座紫禁城占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十六萬平方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城牆高十一米,長三千米,牆外又有寬五十二米、長三千八百米的護城河環繞。據統計,全紫禁城的庭院地面用磚達二千多萬塊,城牆、宮牆及臺基用磚共八千多萬塊,護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多達一百多萬立方米,後來堆成了紫禁城後高達四十九米的景山,房屋多達一千餘幢,九千餘間,有的甚至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因為古人認為只有天宮才能有一萬間,故此就建設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房屋。



建築材料

木材:中國的建築是以木的架構為主,所以就需要大量木材,而且質量需求亦相當高,產地多於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一帶。從產地運送到北京,就要趁夏天水脹,經由長江轉入運河運至北京,需時大慨需要三、四年之久。北京西城區有一條大木倉胡同,是用來儲存木材的地方,面積相等於當時三千間房屋一樣大。



磚:紫禁城外的城牆、建築物的牆以及地面都是用磚,所以磚的需求也很多,質量亦很高,例如用作宮殿地面的磚稱為「金磚」,是由一種質量非常之高的泥土燒成的。產地主要在江蘇蘇州一帶,由於蘇州地區河床的泥土含有多種礦物,膠質多,顆粒細,是製磚極好的原料。製作磚經過了很多工序,對於這樣精心製作的磚還要經過篩選,把外形有缺角殘邊的,顏色不正和敲之聲響有異的(表示磚心不實有孔,磚質不夠堅硬)剔除在外,合格的磚才可運至北京。這種磚因質地堅實,敲之有金屬聲故稱金磚。而且在鼓樓附近有一條方磚胡同,就是用來存放方磚的所在地。


瓦:建造房屋當然需要建造瓦頂,而宮殿建築是要用最高級別的琉璃瓦。為了避遠就近,所以燒製琉璃瓦的場就設於北京附近,現在北京的琉璃廠和門頭溝的琉璃渠都是當年的琉璃址。











石料:建築的臺基、欄杆,橋等都是用石頭建造的,亦為了避遠就近,所以就盡量在北京附近取材,如房山、曲陽等地。雖然距離是近,但由於紫禁城內的石雕是需要一些原整的石頭,而且體積非常之大,有的重達二百噸,要移動亦相當難,何況是要運到紫禁城現場?但當時的工匠卻想出了辦法,就是趁冬天時在採石場至紫禁城現場的一段路上用水把路結成冰道,再滑行到紫禁城現場。花了很多的時間才把它建成。

規劃紫禁城,首先就是按照皇帝工作、生活、遊樂等各方面的需求,畢竟皇帝也是凡人,皇帝亦要休息、飲食,才能理政務治天下。其次就是要在這些建築上營造出「唯天子獨尊」的氣勢。



建築功能方面:

紫禁城就承襲了周代「前朝後寢」的規制,即前部分是皇帝上朝理政的地方,而後部分就是皇帝休息的地點。前朝部分主要是太和殿、中和殿以及保和殿這三座大殿,它們是皇帝登位、完婚、立皇后、命將出征、御試和在每年新年、冬至、皇帝做壽等節日召見文武百官,舉行盛大禮儀的地方。這裏不但需要大殿和容納眾多番臣、儀仗舉行儀式的廣場庭院,而且還要有相應的配殿作各項準備和平時儲藏之用。

後寢部分主要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這三宮,它們供皇帝、皇后生活起居和處理日常政務,舉行內朝小禮之用。在它們的西面有供太后、太妃居住的西六宮,東面有供皇妃居住的東六宮,還有供皇太子居住的東西五所。此外一些供宗教活動和祭祀用的殿堂,供皇帝休息遊樂的御花園以及大量的服務性建築也都散布在後宮部分。這眾多的建築在前朝後寢兩個區裏,各自按照不同的性質和功能分別組成一個個院落,各設院門,前後左右並列在一起,相互之間用通道相隔,組成龐大的建築群體。
2006-12-13 5:19 am
故宮,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
歷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Forbidden_City1.JPG/200px-Forbidden_City1.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太和殿
北京故宮為明成祖朱棣於公元1406年在元朝大都皇宮的基礎上開始建設的,設計師為木匠出身的蒯祥,公元1420年正式落成,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五百年間,共有明清兩代二十四帝在故宮生活過。明朝初期有殿宇1630余座,清朝乾隆時期有殿宇1800余座,現存殿宇約2631座。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宮城」,現稱故宮。它的名字來自「紫微星」,紫微星屬土,在五方屬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於蒼穹的中心。紫禁城位於北京的中心,同時又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宮殿建築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四周為寬52米的護城河。城牆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外朝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d/GuGongRichyLi.jpg/200px-GuGongRichyLi.jpg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gnify-clip.png
雨中太和殿

午門:平面呈倒「凹」字型,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敦台,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掖門。上部正中為門樓一座,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兩側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
內金水河
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重檐歇山頂。
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檐角有10個走獸,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為「前三殿」之第一殿。
中和殿:面闊、進深各3間。攢尖頂。
保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
文華殿
武英殿
內閣
內廷

乾清門:為內庭正宮門。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歇山頂。
乾清宮:連廊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廡殿頂。內有「正大光明」匾,清政府設「秘密立儲」制度後傳位詔書藏此匾後。故宮「後三宮」之第一宮。
交泰殿:面闊進深勻為3間,單檐攢尖頂。故宮「後三宮」之第二宮。
坤寧宮:面闊連廊9間,進深3間,重檐廡殿頂。故宮「後三宮」之第三宮。
養心殿:清朝後期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東六宮
西六宮
齋宮
東西五所
御花園
寧壽宮
慈寧宮:太后居所,現未開放。
建福宮
壽康宮
壽安宮
英華殿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5%85%E5%AE%AE&variant=zh-tw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26:1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2000051KK043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