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米埔出現的瀕危的鳥類

2006-12-13 4:31 am
簡介
名稱

回答 (2)

2006-12-13 5:19 pm
✔ 最佳答案
第一種

黑嘴鷗

學名:Larus saundersi
英文:Saunder's Gull.
全長:33公分。







黑嘴鷗,繁殖於中國和蒙古北部湖畔水域,冬季南遷避寒於東部沿岸遼寧雙台子河口自然保護區、河北省樂河河口、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至廣東沿海地區,以及臺灣西海岸。現今全世界的黑嘴鷗只剩2,000餘隻(1993),已被華盛頓公約組織認定為稀有野生動物,列為二級保育動物,受到高度的重視。
臺灣的度冬區分布於大肚溪口附近和嘉義縣東石鄉海岸。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抵台,大約有260~270隻在大肚溪口伸港段度冬,佔全世界族群數十分之一以上。

大肚溪口泥灘之招潮蟹,為黑嘴鷗之主要食物;東北季風過強,無法飛行捕食時,亦會搶奪中杓鷸捕到的招潮蟹(黃,1995)。



第二種

卷羽鵜鶘

別名塘鵝、鵜鶘,屬於鵜鶘科,學名為 Pelecanus onocrotalus。

大型涉禽。全長約180釐米。全身灰白色。枕部羽毛延長捲曲。夏季腰和尾下覆羽略沾粉紅色。嘴寬大,直長而尖,嘴的下面有一個與嘴等長且能伸縮的皮囊。嘴、眼周裸皮及喉囊黃色,腳肉色。

棲息于湖泊、江河、沿海水域,喜群居和游泳,但不會潛水。以魚為主食。成年鵜鶘一般配對生活,在地面營巢產卵。每窩產卵1~3枚。兩性孵卵並喂雛。剛出蛋殼的小鵜鶘體色灰黑,不久就生出一身淺淺的白絨毛。親鳥以半消化的魚肉喂雛鳥,等雛鳥長大後,把頭伸進親鳥張開的嘴巴的皮囊裏,啄食帶回的小魚。

產于新疆、青海及山東以南沿海等地。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第三種

小杓鷸

學名:Numenius minutus
英文:Little Whimbrel.
全長:32公分。


小杓鷸,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部,冬季南遷於菲律賓群島、摩鹿加、西里伯斯、阿蘆群島以及澳大利亞;在臺灣地區為每年8~9月以及翌年4~5月春秋兩季的過境鳥,其族群稀少;除中部之大肚溪口南岸以及北岸之火力發電廠附近出現的族群較多以外,淡水河沿岸與宜蘭地區,數量均稀少。由於其族群甚少,已被列為國際瀕臨絕種之保育鳥類。
產於新大陸之愛斯基摩杓鷸N. borealis,與小杓鷸很相似,有些學者則認為是同一種,牠們是前世紀美洲最多的鳥類之一,遷徙期間在美洲平原相當普遍。由於過境時大量被獵殺為食,族群數量於本世紀初已急劇減少,且曾被認已是絕跡鳥類,卻意外於1954年在德州海岸島嶼發現1隻。













no米埔出現
第4種
帝雉,又稱台灣帝雉、黑長尾雉、海雉、烏雉,台灣特有種鳥類。分佈於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最高曾見於3850公尺附近,是台灣的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帝雉被列為世界瀕危鳥類,與台灣藍腹鷴同被列於國際動物保護聯盟的紅皮書中。帝雉也是所有台灣特有種鳥類中體形最大、羽色最高貴的,被某些人稱為台灣的「島鳥」。

帝稚已由紅皮書除名,現降級為世界瀕危鳥類。


簡介
帝雉分佈於海拔2000公尺至3200公尺的原始針葉林、草原混生地帶,像一位氣質雍容的貴婦。帝雉的長相和雞相似,不過雞有冠,雉沒有,而雉的尾巴比較硬且長,3至7月為其繁殖期,此時雄鳥會占區、毆鬥,發出ke、ke、ke的叫聲。求愛時擡頭挺胸,頻頻振翅炫耀,逼近雌鳥後迅速啄頭踩背進行交配。

帝雉的食性也和雞相似,常見邊走邊用強健彎曲的喙啄食。春、夏植物更新茂密時,曲頸低頭不停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芽、嫩葉,秋冬綠色地表植物欠缺,主要啄食草籽、漿果、地衣等,火炭母草、玉山懸鉤子、五節芒、車前草、早和苗等也都是牠的食物。另外,繁殖期或嚴冬時,也會改吃葷,螞蟻、蚯蚓、甲蟲,就變成牠的美食。


帝雉以令人動容的雍容氣質而名聞世界。但是,目前除少數人工培育之外,野生的帝雉在台灣已經將近絕跡了。

國家公園認為近年來野生的帝雉族群有增加的現象,所以帝稚已由紅皮書除名,現降級為世界瀕危鳥類。

英國著名的鳥類採集家 Walter Goodfellow1,於1906年在阿裏山採集鳥類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裝飾在原住民頭上、他從未曾見過之兩片漂亮的雉類長尾羽。因其恰好回國在即,故只帶回這兩片尾羽回英國。經過一番研究以後,這兩片羽毛的主人被認定為台灣特有的新種鳥類,並由William Robert Ogilvie-Grant命名為Calophasis mikado2。Mikado是日語「天皇」的意思。

帝雉雖然多棲息在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高山上,但是其全身呈紫藍色,並閃爍著金屬光輝,能見度應該不算太低。在過去,鳥類的分類研究通常比其他的生物早。因此,像帝雉這麼大型的美麗鳥類,竟然在20世紀初才被發現,算是比較奇特的故事。可能是因為當時住在內陸山地之原住民十分兇狠,外人入山不易的緣故。

通常學術界發表生物新種,必須根據完整的模式標本,但對於帝雉,卻破例只根據兩片尾羽而已,因為研究人員很顯明可確定牠是未曾發表過的新種。

1906年11月,任職於臺北博物館的標本採集人菊池米太郎亦在阿裏山塔山附近採集到20隻帝雉,一部份經由當時住於日本橫濱的貿易商Alan Owston送至歐洲,於1907年經Rothschild將帝雉的正確長相,經過一番敘述後發表於學界。至於活的帝雉,則是在1912年首次到達歐洲。

雄鳥特徵:全長87厘米(含尾羽52厘米)。全身呈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純黑羽毛,唯尾羽有顯明白色橫帶紋。喙角黑色,腳暗灰色以至綠褐色。
雌鳥特徵:全長52厘米(含尾羽20厘米)。大都橄欖褐色,尾羽具黑色橫斑。雌雄眼周均裸出,皮膚呈紅色。
主食:以蕨類嫩芽、球根、漿果及昆蟲為食。
棲息地:中高海拔山區坡度較陡峭的針闊葉混合林、針葉林,亦曾見於箭竹林等濃密樹叢中。
習性:個性嫻靜,但領域性強,所以除了在繁殖季時,否則很少有二隻以上同時出現的情形。營巢於樹上窟窿裡或地上,以草莖等做粗糙的巢座。
2006-12-13 4:46 am
黑面琵鷺,台灣稱黑面琵鷺,又稱匙嘴鷺、琵琶嘴鷺。因其扁平如湯匙狀的長嘴,與中國樂器中的琵琶極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態優雅,又被稱為「黑面舞者」、「黑面天使」;屬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琵鷺亞科族群全世界共六種,其中以黑臉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故當黑臉琵鷺在每年10月至翌年2月渡冬時,東南亞觀鳥者會到處觀測關主其過冬狀況並統計數目。

特徵

特有的琵琶形的大嘴是琵鷺類鳥類共有的特徵,長的很像可能混群的白琵鷺,與白琵鷺比較,黑面琵鷺顯得體型稍小一點,面部的大片黑色裸露皮膚和短而蓬鬆的冠羽是黑面琵鷺主要的辨識特徵。繁殖期的黑面琵鷺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有明顯的黃色。

食物

灘塗濕地各種細小生物,琵琶型的嘴有如探雷器,幫助他們發現食物,相比於鴴鷸類細長的喙,琵鷺的嘴更適合發掘淺層的食物。

生態分佈

黑面琵鷺喜歡在泥濘水塘、湖泊或泥灘等海岸□地區的生境中活動,常在水中緩慢前進,嘴往兩旁甩動以尋找食物。

黑面琵鷺繁殖在朝鮮島嶼和遼東島嶼(大連附近的形人坨)。據記載冬季至臺灣及中國的華中華南地區江西、貴州、福建、廣東及海南島和越南北部越冬,過去曾在菲律賓越冬。目前世界上僅存600餘只,多數在臺灣及香港越冬。

台灣:每年10月至次年4、5月可在臺南縣七股鄉附近看到。曾出現於宜蘭、關渡、大肚溪口,以及曾文溪口等地﹔曾文溪口平時約有160只棲息。2000年的調查中曾經多達488只,約占全世界估計量的三分之二,2006年11月26日經臺南市野鳥學會及臺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聯合觀測,已達最高數目之1017隻,應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大族群。

大陸:據觀鳥愛好者近期提交的記錄,在珠江口一帶(廣東深圳、香港的后海灣、濕地公園與澳門離島)、江西永修、上海崇明及福建閩江口等地有確證的黑面琵鷺觀測記錄,其中廣東深圳的福田紅樹林,每年有約50只左右的黑面琵鷺種群越冬,上海崇明東灘可以初步確證為黑面琵鷺的遷徙通道。

注:2004年冬季,在福建福清海灣濕地,觀鳥愛好者發現有60只左右的黑面琵鷺停留越冬(長達5個月)。

繁殖與保護

IUCN瀕危等級:受威脅,生效年代:1996年

IUCN瀕危等級:EN C1+2b,生效年代:2003年

臺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一類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生效年代:1992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年

日本環境省滅危懼IA類

其他別稱

台灣七股當地人因其嘴巴扁平像湯匙在水中攪來攪去找東西吃,稱之為「撓片不」、「黑面撓片不」、「黑面仔」、「黑面鳥仔」。台灣的宜蘭地區則稱為「飯匙鵝」。

繫放信息

近年來東亞地區採取統一規格對黑面琵鷺進行繫放研究,迄今為止已經繫放的黑面琵鷺信息如下,在野外看到佩有下述腳環的黑面琵鷺就應該儘快聯繫當地的鳥類繫放機構,以協助搜集關於黑面琵鷺繁殖遷徙的相關資料:

米埔位於香港元朗區北面的一片濕地,亦是深圳河、山貝河及天水圍渠(流浮山河)的出海口,佔地約1,500公頃。於冬天時,米埔有不少來自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的候鳥在此過冬。

目錄
1 歷史
2 特色
3 面對問題
4 活動
5 參觀方法
6 交通
7 參見
8 外部連結

歷史

米埔從前是一個養殖蝦隻的地方,在濕地中使用基圍進行養殖。1950年韓戰爆發,當時的香港政府將包括米埔的香港邊境地區劃為禁區,限制了其發展之餘,米埔的自然生態環境一直都並無得到任何形式的保護。直到英國於1976年加入《濕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其條款於1979年延伸至當時為殖民地的香港,同時香港政府將米埔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予以保護。1984年香港政府將米埔濕地交予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管理,並藉此推行環境保護及教育工作。。1995年米埔濕地正式根據國際濕地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米埔轉列為中國的國際重要濕地。

特色

米埔每年有超過60,000隻的水鳥過冬,候鳥品種包括勺咀鷸、小青腳鷸、半蹼鷸、灰尾鷸、黑嘴鷗及黑臉琵鷺。其中米埔錄得黑臉琵鷺的數目更佔全球總數的25%。這些候鳥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出現,有達30,000隻禽鳥同一時間棲身於米埔的泥灘,以作長途遷徙旅程的中途歇息之處。

此外,米埔也有許多野生生物在此定居,包括超過400類昆蟲、300類雀鳥、90種海洋無脊椎動物及50種蝴蝶。而米埔的潮間帶紅樹林適應當地海岸生長,並提供落葉給水生動物維生,而面積更為廣東省第1、中國第6。

而米埔的中心地區則保留了24個傳統基圍蝦塘,位於潮間區的淺水地帶。基圍蝦塘現時仍維持營運,成為華南地區僅存的同類作業。每年4月至10月是基圍蝦塘的作業期,蝦苗來自由后海灣沖入基圍的小蝦,以蝦塘內的浮游生物維生。到了每年11月至3月期間,基圍蝦塘會被輪流放乾,露出水面的泥濘及大量魚類,成為各種以捕食魚類為生的鳥類(包括蒼鷺、白鷺和黑臉琵鷺)的覓食和棲息地點。而這種獨特的養蝦方式有利於米埔的生態價值,對米埔的濕地資源有可持續發展,並充份利用米埔的天然生產能力。

面對問題

1990年代開始,由於深圳后海灣沿岸的工業發展,米埔濕地的生態或會受到損害。不過,到了1990年代後期,由於羅湖區的地產物業極之興旺,發展商意識到比鄰米埔的深圳灣濕地所提供的大自然景觀有助推高樓價,因此都積極保護當地的生態,以令深圳灣一帶能夠發展成為高尚住宅區。這一點對米埔無疑是有幫助,但由於蛇口工業區的污物仍然有機會漂流至米埔,所以當地的環境問題仍然未能忽視。

活動

米埔觀鳥賽在每年3月由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在米埔舉辦,是一個國際性的觀鳥賽事。參賽者為世界各地的觀鳥高手,是世界知名的頂級觀鳥賽事之一。

參觀方法

米埔屬於香港邊境禁區,並由香港政府授權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管理。參觀者須向基金會申請禁區通行證,通行證收費為每位100港元。

米埔每年約有40,000參觀人次,其中包括約10,000名學生。學生參觀項目於逢星期一至星期五舉行,費用由香港教育統籌局全數資助,而每年的中小學校參觀活動接近400個。於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米埔則開放給持有禁區通行證的公眾參觀,收費每位70港元。而參觀者須於三個月內預約參觀日期,名額相當有限,尤其是於候鳥出沒的高峰季節。

交通

米埔並沒有任何公共運輸工具直達。最接近的公共運輸工具是行經青山公路的九龍巴士路線76K,來往元朗西至粉嶺華明邨,但乘客於米埔村外的巴士站下車後要再沿担竿洲路步行前往。

前往米埔的人士可於 西鐵錦上路站或東鐵上水站轉乘的士前往。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20: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2000051KK0394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