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動物狂歡節」是一部別出心裁,機智詼諧的音樂,法國名作曲家聖桑在五十一歲時,以他天真末泯的童心與生花妙筆,寫下這部光彩奪目,人們愛不忍釋的組曲,以酷肖的手法,描寫出動物們滑稽的動作與可愛的生態。
聖桑在一八八六年二月,曾先後到波西米亞(現在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和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等地旅行演奏。途中曾在奧國庫普拉哈小鎮,稍事休息,過了幾天安逸愉快的日子。就在此時,他應巴黎的好友魯布克(大提琴家)的請求,為狂歡節非正式的音樂會,寫作一首新作。
聖桑忽然心血來潮,想把動物園中常見的動物,也加入狂歡節熱鬧喧譁的場面中;於是在這數日閒暇中,寫成了這部人人喜愛的音樂。聖桑在這首新穎奇拔的組曲中,傾入其特有的機智、幽默與諷刺的性格,用自由奔放的情調作成,曲中引用一些通俗名曲的片斷,不但不曾產生卑俗之感,卻保持著高雅的風趣,由此可見聖桑非凡手法之一斑。曲中又巧妙地運用各種樂器音色與表情的特徵,使每一使用的樂器,都發揮了最大的功能。
此曲在魯布克非正式的音樂會演出以後,聖桑為避免引起別人的誤會,除「天鵝」一曲外,都禁止公開演奏與出版;直到聖桑逝世後的次年(一九二二年)二月廿五日,才在巴黎的音樂會上,由畢爾奈指揮首次公開演奏。
「狂歡節」是羅馬天主教的重要行事之一,他們在進入四旬齋(共有四五天,這期間不可進食肉類)的前數天,大家因將暫別肉食,乃置備佳餚美酒,縱情狂歡一番,飲酒跳舞,相互宴客,並有熱鬧的化裝遊行等,此段日子就叫狂歡節,又稱「嘉年華會」這首「動物狂歡節」又稱「動物園幻想曲」,由十四首樂曲組成,每一小曲,都有標題。
一、序奏和獅子的行進:由雙鋼琴顫音的序奏開始,接看出現雄偉莊嚴的進行曲,表示獅子的登場;這隻萬獸之王,耀武揚威地邁著堂皇的步伐,帶領看動物們的行列,由遠而近。低音部半音型的樂句,表示獅子的咆哮聲。
二、公雞和母雞:這是一段美妙出色的描寫音樂;母雞用單簧管表示,公雞則以最高音的鋼琴表達出來。這一對雞,在穀倉旁咯咯地叫個不停,公雞在發現穀物時,熱情地招呼牠的伴侶,然後一起愉快地啄食。
三、野驢:由兩合鋼琴飛馳般的快速演奏,描寫在中亞細亞遼闊的草原上,敏捷地奔跑追逐的野驢。
四、烏龜:這一段和緩諧趣的音樂,跟前段恰成鮮明的對比。在鋼琴的伴奏上,低音絃樂器的主題,描寫出烏龜緩慢的爬行。這是借用另一位法國作曲家奧芬巴哈的「天堂與地獄」序曲中,活潑快速的康康舞旋律;在此曲中,用嘲弄般慢吞吞地演奏出來。
五、大象:在鋼琴的圓舞曲節奏後,低音提琴奏出法國作曲家白遼士所作「浮士德的天譴」中,妖精之舞的旋律,此後又引用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中輕快的詼諧曲。這些原是輕柔的音樂,可是聖桑卻拿它來描寫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與滑稽可笑的舞姿。
六、袋鼠:袋鼠是產在澳大利亞草原的動物,牠以長而健的後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躍行進,有如麻雀在枝上跳動。袋鼠那出奇地長且大的尾巴,也能幫助其跳躍的動作。聖桑用兩合鋼琴交替地奏出的裝飾音樂句,描寫袋鼠輕快的前進動作。
七、水族館:由雙鋼琴奏出的蕭邦風輕緩的琶音,表示玻璃水箱中清水的波動,接看長笛和絃樂器,奏出安詳的旋律,描繪靜靜地悠游的魚。鋼片琴則刻畫出在日光下,閃閃發光的銀鱗。
八、長耳人:曲中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用特殊奏法交互奏出的樂句,可能是在描寫莎士比亞的喜劇「仲夏夜之夢」中,一種驢頭人身的怪物嘶叫悲鳴的聲音。
九、林中杜鵑:鋼琴的和絃巧妙地表現出幽靜的深山,不久模仿杜鵑反覆鳴叫的兩個單音一咕!咕!打破了周圍的寧靜氣氛,這是用單簧管演奏出來的。
十、大鳥籠:這裡由絃樂器的顫音,表示許多鳥兒振翅的聲音,長笛的主奏表達小鳥飛躍的情景;鋼琴則模仿鳥籠中小鳥的啁啾聲。
十一、鋼琴家: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動物」,曲中反覆彈奏看徹爾尼的一首練習曲,諷刺鋼琴學生不斷苦練這種單調乏味的音階,是件多麼可憐的事。
十二、化石:木琴冰冷的音色,跟管絃樂合奏出聖桑自作「骷髏之舞」中,骷髏們跳舞的旋律,接看出現一些法國民謠的片斷,像「我有一些煙草」 「啊母親」 「月光」與「邁向西利亞」,最後才是羅西尼「塞維里亞的理髮師」中著名的羅西娜所唱抒情調的片調。聖桑諷刺這些都是音樂化石,而且一起婆婆起舞了。
十三、天鵝:這是全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樂,也是一首大提琴獨奏的名曲。兩台鋼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接看大提琴在上面奏出美麗迷人的旋律,描寫天鵝以高貴優雅的神情,安詳地浮游的情景。
十四、終曲:這是最後活躍熱鬧的大團圓場面。以開頭的序奏做前導,鋼片琴響出華麗耀眼的樂句,並引出絃樂器奏出的新主題,刻畫出狂歡節喧譁的氣氛。接著前面公雞與母雞、大象、袋鼠和長耳人的主題,又一一登場了,最後匯集成一股歡樂的巨浪,在火花般燦爛的高潮中結束。
聖桑1835年10同9日生於巴黎,是一名獨生子。父親是法國內政部的稽核員,在聖桑出生前幾個月就不幸去世了。聖桑由母親和姨婆養育成人的。
聖桑受到母親和姨婆寵愛,自小生活在溫馨的環境。他們住在巴黎市內熙熙攘攘的拉丁區,對聖桑很有啟發作用。姨婆對他的影響極人。她是個有教養的婦人,酷愛文學音樂,也是聖桑學彈鋼琴的啟蒙老師。聖桑很小就顯露出音樂神童的特質,兩歲半就會在鋼琴上彈出一些耳聞而學會的歌調,3歲已經創作第一首作品。聖桑的天賦是顯而易見的,在他母親鼓勵下,7歲開始正式上鋼琴課。在此之前,他曾經多次公開演奏鋼琴。他也學彈管風琴。這是很吃力的,因為他不算是個健壯的男孩。
聖桑正式公開表演是1846年在巴黎普萊耶爾音樂廳。令人震驚的是,他請聽眾點奏貝多32首鋼琴奏鳴曲中任何一首,由他背奏。聖桑的天賦不限於音樂。他是多才多藝的孩子,7歲就學會閱讀拉丁文,並且很快就對各門科學發生興趣,尤其是植物學、考古學和地質學。他也涉獵天文學。聖桑13歲時就輕易地考進巴黎音樂學院,時為1848年。他寫成第一首交響曲時才18歲,1855年首演。
生平大事
--------------------------------------------------------------------------------
1835年:生於法國巴黎。
1846年:年在巴黎普萊耶爾廳首次公開演奏。
1848年:入巴黎音樂學院。
1855年:《降E大調第1號交響曲》首演。
1857年:獲聘任巴黎拉馬德萊娜教堂管風琴師。
1861年:任教於巴黎尼德邁爾學院,是生平唯一的教席。
1871年:創立法國國家音樂學會。
1875年:與19歲的瑪麗結婚。
1979年:兩個兒子在六星期內相繼去世。
1988年:母親逝世。
1896年:創作《第5號綱琴協奏曲『埃及』》
1915年:首次訪問美國。
1921年:12月16日在阿爾及爾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