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傳媒教育── 帶領新一代走向世界
《紐約時報》外交編輯兼專欄作者弗特曼(Thomas Friedman)的巨著《世界是平的 ─ 廿一世紀簡史》(The World is Flat ─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雄踞該報銷書榜一段日子,想不到中文版亦引起兩岸三地的迴響,甚至罕有的成為香港的暢銷書。作者透過新聞工作的實地觀察、採訪、配合其精密的資訊腦袋的激盪,得出了新一波的全球化,正在抹平一切疆界,改寫所有規則,贏家和輸家都迅速換位的結論。
全球化第三波的海嘯正在形成,誰能及早看通遊戲規則,利用新科技建立資訊世界的合作夥伴,就能晉身競爭力強者的行列。弗特曼是資深外交記者,對中東問題尤其暢熟,兼對資訊世界十分掌握,從本書立論,足見其對新世紀變化的洞察力。
辨清數據、資訊、訊息
當人們奢談知識為本、傳媒教育的重要性,就必須清楚幾個相近但涵義不同的詞彙。
(一)數據(Data):所有組織和個人都重視數據,引述數據可增加說話的能量,即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良好的決策需要有精確的數據作輔證和參考。但數據只是記錄,並沒有生命力,更非絕對依歸,不過是創造「資訊」的材料而已。
(二)資訊(Information):資訊是經過處理後,賦予某種特定意義的數據,在處理過程中會注入使用者的主觀要求和客觀分析,因為其中之分類和壓縮,都是由使用者去決定,所以為甚麼有時具科學化的民意調查,結果也受質疑。同時,當資訊太多的時候,反而教人眼花撩亂,變成沒有資訊了。
(三)訊息(Message):相對於數據和資訊,訊息的重要和寶貴性就大得多了,因為它是經過知識化和思想化的過程。只有人類才能創造知識,有了知識才能啟迪思想,有了思想才能表出訊息(Message)來。
傳媒教育成為現代社會的顯學
當傳媒教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的顯學,主要有三種取向:
(一)認識及揭露傳媒真象,免被其迷惑及影響。
(二)引用傳媒資訊作為鮮活的通識教材,認識社會,磨鍊思考與批判力。
(三)透過傳媒的前瞻及多樣性,作為探索未來趨勢的分析基礎。
三者既可以獨立進行,也可以互動發揮。本文進一步嘗試提供四個對比式的進路,好讓關心傳媒教育的朋友參考。
(一)訊息與媒體:
訊息(Message)有別於媒體(Media),後者是盛載訊息的容器,訊息才是內容。媒體發達不等於訊息豐富,因為所盛載的太多是垃圾數據和資訊而已!這也是「道」與「器」的分別,香港即是最鮮明的例證。在琳瑯滿目的傳播天地中,常教人感到厭煩和不安,不懂得去選擇,因為當中的雜質和噪音太多了。訊息必經思考與知識化的過程,正如經過消化提煉後出來的精華,兼及知情意三層面,能夠引發深沉的思考,啟動不同層次的探索,點明在困惑中的出路,一語中的,是多少年的智慧結晶。
所以,我們需要過濾資訊,提煉訊息,走出資訊的迷宮,不為煩雜噪音所滋擾。好的訊息,貴精不貴多,分辨優質傳媒,乃以訊息為主軸。
(二)分析與整合:
通識教育重要獨立思考,其中包括了兩種基本功夫 ─ 分析與整合。
簡單而言,分析是在看似相同相近的事物中,析察出不同之處。整合則剛好相反,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整理出相同之處,正所謂同中見異,異中有同。
新聞媒體,琳瑯滿目,蔚為奇觀。每遇有大事發生,眾多報刊會以同一新聞作頭條,大多時間則是各自精彩,百花齊放。即使是同一新聞,用作頭條,不同報刊亦各有立場,從標題用字,可見一斑;又或因觀點不同,立場有異,一宗在A報視為重要的新聞,B報可能輕描淡寫。特別在處理政情新聞,更突出香港報業的迥異之處。在分析與整合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出讀者的辨別與思考力,更能從廣闊的視角檢視新聞,可以更接近事實的真相。
這種思考的訓練,不單能縱步游走於傳媒的世界,透過分析與整合,更能達致「舉一反三」的效果,而非像傳統單向教育,囫圇吞棗,凡事只有「一知半解」。
(三)意見與事實:
閱讀新聞資訊,引申為通識教育的素材,必須具備解讀新聞的慧眼,分辨出甚麼是意見,甚麼才是事實。本來新聞事業有著明確的金科玉律,意見儘可發揮,事實不容扭曲。但如今香港報紙經常出現夾夾議的寫作模式,以偏概全的偏頗觀點,甚至輿論審判的借筆殺人,都令新聞報導滲入太多的色素與雜質。因此,活用新聞題材時,必須從字裡行間,透視出兩者之分別。舉凡新聞皆自來源、出處、引述,如果報導並沒有提供出處來源,而作出批判與定論,又或太多主觀的形容描劃,而非客觀的事實數據,都可能是記者或老編一己之見。
目前報紙經常兩層寫作,即記者在現場採訪定稿後,上層會再潤飾增補。有時為了突出新聞賣點而穿鑿附會,偏離和扭曲事實,鑑別的過程就是很有挑戰性。
(四)讀者與記者:
我們正邁向一個全新的傳播世紀,《世界是平的》提供了大量的例證與數據、啟迪與提示。在媒體的世界中,「對話」(Conversation)更成為新一代的核心價值,訊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界線愈見模糊,每個人都可以具備讀者與記者的身份。
新一波的傳媒教育,可透過主流或非主流媒體去參與對話,舊的媒體通常只有一個事實來源,新的媒體可以是多渠道的多元性報導。近期香港多宗具爭議性的社會新聞,資訊來源再不單由記者新聞眼去採訪,而是一般市民透過隨身的通訊器材,作搜獵式的捕捉,雖欠專業,勝在直接簡單,富現場感。
媒體將更趨向個人化,從單向到雙向,訊息不再是一對眾,而是由受眾裡的成員,向其他成員相互連結與互動。
世界是平的,展示了一幅沒有疆界的圖畫。傳媒教育最能補足傳統教育不足之處,是有更活力、動感、多元、參與的渠道,帶領下一代走向世界。
(五)語文與文化:
香港教育著重語言的操練,「兩文三語」成為認可的成功之鑰。然而在全球化的年代,語言不過是溝通的工具,更需要有溝通的內容 ─ 文化的認知與了解,諸如「金融風暴」、「環保效應」、「體壇盛事」、「戰爭襲擊」......都可以在新聞天地方寸之間,感受到現場的亢奮與驚慄,更可深入資訊世界中,了解其背景與走向。除了語言的解讀外,更需要一顆全球化的同理心,從不同國家、文化、族群的角度,去接納、包容和互動,藉此培養出一份胸懷世界的視野與胸襟。全世界都可以是你的競爭者,同樣也可以成為你的同路人。眼光要遠大,心思要微細,語文要暢曉,文化要精博,世界無疆界,天地任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