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讀後感

2006-12-12 6:09 am
想要張愛玲半生緣的讀後心得, 哪個網有這一些論文可作參考?
謝謝~

回答 (1)

2006-12-12 8:58 pm
✔ 最佳答案
張愛玲--半生緣讀後感 http://blog.yam.com/singasong/article/1414452

半生緣這本書對我而言都是悲劇
說是悲劇其實也不盡然,但是對我們這種天真爛慢的女生而言,
相愛的人沒能在一起天荒地老就是悲劇了
其實書中的轉折-姐夫欺負了妹妹,這種亂倫(?)在現代社會裡也許不少
但是我真的很難接受自己的姐姐還是幫兇...
不過易地而處,一個為家庭犧牲了一輩子的青春和幸福,姐姐他不也是想抓住手邊僅剩的美好罷!
隨著故事的發展,我的心也糾在一團難以釋懷,
接二連三巧合的誤會,或是其中有人存私心造成,或是未能及時說出的情感,都讓我在文字中為他們打抱不平,甚至遭殃了坐我隔壁的受難者...

「我們都回不去了」曼楨對世鈞說,
是啊...很多事錯過了就回不去了,最後只能把那份感情保存在心深處,
很多時候,最愛的人往往成不了枕邊人,這趟人生似乎就是要有些遺憾讓人帶不走~

也許正因為這樣的沒有圓滿結局,他們的愛情在心中留下的是最美的部分,那份含蓄、說不出口的愛,在他們心中醞釀成幸福,即便是苦的!

想想現在大家說的「有愛就要大聲說出來!」,也許這樣就不會有前人的遺憾了吧?!但是說出來就要有不被接受的準備,所以愛不只要有人付出,也要另一方能接受才行!


我看張愛玲與《半生緣》http://www.wchu.com/journal/article.php?articleid=284
故事以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作背景,社會、生活、經濟、政治等狀況跟現在大不相同。我承認自己的孤陋寡聞,因為對那時候的上海不甚了解,所以未能代入張的小說世界裡去。
『沒有遺憾的愛情就不是完美的愛情』
這就是張愛玲所偏愛的宿命愛情觀,故事寫得賺人熱淚,但為什麼要有遺憾的才算愛情?
『在黑暗中,那香水的氣味越來越濃烈了,她忽然覺得毛骨悚然起來。她突然坐起身來了。有人在這間房間裡。』
曼楨的美,是著墨於性格上多於外表的,她堅強、能幹、熱心、充滿朝氣,活脫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形像,與現今的香港小姐成了強烈對比。但宿命卻安排了曼楨蹧蹋在全書最差勁的那個男人手上,一句『有人在這間房間裡』說得陰森、含蓄,一如所有讀《半生緣》的讀者一樣,心裡一直在問:『究竟曼楨怎樣了?』但作者卻故意在往後的一段文字裡大賣關子。讀到這裡,我禁不住地忐忑、悵惘、心悸。那時候剛好在醫務所裡等著量血壓,如是者、又免不了被醫生『吸』了一隻黑豬,百辭莫辯,責任當然都要怪在張愛玲的身上。
『我們回不去了』
這是整套《半生緣》裡最具代表性的一句對白,寫出了筆下人物的宿命,也看出了張對這種宿命的悲觀。然而,宿命雖然是天意,但人紿終有權去選擇如何面對這種宿命,假若每當我們失敗、失戀、失業或失學的時候,兩三下子便搬出『回不去了』這句說話,我們豈不都變得自暴自棄?
究竟張愛玲單純地指曼楨與世鈞『回不去了』,還是暗指自己對昔日上海的懷緬?無論如何,愛情故事的結局可以變,宿命也不一定是『回不去了』,其實都在乎人的選擇,可以是世鈞、可以是曼楨、可以是張愛玲、也可以是你、是我。


http://fengshui-chinese.com/discuz/viewthread.php?tid=46246&extra=page%3D3

《半生緣》原本的書名叫《十八春》,因為寫的是世鈞與曼楨前後十八年間發生的種種。
不過到定本為《半生緣》時,開頭是:「他和曼楨認識,已經是多年前的事,算起來倒已
經有十四年了」,從十八年減到十四年,表面上看少了四年,然而改寫後的十四年,卻被
安了感覺上更漫長的「半生」。是了,重點不再是那「十四年」,而是張愛玲在全書開頭
第一段接下去寫的:「日子過得真快,尤其是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顧
間的事。可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
年的工夫,這幾年裡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彿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

十四年就已經是「半生」,甚至超過了「半生」了。整本《半生緣》講的就是時間、時間
感、時間殘酷地改造人的感受感覺,年輕時期的強烈,中年以後的無奈甚至冷漠。

《半生緣》結尾處,在那十四年的半生的終點,隔絕多年的世鈞與曼楨終於重逢了,讀者
印象最深刻的,必定是這段:

曼楨說:「世鈞。」她的聲音也在顫抖,世鈞沒作聲,等著她說下去,自己根本哽
住了沒法開口。曼楨半響方道:「世鈞,我們回不去了。」他知道這是真話,聽見了也
還是一樣震動。她的頭已經在他的肩膀上。他抱著她。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張愛玲借曼禎之口,勇敢說出了一般羅曼史故事裡想方設法要
逃避的人生現實,時間線性直走,不留給人回頭重來的機會。

大團圓是自欺,是極為有力的自欺,曼楨那麼勇敢(也那麼殘酷),說出了不能說不該說
的事實,「我們回不去了」,這事實如此清楚如此簡單,清楚簡單到世鈞的第一反應只能
「知道這是真話」,可是世鈞畢竟不像曼楨那麼勇敢,他在聽過曼楨說完他原本定不知道
的中間曲折後,「他在桌子上握著她的手,默然片刻,才微笑道:『好在現在見著你了,
別的什麼都好辦。我下了決心了,沒有不可挽回的事。你讓我去想辦法。』」想什麼辦法
呢?不就是要想辦法再跟曼楨團圓嗎?

曼楨卻死抓了「回不去」的事實。「曼楨不等他說完,已經像受不了痛苦似的,低聲叫道
:『你別說這話行不行?今天能見一面,已經是……心裡不知多痛快!』」見一面已是最
大痛快,因為比見一面更大的痛與快,著著實實就是不存在的。那更大的痛與快,通通已
經被時間洗刷得難以辨認了。

曼楨經歷過大痛。被姊姊算計、被姊夫強暴,被姊姊姊夫聯手幽禁懷孕生子。在最痛的時
節,「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見到世鈞,要怎樣告訴他,也曾經屢次在夢中告訴他過。做到那
樣的夢,每回都是哭醒了的。」可是真的見著了真的講起了,又是怎樣的光景?「現在真
在那兒講給他聽了,卻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為已經是那麼些年前的事了。」

時間使得曼楨無法自欺。她明明白白再痛再想念再強烈的情緒,那麼些年之後都淡了,再
也激動不起來。就連世鈞,他又能在假裝還能團圓的自欺裡,待得了多久呢?沒有多久,
曼楨講完話,世鈞也被時間的無情給喚醒了。世鈞「現在才明白為什麼今天老是那麼迷惘
,他是跟時間在掙扎。從前最後一次見面,至少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別。今天從這裡走
出去,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的一樣。」

http://joints6.hkedcity.net/library/review/view.phtml?file_id=65792

在張的作品中總是洋溢著一種對愛情、婚姻和人生無奈的諷刺與苦笑。而她就如一位隔世的曠世才女,冷眼旁觀,靜看靜聽人間故事,以她獨特而精緻的筆調記下。
書中女主人翁曼楨這個普通上海小戶人家的女兒。除了同情,還是同情,面對家庭的不幸,她堅強努力去化解。面對愛情,她執著地憧憬甜蜜的未來,但張卻沒有眷顧這個自愛的女孩,而是給她「悲」的命運,她遭至親出賣,最後連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只落得半生的因緣。書中的另一悲劇人物──曼楨的姊姊曼璐,在家庭結据的壓逼下當舞女,為生活搖擺身軀,迎合客人笑臉。但張也沒有給予她同情。她為了繫住丈夫的心,不惜計算親妹,但結果不但不住丈夫,反而連妹妹都失去,帶著悲哀的心離開人世。令人看了也覺得她既可悲又可恨,但又為之嗟歎的人。作者雖然給予書中很多人物可悲無奈的命運,但他們給予讀者的印象卻只是平凡的眾生男女,讀書也不會覺得曼楨或翠芝是絕世佳人,世釣或叔惠是俊俏型男,所以會使讀者有平凡的真實感。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那對親情、生活和人生的無奈的諷刺。在書中的人物他們對親情充滿冷漠,不管是姐妹、母女或是姑嫂都流露出冷漠、麻木,失去了類原始的熱情……例如書講到曼楨去弟弟接多年不的母親時,她內心已對母親沒有骨肉至親的熱情的美妙感覺,有的只是「奉」養的責任。又如曼璐謀害自己的親妹。家庭中姑嫂、妯娌成對頭都令人覺人性的冷漠。悲刻的齒輪開始啟開,經濟拮据,社會炎涼百態的現實,令書中這些小人物在大上海浮沉,喘不過氣向現實低頭,為生活出賣自己的意願。書中也處處對人生充滿諷刺和譏笑,書中的人物好像處處設法去爭痔眼前金蘋果,但費盡心思摘到手後才發現全不如自想像:曼璐的丈夫為得到曼楨費盡心機,後來卻覺索然無味。許大奶奶極力拉攏小叔世釣與娘家妹子翠芝,但翠芝過門後卻與她成對頭。曼璐為了留住丈夫的心,把親妹也失去……當追求與願望就如肥皂般幻滅,留下的只有遺憾和感慨的人生,但這或許就是人生了。悲哀故事滿念諷刺。
「我們……回不去了」這句話是曼楨十幾年後與世釣重逢時對世釣說的。看完這本書,這句話一直牽動著我心,怠慨現實的殘酷,時間遠去一切已晚的可悲。等待了十多年終於相見,但時光已不再。從前無情的分開,如今雖然相遇,但歲月已使他們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經的一切已隨歲月化成輕煙隨風而逝……。就如評論所說這書中的主角不是曼楨,也不是世釣,而是歲月,因為歲月改變了一切,曾經的美好只成為悲傷的回憶


收錄日期: 2021-04-20 17:44: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1000051KK046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