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明報專訊】電視劇集《肥田囍事》女主角胡杏兒為了配合角色,一下子由90多磅增至152磅。有報道指,劇集拍畢後她積極減肥,現只要多減3、4磅,便回復以前的體重。
其實,減肥時間長短,視乎肥胖日子維持了多久。短短數月間變肥的人,容易將體重回到以前水平,減肥時間便較短。相反,肥胖身形已維持了10多20年,減肥時間肯定不是一年半載的事。
醫生﹕「生物時鐘」維持身體平衡
香港肥胖醫學會會長周振中指出,本來瘦削的人,若在數個月間大幅增磅,減重所需的時間大約也是數個月,關鍵在於人體巧妙的「生物時鐘」機制——雖然體重上升了,但「生物時鐘」仍然認定數個月前原來的體重才是常態,故千方百計促使體重下降至接近原來的水平(非百分百還原)。「生物時鐘」這樣的設定,有助維持身體運作的平衡,以利生存。
孕婦的情也相似,體重在懷孕期10個月間上升達20至40磅。分娩後,她們開始運用所儲下的能量餵哺嬰兒,加上飲食控制得宜,熱量攝取符合個人需要,那麼她們的體重絕大部分都可以在短時間回到接近懷孕前的水平。
不過,若然肥胖體型已維持長達10多20年的話,「生物時鐘」早已適應,要還原,最低限度要用上相同的時間。想一下子回到10多年前的體重,一個字﹕難。
以極端的方法減重,無疑可在短時間略見成績,但最終也會打回原形。例如只喝蔬菜湯或只吃水果等方法,會導致體重下降,原因是大幅降低熱量的攝取。但是,身體卻以為這個人刻下面臨饑荒。為確保生存,身體只好把新陳代謝速度降低,以免能量大幅流失;而為了抵禦「饑荒」,但凡進食,身體便號令「見就食」。這樣下來,體重反彈的後果可想而知。
那麼,肥胖人士豈不是沒有減肥的機會?周振中說,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包括飲食和運動,重點是「慢」,不能一步登天,好讓「生物時鐘」也慢慢適應新的體重。
文﹕姜素婷
圖﹕陳淑安
模特兒﹕Esther(Perfect Workshop)
編輯:梁小玲
營養師﹕吃得好吃得健康
不少人減肥都從極端的飲食方法入手,像「椰菜湯減肥法」與「水果餐減肥法」。確進糖尿專科中心註冊營養師(澳洲註冊)林思為笑道﹕「天天吃這樣單調的餐單,你不悶嗎?」它們正是違反人類對多姿多采飲食的欲望與渴求,焉能成功?
「香港人心態乜都要快,期望毋須付出努力便成功。」林思為稱,偏偏減肥卻不能這樣,準備減肥的人更要有「長期作戰」的心理準備。
美國研究人員分析了4000名減重成功,又能把成果維持最少1年的人的做法,發現有以下共同點﹕
(1)遵行低熱量低脂的飲食。
(2)經常運動,每天起碼進行1小時如急步行的中等強度運動,而非狂跑那種劇烈程度。
(3)經常量體重,75%的人每周最少量一次或以上,見體重稍增加,便可隨時修訂減重計劃。
(4)大部分都吃早餐,佔78%;完全不吃早餐的只佔4%。其中又以減低飢餓感的高纖的五穀類早餐及水果為主。
(5)少狂食或「見就食」的問題。
(6)無論平日或假日,食量不會大起大跌,就算假期都不會放縱自己。
林思為強調,減肥也要吃得好,吃得健康﹕
1 均衡
五穀類、蔬菜及肉類,統統都要有,才能夠攝取不同的營養素。
2 分量
朱古力或雪糕等食物,高脂高熱量,不一定要禁絕,但也不是吃不停嘴,一小塊或一小杯,既滿足口腹之慾,又不會攝取過多熱量。
3 交換
今天吃過朱古力,可減去其他高熱量食物的分量,務求不過量。
過來人﹕均衡飲食與運動
模特兒Esther原來也在劇集《肥田囍事》中亮過相。她現時170磅的體重,是過去3年來努力減去60磅的成果。
體重隨發育期而逐漸增加的她,不諱言當時對自己的飲食沒怎樣節制,體育課後餓了便吃,「3年前剛畢業時有230磅,那時候最重」。到了畢業後,為免被人歧視,加上一次弄傷腳後被醫生轉介見營養師,便開始她的減肥日子。
細談之下,原來她的減肥知識十分豐富,而且做得到﹕
(1)一定要吃早餐,不然,肚子一餓,便會狂吃。例如一件吞拿魚生菜三文治(全麥包),又或到快餐店買田園沙律,另加橄欖油,不用沙律醬。
(2)減肥都要注重營養均衡。外出午膳,首選湯粉或湯米之類的食物,總之一定要有飯(或粉麵)有菜又有肉。
(3)拒絕煎炸食物、肉乾、炒飯、零食。不吃以肥肉製造的肉丸與燒賣,不加任何醬料,以免變相吃太多油鹽糖等調味料。
(4)心思思想吃東西時,可多喝一些水填肚子,又或嚼香口膠。
(5)每天適量運動,無論打羽毛球還是行樓梯,只要出一身汗,便可消耗卡路里。若不能做運動,在家起碼要拉筋,做伸展運動。
Esther自言,曾因急於達到目標而服用不同的中西藥減肥,「確有少許幫助,但不能完全靠它,始終要靠均衡飲食與運動」。而且,減肥至某段日子後,體重會停留不動,那便是每個減肥人士都會經歷的「平台期」,這時便要忍耐,並堅持實行以上的新生活方式。
3年下來,不但看到體重減輕的成果,Esther還感到精神狀態較以前好,不容易感到疲倦,工作也「醒神」些,這些可說是減肥後的最佳回報。
發現胰島素 奪諾貝爾獎
胰島素的發現,挽救了無數糖尿病人的性命,發現它的兩名加拿大科學家,更憑此獲得192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圖為同年出品的一款胰島素針劑,當中的胰島素是從動物身上提煉的。
(賽諾菲安萬特香港有限公司提供)
戒煙小貼士
1.認清戒煙原因
2.作息定時
3.煙癮發作時,要分散注意力,多飲水及做深呼吸
4.戒煙後不應掉以輕心,繼續抗拒抽煙的誘惑
5.有人向你遞煙,堅決拒絕
衛生署戒煙熱線﹕1833183
配件適當 幼兒也可用
在醫院外施以電擊來救治心臟停頓病人的構思,出自一名愛爾蘭醫生Frank Pantridge。1966年,他率先帶領由醫生及護士組成的急救隊,帶電擊心臟的儀器,到社區救治病人,至今剛好40年。之後他力發展手提的心臟電擊儀器,就是今天的AED。
AED能自動偵察心跳,若屬可以電擊的「心室纖維性顫動」——心跳會快達每分鐘200次,儀器便會發出指令,要求施救者勿接觸事主身體,再電擊事主心臟,回復心跳。
鍾健禮稱,只要有適當的配件,AED可應用在小至一歲的嬰兒身上。
使用方法
Step 1 一人施以心肺復蘇法。
Step 2 另一人準備AED,取出電擊片。
Step 3 如儀器所示,貼在事主身上適當的位置。
Step 4 儀器告之正自動分析心跳情況,此時不要接觸事主。
Step 5 半自動型的AED,會發出按電擊鈕的指示﹔全自動的,則會告之將會施行電擊。過程中,同樣不能接觸事主,以免被電擊。
動身動口愛心護心
40歲後運動未為晚
醫學界經常鼓勵大眾多運動,因為不少醫學研究指出,運動能預防包括心臟病在內的多種疾病。不過,或許你會擔心﹕「我一向不積極運動,現在才開始,會否太遲﹖」最新的醫學研究卻發現,只要有心,未為晚也。
德國海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12名年齡介乎40至68歲的冠心病人進行研究,並把他們與479名志願者對照,發現年輕時極少運動但在40歲後積極運動的人,冠心病病發率大大減少達90%。
本港「世界心臟日2006」籌委會委員兼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蔣忠想指出,運動能對抗肥胖、降血壓、降「壞膽固醇」水平、提升「好膽固醇」,以及強化心肺功能,合起來肯定有助降低患冠心病的機會。
要強調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運動量循序漸進。想知道是否適合展開運動大計,可先填寫右方這份名為「體能活動就緒問卷」(PAR-Q)。
大麥降膽固醇新貴
降膽固醇食物只有燕麥片﹖其實大麥已躍升為「新貴」﹗今年中,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表示,任何大麥食品每份含0.75克水溶性纖維,便可在包裝上加上特定的標籤﹕說明攝取分量及所含的水溶性纖維量,再配合低飽和脂肪及低膽固醇飲食,可減低患上心臟病的風險。
確進糖尿專科中心營養師林思為指出,其實燕麥片及大麥均含水溶性纖維,前者每100克含2.2至6.6克,後者含4.3至5.5克。其中一種名為β葡聚糖(β-glucan)的水溶性纖維,有助降低膽固醇。研究證實,每日攝取3至6克這種特殊的纖維,膽固醇水平能降低一成多。
水溶性纖維一遇水,體積便會脹大,變成黏乎乎的物質。除了燕麥片及大麥外,煮熟的薏米外層也是黏乎乎,就是含水溶性纖維的證據。
加入沙律 煲牛腩湯
港人或許較少進食大麥,外國則利用它磨成粉製成麵包及小蛋糕,又有如粟米片的大麥片早餐食品。煮熟後加入沙律,或加入牛腩製成湯,都是外國人喜愛的菜式。較接近華人口味的吃法,可在煮飯時加入大麥,與米一起煮成飯,又或煲湯時加進去,喝湯時連湯料一起吃。
不少人誤以為吃過乾炒牛河後,只需吃含水溶性纖維的燕麥片,便可「吸走」膽固醇,帶出體外。林思為稱,事實卻並非這樣簡單,因為還需配合低脂飲食,並從多方面攝取水溶性纖維,包括每天2加3﹕3份蔬菜、2份水果,加上全麥五穀類食物(如糙米及全麥意大利粉等),方能達到降膽固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