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史詩大劇《趙佗歸漢》:千古英雄洗塵再現
由哲學博士、全國人文科學優秀專家學者黃九淵先生創作的30集電視連續劇《趙佗歸漢》(劇本),最近由香港華夏出版社出版問世。
趙佗,秦代巨鹿郡東垣縣人(西元前244年~前137年?),漢封南越王,主政嶺南歷67年,為開發嶺南和統一中國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是秦漢時期一位叱吒風雲的英雄。
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趙佗宣傳甚少,以至千古英雄被塵封冷落。
黃九淵先生在潛心研究秦漢歷史的基礎上,對趙佗這位歷史人物進行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認為趙佗是我國歷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第一次將有關趙佗的史料演繹成電視劇本,使千年英雄重放異彩。
擺在人們面前的27萬字的歷史巨著《趙佗歸漢》,講述的是趙佗兩次受命秦皇平定嶺南,兩度取義歸漢和戍越、治越的故事。故事重現秦始皇、劉邦、呂後、漢文帝、趙佗、陸賈、陳平、周勃等歷史人物演義的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再現兩千多年前發生在我國嶺南的那場大變革、大移民、大開發、大飛躍的經過;再現當年中華民族從分裂走向統一,由大亂走向大治的歷史過程,可以說《趙佗歸漢》是秦漢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
作者在擁有大量史實、史料的基礎上,去偽存真,打破常規的創作模式,大膽地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多角度,全方位刻畫趙佗、秦皇、漢祖這些呼風喚雨、左右中國命運的風雲人物,而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
毋庸諱言,長期以來,趙佗在史學界眼裡,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趙佗歸漢》的作者高明之處,就在於他在尊重史實的同時,又不拘泥於舊史的評說,將趙佗的史實放回秦漢時期的歷史大背景之中審視清理,一件件一樁樁清洗打磨,還歷史的本來面目,力求歷史與現實的統一,力求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於是,人們看到的就是一個活鮮鮮的、有血有肉的“趙佗”,而不是那些已被塵封的“千年記憶”。
史詩大劇《趙佗歸漢》亮點諸多,一個幾千年前的英雄,用今天人們的眼光去審視,可令世人自嘆弗如。趙佗當年從中原跑到嶺南這蠻荒之地做生意,搞長途販運,開創兩地貿易往來,在常人看來無法想像。一個經商的人路見不平,挺身而出,救下秦朝郎中令任囂,不圖回報,卻願效力於國家。
趙佗兩次受命秦皇平定嶺南,戰場上得心應手,運用諸子兵法,屢戰屢勝,編竹伐、造樓船,開創了軍事史上用樓船、竹伐在水上作戰的先河,最終平定了嶺南六個土邦國,在作者筆下,趙佗的指揮才能在今天看來,也數得上難得的帥才。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成竹在胸,不露聲色、順理成章地將趙佗主政嶺南67年的所作所為一一展現於世人面前,人們看到了一幅包含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歷史畫卷,趙佗在嶺南這塊蠻荒之域的土地上施展才華,屯墾開荒,開新道、開航運,引進中原先進生產技能,設三老,辦學館,內和百越,外和天下,使南越成為一個以越民為主體,以漢人為首腦,漢越上層階級共同統治的地方民族國家。使蠻荒之地變成了富饒之邦,漢朝大臣陸賈考察嶺南時,連呼“趙佗了不得。”連漢高祖劉邦不無佩服地贊譽:“佗居南方長治之,甚有文理。”人們不可思議的是,趙佗主政嶺南時,對屬地百姓一律免徵賦稅。政府不收稅,那麼軍隊、政府官員吃什麼?趙佗的辦法是官辦商業,壟斷鹽鐵貿易,百姓取農林牧副漁之利,官府取工商之利,數十年不變。《史記?平淮書》載:“漢連兵三年,誅羌滅南越……且以其故俗治,毋賦稅。”就是說,漢武帝滅南越國後,在嶺南也不得不按趙佗的老辦法實行無賦稅政策。
劇本濃墨重彩描畫趙佗“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壯舉,令人震撼。七十年代廣州發現秦漢大型造船台時,歷史學家無法理解那時怎麼可能建造如此大型的海船。《漢書》記載,南越國時期,有徐聞、合浦、日南漳塞海港。趙佗的商團遠航印度洋,到達印度和斯里蘭卡。《越南志》記載:“趙佗造大船,能坐三千人。”最近央視的節目中介紹,秦漢時期我國(南方)建造的海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遺憾的是,先人創造的許多燦爛的文明和輝煌業績,今人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