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絕句和律詩?

2006-12-11 6:06 pm
什麼是絕句和律詩?

回答 (4)

2006-12-11 6:23 pm
✔ 最佳答案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近詩詩的一種形式。
絕句一詞最早在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
分為律絕和古絕。絕句按字數又可分為五絕、六絕和七絕。

絕句 一首共4句,一句5字稱五言絕句 7字七言絕句,中間兩句押韻

  七言絕句只有四句廿八字,王昌齡對每一句都經心地加以處理,沒有閒筆。他的起句往往是驟響易徹,而以雷鳴之勢打開一個局面,如「大漠風塵日色新」、「琵琶起舞換新聲」等。但最妙的往往不是起句,而是第三句。絕句一般都要在第三句另闢新境,所以首二句要平緩些才能翻上一層。王昌齡的起調已高險,卻在第三句還能就勢一振,把思想感情再往上推;至於末句,則時而實在、肯定,時而含蓄,餘音裊裊。

王昌齡七絕的藝術特色十分鮮明。他善於運用七絕表達剎那間的感觸。如《閏怨》:「閏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寫一原不知愁的少婦,本來無憂無慮地登樓欣賞春景,可在見到陌頭柳色的一剎那,忽然感到自己的孤獨。全詩就是靠剎那的感觸來啟發詩者的聯想。

詩譜中,以「-」表示平聲,以「|」表示仄聲。標點符號分兩種,以「,」表句,以「。」表韻。
一、 五言絕句
(一) 仄起仄韻正格:首句不用韻
∣∣(仄起)--∣(不用韻),---∣∣(仄韻)。--∣∣-,∣∣--∣(協仄韻)。
(二) 仄起平韻正格:首句不用韻
∣∣(仄起)--∣(不用韻),--∣∣-(平韻)。---∣∣,∣∣∣--(協平韻)。
(三) 仄起平韻正格:首句用韻
∣∣(仄起)∣--(用韻),--∣∣-(平韻)。---∣∣,∣∣∣--(協平韻)。
(四) 平起仄韻偏格:首句不用韻
--(平起)-∣∣(不用韻),∣∣--∣(仄韻)。∣∣∣--,---∣∣(協仄韻)。
(五) 平起平韻偏格:首句不用韻
--(平起)-∣∣(不用韻),∣∣∣--(平韻)。∣∣--∣,--∣∣-(協平韻)。
(六) 平起平韻偏格:首句用韻
--(平起)∣∣-(用韻),∣∣∣--(平韻)。∣∣--∣,--∣∣-(協平韻)。

二、 七言絕句
(一) 仄起仄韻正格:首句用韻
∣∣(仄起)---∣∣(用韻),--∣∣--∣(協仄韻)。--∣∣∣--,∣∣---∣∣(協仄韻)。
(二) 仄起平韻正格:首句用韻
∣∣(仄起)--∣∣-(用韻),--∣∣∣--(協平韻)。--∣∣--∣,∣∣--∣∣-(協平韻)。
(三) 平起仄韻正格:首句用韻
--(平起)∣∣--∣,∣∣---∣∣(協仄韻)。∣∣--∣∣-,--∣∣--∣(協仄韻)。
(四) 平起平韻偏格:首句用韻
--(平起)∣∣∣--(用韻),∣∣--∣∣-(協平韻)。∣∣---∣∣,--∣∣∣--(協平韻)。



律詩、絕詩都屬近體詩。近體詩用字講平仄,句數有定,講究用韻,有一定的規律。
由四聯 (八句) 組成,每句五個字的稱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 八句為「尾聯」。
「頷聯」、「頸聯」須對偶;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韻。
律詩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簡稱五律、七律:超過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詩,稱排律或長律每首的中間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都必須是對偶句。排律則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都必須上下句對偶。

三、 五言律詩
(一) 仄起定式:首句不押韻
∣∣(仄起)--∣,--∣∣-(韻)。---∣∣,∣∣∣--(韻)。∣∣--∣,--∣∣-(韻)。---∣∣,∣∣∣--(韻)。
(二) 仄起定式:首句押韻
∣∣(仄起)∣--(韻),--∣∣-(韻)。---∣∣,∣∣∣--(韻)。∣∣--∣,--∣∣-(韻)。---∣∣,∣∣∣--(韻)。
(三) 平起定式:首句不押韻
--(平起)-∣∣,∣∣∣--(韻)。∣∣--∣,--∣∣-(韻)。---∣∣,∣∣∣--(韻)。∣∣--∣,--∣∣-(韻)。
(四) 平起定式:首句押韻
--(平起)∣∣-(韻),∣∣∣--(韻)。∣∣--∣,--∣∣-(韻)。---∣∣,∣∣∣--(韻)。∣∣--∣,--∣∣-(韻)。
四、 七言律詩
(一) 仄起定式:首句不押韻
∣∣(仄起)---∣∣,--∣∣∣--(韻)。--∣∣--∣,∣∣--∣∣-(韻)。∣∣---∣∣,--∣∣∣--(韻)。--∣∣--∣,∣∣--∣∣-(韻)。
(二) 仄起定式:首句押韻
∣∣(仄起)--∣∣-(韻),--∣∣∣--(韻)。--∣∣--∣,∣∣--∣∣-(韻)。∣∣---∣∣,--∣∣∣--(韻)。--∣∣--∣,∣∣--∣∣-(韻)。
(三) 平起定式:首句不押韻
--(平起)∣∣--∣,∣∣--∣∣-(韻)。∣∣---∣∣,--∣∣∣--(韻)。--∣∣--∣,∣∣--∣∣-(韻)。∣∣---∣∣,--∣∣∣--(韻)。
(四) 平起定式:首句押韻
--(平起)∣∣∣--(韻),∣∣--∣∣-(韻)。∣∣---∣∣,--∣∣∣--(韻)。--∣∣--∣,∣∣--∣∣-(韻)。∣∣---∣∣,--∣∣∣--(韻)。
2006-12-13 2:25 am
絕句,又稱截句、斷句、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屬於近詩詩的一種形式。

絕句一詞最早在齊梁時代就已出現。陳代徐陵的《玉臺新詠》收有四首五言四句的詩,不知作者名字,題為「古絕句」。此時的絕句是指五言四句二韻的小詩,並不要求平仄和諧。絕的意思是「斷絕」,古人用四句一絕的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

絕句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才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絕句按字數又可分為五絕、六絕和七絕。
律詩,指近體詩中要求平仄、押韻、粘對最嚴格的詩種。按每句字數多少可分為五言、七言,按篇幅長短又可分為普通律詩和排律,另有一種特殊的詩體稱為柏梁體。

律詩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每首分別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簡稱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較少見。其次對詩句數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如果僅六句,則稱為小律或三韻律詩;超過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詩,稱排律或長律。第三是特定的對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詩,每兩句成一聯,計四聯。按照舊時律詩寫作的起承轉合結構,習慣上稱第一聯為破題,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為頸聯,第四聯為結句。每首的中間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都必須是對偶句。排律則除首末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都必須上下句對偶。小律對偶要求較寬,或一二兩聯,或二三兩聯,或僅二聯要求上下句對偶。第四便是聲韻格律的嚴密要求。
2006-12-11 6:24 pm
http://www.teacher.plkhsn.edu.hk/teacher/khtam/tma02/p2.htm

內容:亦 稱 “ 古 詩 ” , “ 古 風 ” , 與 近 體 詩 相 對 , 泛 指 唐 代 以 前 各 種 詩 歌 體 裁 。
每 篇 句 數 、 字 數 不 限 , 古 詩 以 五 言 為 主,七 言 居 次。五 言 及 七 言 ( 以 五 字 及 七 字 句 構 成 的 詩 篇 ) 者 較 多 , 亦 有 四 、 六 、 九 言 者 ; 作 法 不 求 對 仗 , 平 仄 用 韻 也 較 自 由 。 唐 詩 中 亦 有 五 言 及 七 言 古 詩 體 裁 。

 
 

近 體 詩 :

 

 
亦 稱 “ 格 律 詩 ” , 與 古 體 詩 相 對 , 一 般 指 唐 代 出 現 的 格 律 詩 。
其 句 數 、 字 數 、 平 仄 和 用 韻 都 有 嚴 格 規 定 。 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

律 詩 有 五 言 律 詩 、 七 言 律 詩 ;絕詩有五 言 絕 詩 及 七 言 絕 詩 。

“ 律 詩 ” 因 格 律 嚴 謹 而 名 , 源 於 南 北 朝 , 成 熟 於 唐 初 。 全 詩 八 句 , 中 間 兩 聯 必 須 對 仗 ; 第 二 、 四 、 六 、 八 句 押 韻 , 首 句 可 押 韻 可 不 押 , 押 平 聲 韻 , 一 韻 到 底 , 分 五 言 、 七 言 兩 體 , 又 簡 稱 五 律 、 七 律 。

“ 絕 詩 ” 亦 稱 “ 截 句 ” 、 “ 斷 句 ” ; 因 格 式 僅 四 句 , 有 短 截 義 , 故 名 。 又 說 絕 詩 是 截 取 律 詩 的 一 半 而 成 。 其 首 句 可 押 韻 可 不 押 韻 , 第 二 、 四 句 押 韻 , 平 仄 有 序 , 以 五 言 、 七 言 為 主 , 簡 稱 五 絕 、 七 絕 。

 
 

樂 府 :

 

 
『樂府』始於漢武帝,本 為 古 代 音 樂 官 署 之 名 , 其 職 在 採 納 詩 歌 , 以 管 絃 入 樂 ; 及 掌 管 朝 會 宴 饗 、 道 路 游 行 時 所 用 的 音 樂 。
樂 府 作 為 一 種 詩 體 , 泛 指 樂 府 官 署 所 採 集 、 創 作 的 樂 歌 及 魏 晉 至 唐 代 可 以 入 樂 的 詩 歌。

唐 代 樂 府 詩 歌 之 所 以 在 文 學 史 土 大 放 異 彩,主 要 由 於 唐 代 樂 府 詩 多 屬 創 新 之 作 , 而 趨 於 詩 體 化,故 更 能 以 新 語 言 新 意 境 創 作 新 樂 府 。








http://www.sja.edu.hk/1schoolprofile/staff/yww/index2.html

內容: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像滿天的星斗一樣。這些詩人,今天知名的就有二千三百多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此外,還有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有表達兒女愛慕之情的,有訴說朋友交情、人生悲歡的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氣,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而許多偉大的作品,則又是這兩種創作方法相結合的典範,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慶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但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砍行體的樣式;不但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但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典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採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2006-12-11 6:14 pm
律詩:
由四聯 (八句) 組成,每句五個字的稱為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 八句為「尾聯」。

「頷聯」、「頸聯」須對偶;二、四、六、八句的末字同韻。

2006-12-11 10:16:57 補充:
一、 絕句 (一) 五言絕句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不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4. 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二)七言絕句 1. 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以押韻居多,如果押韻可押鄰韻。2. 第二、四句一定要押韻,而且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能換韻。3. 第一句的最後一個字若不押韻時,限用仄聲字。4. 第三句的最後一個字限用仄聲字。


收錄日期: 2021-04-16 14:52:0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1000051KK0071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