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區的歷史

2006-12-10 11:28 pm
有關青衣的歷史
問題一:請問青衣區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問題二:青衣區歷史怎樣演變?例如:於幾時興起、最初是怎樣、現在是怎樣、期間演變過程......?

如果答案可以的話請中英對照回答,但不便的話中文也可!謝謝回答者的幫忙!Thx

回答 (3)

2006-12-10 11:30 pm
✔ 最佳答案
青衣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青衣島在香港的位置(紅色地方者)。
遠景為青衣島上的山
青衣海濱公園青衣島,簡稱青衣,古稱春花落、秤衣,是香港新界葵涌對出的一個島嶼,屬於18區之中的葵青區,面積10.25平方公里,是香港第5大島嶼。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3個海島填海而成。這3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島,以及位於今日青衣島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島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青衣島得名自青衣魚,說法有二。一說昔日青衣島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而另一說法則是青衣島的外形似青衣魚。

青衣早在1970年代中期便開始開發,先在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近青衣橋的長青邨便在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個公共屋邨。青衣隨後到1980年代中期才正式大舉開發,除了有大量公共屋邨落成外,1988年青荃橋亦正式通車。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九號貨櫃碼頭的六個泊位全面啟用。


[編輯] 交通發展
隨著赤鱲角新機場工程展開,1990年代中期機場鐵路便正式興建,並於1998年通車,於青衣島設有青衣站,地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均在青衣設站。與此同時青衣亦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和青朗公路、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島上設有青嶼幹線觀景台。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新機場和香港各區的交通樞紐。

從前青衣的交通依賴雙線雙程行車的青衣大橋和渡海小輪,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青衣的交通便告癱瘓。即使以後青荃橋通車也未能解決上述問題。隨著新機場核心工程的開展,加上政府決定改善青衣的橋樑交通,青衣在10年內從只有2條跨海橋增加至4條行車橋(增建了葵青橋及長青橋)及供地鐵使用的青荔橋。現在青衣居民的交通選擇增多,堪稱四通八達。從前交通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交通做成影響。

在以前,由/經青衣前往新機場必須經青衣西路進入青嶼幹線前往,由於該路也有不少青衣區巴士線行走,在繁忙時間就十分擠迫。但青衣北岸公路於2002年通車後,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編輯] 青衣市中心
青衣市中心大致上位於青衣東北面,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交通設施都集中在這裡,如青衣城、青衣公園、青衣海濱公園、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運動場、地鐵青衣站、青衣渡輪碼頭、以及幾個巴士總站等等,市中心東南面亦有幾座工業大廈。


[編輯] 參考資料
葵青區簡史
這是與香港地理相關的小作品。你可以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香港島嶼
主要島嶼:大嶼山 | 香港島 | 南丫島 | 赤鱲角 | 青衣島 | 滘西洲 | 蒲台島 | 長洲 | 東龍洲 | 吉澳 | 往灣洲 | 喜靈洲 | 塔門 | 鴨脷洲 | 大鴉洲 | 東平洲 | 坪洲 | 馬灣(全香港共263個島嶼)
群島:蒲台群島 | 果洲群島 | 索罟群島 | 甕缸群島
2006-12-15 5:17 am
青衣島,簡稱青衣,古稱春花落、秤衣,是香港新界葵涌對出的一個島嶼,屬於18區之中的葵青區,面積10.25平方公里,是香港第5大島嶼。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3個海島填海而成。這3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島,以及位於今日青衣島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島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青衣島得名自青衣魚,說法有二。一說昔日青衣島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而另一說法則是青衣島的外形似青衣魚。

青衣早在1970年代中期便開始開發,先在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近青衣橋的長青邨便在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個公共屋邨。青衣隨後到1980年代中期才正式大舉開發,除了有大量公共屋邨落成外,1988年青荃橋亦正式通車。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九號貨櫃碼頭的六個泊位全面啟用。


[編輯] 交通發展
隨著赤鱲角新機場工程展開,1990年代中期機場鐵路便正式興建,並於1998年通車,於青衣島設有青衣站,地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均在青衣設站。與此同時青衣亦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和青朗公路、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島上設有青嶼幹線觀景台。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新機場和香港各區的交通樞紐。

從前青衣的交通依賴雙線雙程行車的青衣大橋和渡海小輪,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青衣的交通便告癱瘓。即使以後青荃橋通車也未能解決上述問題。隨著新機場核心工程的開展,加上政府決定改善青衣的橋樑交通,青衣在10年內從只有2條跨海橋增加至4條行車橋(增建了葵青橋及長青橋)及供地鐵使用的青荔橋。現在青衣居民的交通選擇增多,堪稱四通八達。從前交通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交通做成影響。

在以前,由/經青衣前往新機場必須經青衣西路進入青嶼幹線前往,由於該路也有不少青衣區巴士線行走,在繁忙時間就十分擠迫。但青衣北岸公路於2002年通車後,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編輯] 青衣市中心
青衣市中心大致上位於青衣東北面,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交通設施都集中在這裡,如青衣城、青衣公園、青衣海濱公園、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運動場、地鐵青衣站、青衣渡輪碼頭、以及幾個巴士總站等等,市中心東南面亦有幾座工業大廈。
2006-12-11 2:49 am
青衣島,簡稱青衣,古稱春花落、秤衣,是香港新界葵涌對出的一個島嶼,屬於18區之中的葵青區,面積10.25平方公里,是香港第5大島嶼。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3個海島填海而成。這3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島,以及位於今日青衣島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島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青衣島得名自青衣魚,說法有二。一說昔日青衣島東北方的海域盛產青衣魚;而另一說法則是青衣島的外形似青衣魚。

青衣早在1970年代中期便開始開發,先在1974年建成青衣大橋,而近青衣橋的長青邨便在1977年落成,為青衣首個公共屋邨。青衣隨後到1980年代中期才正式大舉開發,除了有大量公共屋邨落成外,1988年青荃橋亦正式通車。2005年,位於青衣東南填海區的九號貨櫃碼頭的六個泊位全面啟用。


[編輯] 交通發展
隨著赤鱲角新機場工程展開,1990年代中期機場鐵路便正式興建,並於1998年通車,於青衣島設有青衣站,地鐵東涌綫及機場快綫均在青衣設站。與此同時青衣亦興建了連接馬灣的青馬大橋、連接大欖隧道和屯門公路的汀九橋和青朗公路、連接西九龍公路和青馬大橋的長青橋和長青隧道,以及連接青荃橋、青衣站、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的青衣北岸公路。島上設有青嶼幹線觀景台。自此青衣便成為通往新機場和香港各區的交通樞紐。

從前青衣的交通依賴雙線雙程行車的青衣大橋和渡海小輪,每當青衣大橋發生事故,青衣的交通便告癱瘓。即使以後青荃橋通車也未能解決上述問題。隨著新機場核心工程的開展,加上政府決定改善青衣的橋樑交通,青衣在10年內從只有2條跨海橋增加至4條行車橋(增建了葵青橋及長青橋)及供地鐵使用的青荔橋。現在青衣居民的交通選擇增多,堪稱四通八達。從前交通大癱瘓的情況在青衣已經不復出現,即使現時所有來往青衣的渡海小輪已經停航,也沒有對交通做成影響。

在以前,由/經青衣前往新機場必須經青衣西路進入青嶼幹線前往,由於該路也有不少青衣區巴士線行走,在繁忙時間就十分擠迫。但青衣北岸公路於2002年通車後,大大解決了這個問題。


[編輯] 青衣市中心
青衣市中心大致上位於青衣東北面,區內重要的公共設施、商場、交通設施都集中在這裡,如青衣城、青衣公園、青衣海濱公園、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綜合大樓、青衣運動場、地鐵青衣站、青衣渡輪碼頭、以及幾個巴士總站等等,市中心東南面亦有幾座工業大廈。

Tsing Yi (Chinese: 青衣), or Tsing Yi Island (Traditional Chinese: 青衣島) is an island of Hong Kong, to the northwest of Hong Kong Island. Area: 10.67 km². The island has extended drastically by reclamation of almost all its natural shore and annexation of Nga Ying Chau and Chau Tsai. Three major bays or harbours, Tsing Yi Tong , Mun Tsai Tong and Tsing Yi Bay in the northeast, have been completely reclaimed for new towns.

The Isl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four quarters quarters, the northeast quarter is a residential area, the southeast quarter is a container port, the southwest holds heavy industry, and the northwest includes a recreation trail, a transportation interchange and some ship yards. The island is at the northwest part of Victoria Harbour and part of its development is under the law, Chapter 531, the Protection of the Harbour Ordinance.

In the early days, the inhabitants on the island were mostly farmers and fishermen. The major population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ast portion of the island. Farmers grew rice, vegetables and pineapples, while fishermen lived in huts connected by plank walkways in the small harbour of Tsing Yi Tong which stretched far back into the island. Many fishermen also lived on their junks and boats all the time, fishing in the nearby waters. Even as late as the 1970s, Tsing Yi Tong resembled Tai O with its characteristical stilt houses and water vehicles. Like many other fishing villages in Hong Kong, the Tsing Yi dwellers worshipped Tin Hau, the goddess of mercy and the sea. A Tin Hau Temple was built on the shore of Tsing Yi Tong. At the birthday of Tin Hau, fishermen of all nearby waters would come to the Temple for celebrations. The temple was white in color and thus people call it Pak Miu (白廟, lit. White Temple).


收錄日期: 2021-04-12 01:28: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10000051KK026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