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獨立革命

2006-12-10 6:59 am
tell me more about美國獨立革命(use chinese to tell me plese......)

回答 (3)

2006-12-10 7:04 am
✔ 最佳答案
美國革命是指導致了北美洲十三個殖民地脫離大英帝國並且創建了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連串事件與思想。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是革命的其中一部分,然而革命在萊辛頓(Lexington)與康考德(Concord)打響的第一發子彈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並且在英國於約克鎮投降之後還持續下去。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寫道:「戰爭開始之前革命就已經帶來了影響,並且已經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關於美國革命的內涵與範圍,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普遍而言大家同意革命大約起源於法印戰爭(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1754年—1763年)的時候,然後結束於1789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關於美國革命的兩個極端的觀點之一是,美國革命事實上根本不能算是革命,因為它並沒有大幅地轉變整個殖民社會,而只是將一個遙遠的政府替換成一個當地政府而已。這個觀點的相反觀點則是,美國革命是一場獨特且激進的歷史事件,其帶來的改變對於世界歷史擁有深遠的衝擊。現在大部分觀點則是位於這兩個極端之間。

[編輯] 起源
1760年代初期,大英帝國在北美洲掌控有大片土地。除了原本的十三個殖民地以外,七年戰爭的勝利也讓英國獲得了新法蘭西(加拿大)、西屬佛羅里達、以及密西西比河以東美國原住民的土地。而和法國先前的印地安盟友之間的戰爭(朋提阿克暴動),即使沒有征服,至少也平息了其西部的邊界。絕大部分的白種殖民者都將他們自己視為英王統治下的臣民,和居住在大不列顛島上的人擁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


[編輯] 殖民地政府

[編輯] 哲學與政治思想
啟蒙運動提升了哲學思想的地位,並且開始用根據觀察和獨立理性思考而來的觀點,來取代那些傳統權威的觀點。科學革命帶來的成就開始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觀念產生重大的影響。出版品和傳播速度的增加,讓思想相近的人可以在各種議題上面展開全新的交流與討論。洛克這些早期思想家的作品成為了像孟德斯鳩這些人的分析研究對象。一些美國開創者的自然神論以及他們認為合適的政府體系,都是來自於啟蒙運動中政教分離與關於自由的觀點。


[編輯] 宗教潮流
美國的「大覺醒」是先前在歐洲發生的宗教復興的延伸。這股新的宗教潮流認為個人意識和經驗,才是宗教經驗中最有價值的地方,而不是教會所傳佈的資訊。這使得浸信會教派的觀點開始在殖民地中蔓延開來。這也是第一個對英國殖民地造成全面性影響的事件。


[編輯] 走向反抗
在法印戰爭與朋提阿克暴動之後,新即位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決定全面檢討北美洲這塊地方。為了讓大英帝國更加穩固以及帶來更多利益,英國頒布了新的經濟與土地分配政策。殖民地人對這些政策的不滿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與日俱增,對美國革命的發生有很重大的影響。


[編輯] 經濟爭議(1760年—1770年)
英國的國家財政在戰爭期間升高到警戒的程度,因此在1760年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用來向殖民地取得更多的財源。這些政策被認為是正當的,因為殖民地上的人享受了戰爭勝利而帶來的成果。

理論上,英國其實已經透過了《航海法案》(Navigation Acts)在管理殖民地的經濟了,不過長久以來普遍的逃稅行為是被寬容的。現在藉由「協助命令」(Writ of Assistance,一種開放式的搜索許可證)的使用,公權力才被嚴格落實。1761年一位麻薩諸賽州的律師詹姆士·奧提斯(James Otis)抗議「協助命令」侵犯了憲法所賦予殖民地居民的權利。他輸掉了這個案子,然而約翰·亞當斯之後寫道:「美國獨立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

1764年英國首相喬治·葛蘭維爾(George Grenville)所頒布的《糖蜜法案》(Sugar Act)和《貨幣法案》(Currency Act)讓殖民地陷入了經濟困難。為此而來抗議行動包括了英國商品的聯合抵制,而殖民地居民也認為只有他們自己的殖民地議會,而非英國國會可以向他們課稅,於是出現了一句流行的口號:「沒有代表權不能徵稅」(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殖民地於是組成了一些聯絡委員會來發起抗爭。在最初的幾年,各個殖民地的抗爭比較是各地方的活動,而非整個殖民地的集體行動。不過葛蘭維爾的政策逐漸將他們集結起來。

美國革命初期的一個里程碑,是葛蘭維爾為了提供北美駐軍的經濟來源,在1765年通過的《印花稅法》(Stamp Act)。《印花稅法》要求所有殖民地中的法律文件、許可證、商業契約、報紙、小冊子和紙牌都要課印花稅。

為此殖民地的抗議行動蔓延開來。每個殖民地中都成立了被稱為「自由之子」(the Sons of Liberty)的秘密結社,他們使用宣傳、恐嚇和群眾暴力來阻止《印花稅法》的實施。這場騷動在「印花稅法會議」中達到高潮,而該會議在1765年10月向英國國會遞送了一份正式抗議。英國國會撤銷了《印花稅法案》來作為回應,然而也意有所指地在1766年的《宣示法案》(Declaratory Act)中聲明國會對殖民地擁有合法威權力,「無論是在何種事務上」。

不久,1767年英國國會就通過了《湯申法案》(Townshend Acts),對一些進口到殖民地的日常用品課稅,包括玻璃、顏料、鉛、紙和茶。殖民地領導人對這些英國進口商品發起聯合抵制。一艘屬於殖民地商人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的船隻自由號由於涉嫌走私,在1768年6月10日被波士頓的海關局查扣。忿怒的抗議行動讓波士頓海關局向倫敦報告說波士頓已經處於暴動狀態。

英國軍隊在1768年10月開始登陸波士頓。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最後在1770年3月5日爆發了「波士頓屠殺」事件(Boston Massacre),英國士兵對著憤怒的暴民開槍,打死了五個人。像山謬•亞當斯(Samuel Adams)這些革命鼓舞者便利用這個事件來激起群眾反抗,不過在那些士兵接受審判後,緊張情勢就緩和下來了。

《湯申法案》在1770年被撤銷,理論上殖民地進一步的血腥衝突是有可能避免的。然而,英國政府把《湯申法案》中對茶葉的課稅保留了下來,作為某種象徵性的政治宣示,表示英國還是有權利對其殖民地課稅。對革命者來說,只有他們的殖民地代表可以對他們課稅,在這個原則之下就算是一個稅也足以讓他們起而反抗了。


[編輯] 西部土地爭議
《1763年皇家宣言》(Royal Proclamation of 1763)限制阿帕拉契山脈以西的開拓,以減低印地安人和英國開拓者之間的衝突。然而像丹尼爾•布恩(Daniel Boone)這些人所領導的拓荒團還是繼續越過界線前往那些地區開墾,並且和住在該地區的Shawnee等部落爆發衝突。另外,1774年頒布的《魁北克法案》將魁北克的疆界延伸到俄亥俄河,重新採用法國式民法,並且對該區域的天主教徒施以寬容政策。在西部的要塞設置英國正規軍的提議也讓那些想要前往西部開拓的美洲殖民地人感到反感。
參考: 維基百科
2006-12-10 7:05 am
美國革命是指導致了北美洲十三個殖民地脫離大英帝國並且創建了美利堅合眾國的一連串事件與思想。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是革命的其中一部分,然而革命在萊辛頓(Lexington)與康考德(Concord)打響的第一發子彈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並且在英國於約克鎮投降之後還持續下去。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寫道:「戰爭開始之前革命就已經帶來了影響,並且已經存在於人們的心中。」
關於美國革命的內涵與範圍,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普遍而言大家同意革命大約起源於法印戰爭(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1754年—1763年)的時候,然後結束於1789年喬治·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關於美國革命的兩個極端的觀點之一是,美國革命事實上根本不能算是革命,因為它並沒有大幅地轉變整個殖民社會,而只是將一個遙遠的政府替換成一個當地政府而已。這個觀點的相反觀點則是,美國革命是一場獨特且激進的歷史事件,其帶來的改變對於世界歷史擁有深遠的衝擊。現在大部分觀點則是位於這兩個極端之間。
起源
1760年代初期,大英帝國在北美洲掌控有大片土地。除了原本的十三個殖民地以外,七年戰爭的勝利也讓英國獲得了新法蘭西(加拿大)、西屬佛羅里達、以及密西西比河以東美國原住民的土地。而和法國先前的印地安盟友之間的戰爭(朋提阿克暴動),即使沒有征服,至少也平息了其西部的邊界。絕大部分的白種殖民者都將他們自己視為英王統治下的臣民,和居住在大不列顛島上的人擁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
哲學與政治思想
啟蒙運動提升了哲學思想的地位,並且開始用根據觀察和獨立理性思考而來的觀點,來取代那些傳統權威的觀點。科學革命帶來的成就開始對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觀念產生重大的影響。出版品和傳播速度的增加,讓思想相近的人可以在各種議題上面展開全新的交流與討論。洛克這些早期思想家的作品成為了像孟德斯鳩這些人的分析研究對象。一些美國開創者的自然神論以及他們認為合適的政府體系,都是來自於啟蒙運動中政教分離與關於自由的觀點。
宗教潮流
美國的「大覺醒」是先前在歐洲發生的宗教復興的延伸。這股新的宗教潮流認為個人意識和經驗,才是宗教經驗中最有價值的地方,而不是教會所傳佈的資訊。這使得浸信會教派的觀點開始在殖民地中蔓延開來。這也是第一個對英國殖民地造成全面性影響的事件。

走向反抗:
在法印戰爭與朋提阿克暴動之後,新即位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決定全面檢討北美洲這塊地方。為了讓大英帝國更加穩固以及帶來更多利益,英國頒布了新的經濟與土地分配政策。殖民地人對這些政策的不滿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與日俱增,對美國革命的發生有很重大的影響。
經濟爭議(1760年—1770年)
英國的國家財政在戰爭期間升高到警戒的程度,因此在1760年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政策,用來向殖民地取得更多的財源。這些政策被認為是正當的,因為殖民地上的人享受了戰爭勝利而帶來的成果。
理論上,英國其實已經透過了《航海法案》(Navigation Acts)在管理殖民地的經濟了,不過長久以來普遍的逃稅行為是被寬容的。現在藉由「協助命令」(Writ of Assistance,一種開放式的搜索許可證)的使用,公權力才被嚴格落實。1761年一位麻薩諸賽州的律師詹姆士·奧提斯(James Otis)抗議「協助命令」侵犯了憲法所賦予殖民地居民的權利。他輸掉了這個案子,然而約翰·亞當斯之後寫道:「美國獨立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生的。」
1764年英國首相喬治·葛蘭維爾(George Grenville)所頒布的《糖蜜法案》(Sugar Act)和《貨幣法案》(Currency Act)讓殖民地陷入了經濟困難。為此而來抗議行動包括了英國商品的聯合抵制,而殖民地居民也認為只有他們自己的殖民地議會,而非英國國會可以向他們課稅,於是出現了一句流行的口號:「沒有代表權不能徵稅」(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殖民地於是組成了一些聯絡委員會來發起抗爭。在最初的幾年,各個殖民地的抗爭比較是各地方的活動,而非整個殖民地的集體行動。不過葛蘭維爾的政策逐漸將他們集結起來。
美國革命初期的一個里程碑,是葛蘭維爾為了提供北美駐軍的經濟來源,在1765年通過的《印花稅法》(Stamp Act)。《印花稅法》要求所有殖民地中的法律文件、許可證、商業契約、報紙、小冊子和紙牌都要課印花稅。
為此殖民地的抗議行動蔓延開來。每個殖民地中都成立了被稱為「自由之子」(the Sons of Liberty)的秘密結社,他們使用宣傳、恐嚇和群眾暴力來阻止《印花稅法》的實施。這場騷動在「印花稅法會議」中達到高潮,而該會議在1765年10月向英國國會遞送了一份正式抗議。英國國會撤銷了《印花稅法案》來作為回應,然而也意有所指地在1766年的《宣示法案》(Declaratory Act)中聲明國會對殖民地擁有合法威權力,「無論是在何種事務上」。
不久,1767年英國國會就通過了《湯申法案》(Townshend Acts),對一些進口到殖民地的日常用品課稅,包括玻璃、顏料、鉛、紙和茶。殖民地領導人對這些英國進口商品發起聯合抵制。一艘屬於殖民地商人約翰•漢考克(John Hancock)的船隻自由號由於涉嫌走私,在1768年6月10日被波士頓的海關局查扣。忿怒的抗議行動讓波士頓海關局向倫敦報告說波士頓已經處於暴動狀態。
英國軍隊在1768年10月開始登陸波士頓。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最後在1770年3月5日爆發了「波士頓屠殺」事件(Boston Massacre),英國士兵對著憤怒的暴民開槍,打死了五個人。像山謬•亞當斯(Samuel Adams)這些革命鼓舞者便利用這個事件來激起群眾反抗,不過在那些士兵接受審判後,緊張情勢就緩和下來了。
《湯申法案》在1770年被撤銷,理論上殖民地進一步的血腥衝突是有可能避免的。然而,英國政府把《湯申法案》中對茶葉的課稅保留了下來,作為某種象徵性的政治宣示,表示英國還是有權利對其殖民地課稅。對革命者來說,只有他們的殖民地代表可以對他們課稅,在這個原則之下就算是一個稅也足以讓他們起而反抗了。
西部土地爭議
《1763年皇家宣言》(Royal Proclamation of 1763)限制阿帕拉契山脈以西的開拓,以減低印地安人和英國開拓者之間的衝突。然而像丹尼爾•布恩(Daniel Boone)這些人所領導的拓荒團還是繼續越過界線前往那些地區開墾,並且和住在該地區的Shawnee等部落爆發衝突。另外,1774年頒布的《魁北克法案》將魁北克的疆界延伸到俄亥俄河,重新採用法國式民法,並且對該區域的天主教徒施以寬容政策。在西部的要塞設置英國正規軍的提議也讓那些想要前往西部開拓的美洲殖民地人感到反感。
2006-12-10 7:04 am
美國的獨立革命
林茗顯/台獨聯盟資訊中心主任

美洲大地,移民社會

從黑暗時期醒來,歐洲歷經兩世紀(11-13世紀) 十字軍東征,末能打破伊斯蘭教勢力,將異教徒逐出聖地;但是郤學得與東方貿易的好處,商人階級遂興起。封建貴族割據地方,抗拒王室,也控制鄉村莊園與通商路途,抽過路稅;王室與商人遂聯合對抗貴族,達成集中政治權威,在15世紀發展形成民族國家(nation-state)。商人的財富與舒適生活鼓動社會爭逐財物累積的風氣,但是也助長學習舊文與新知,有助於文藝復興。活板印刷術使知識更易傳播普及,馬哥波羅的東方遊記使人夢想東方的財富,但是15世紀的土耳其帝國阻擋西歐與亞洲的陸上通商道路。15世紀初受過教育的歐洲人已認為地球可能不是扁平的,地理知識、造船與航海技術的增長,使人興起向西航行也能到達東方的念頭。政治權威集中後的王國也想向外擴展,獲取更多的財富。這些發展促成航海探險,為的是探索金銀財物和值得貿易的貨物。

葡萄牙王認為是「愛講大話」的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經過再次遊說,終於說動西班牙王與王后(Ferdinand and Isabella),讚助他航海探險,條件是所有發現獲利的百分之十。哥倫布在一四九二年八月三日從西班牙的 Palos港出發,向西航海探險,航向夢想中的東方財富。他誤以為到東方只有4500哩,航行約3000哩時,船員開始害怕,想折返。當他在十月十二日到達巴哈馬時,他以為已經到達航行的目的地--東印度 (East Indies),到達古巴時,他也將古巴誤做日本,因此他誤稱他碰上的當地友善的住民為印地安人。美洲並未因被哥倫布所發現而命名,因為後來另一位意大利人(Amerigo Vespucci)探險巴西海岸,更廣泛記錄他的航行,在當時他比哥倫布更出名,所以當時的地圖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美洲大地。

哥倫布意外發現的美洲大地相當古老,不是「新大陸」,也不是「處女地」。在冰河時期,印第安人的祖先(Paleo-Indian)約在兩萬年前,從北亞經白泠海峽(Berling Strait,在冰河期形成陸橋)到阿拉斯加,然後次第往南、往東擴散至南、北美洲。美洲的印地安人族群與語言非常多 ( 約2200種語言,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時尚有 550到650 種語言在使用中) ,也沒留下文字的歷史記載。據估計,當時的南北美洲約有五千到八千萬人口(北美洲約有五到八百萬),而歐洲約有七千五百萬。印第安人在一開始對新移民歡迎,接著因土地而爭戰。印第安人一點也無法抵抗歐洲人帶去的「幫凶」--天花、傷寒、白喉、痲疹等等傳染病,因為印第安人無這些傳染病的抗体,傳染病能快速地使整個部落或城鎮橫屍遍野。印第安人從未見過刀槍和戰馬,也不知戰爭為何物,因為死的莫明其妙,還以為是天神下降,受到天譴。西班牙搶先登陸美洲,為王室帶回金銀財物,使其成為歐洲強權。法國、英國、荷蘭、瑞典和葡萄牙也爭先恐後爭土掠地。

英王在17世紀初開始特許(chartered) 成立維及尼亞(Virginia Company, 1606年)、麻薩諸塞灣(Massachussetts Bay Company, 1629年) 、馬利蘭(Maryland Company, 1632年)等公司,英國開始移民開拓美洲。在當時從歐洲坐帆船到美洲移民,要橫渡廣闊無際的大西洋,要歷盡千辛萬苦。因為要經過兩三個月的長時間在海上顛簸,人人嘔吐。在船上人多、擁擠而且骯髒,在天氣酷熱、飲水不佳、醃肉腐臭等等的情形下,能不感染痢疾、壞血病、斑疹傷寒等病者非常稀少,感染疾病不死者更是極少數。在航程中,死亡率已經非常高,幸運活著抵達新天地後,還要與無法適應的新環境、大自然和印地安人博鬥,因瘧疾、傷寒和痢疾而喪命者大概十之八、九,比方維及尼亞公司從1606到1624年總共移民近一萬四千人,但是到該公司喪失特許時只剩1150人活著。

在17世紀到維及尼亞開拓的英人有四分之三是簽約做勞役的傭工。到美洲開拓急需勞工,勞工的來源是在英國無土地的農場僕人、城市窮人、囚犯和被運到美洲販賣的黑人奴隸。這些英國的「羅漢腳」和囚犯與主人簽約做勞役(indentured servitude),以到美洲勞動四、五年的代價換取船費、衣物、農具,契約圓滿結束後,獲得自由或者也得到自己的一片土地。雖然當時英國失業者眾多,但是這些失業者和囚犯寧願面對饑餓邊緣和絞刑,不願去當時有死亡陷阱之稱的維及尼亞。

移民到新英格蘭 (New England)的是宗教異議份子--分離主義者和清教徒(Separatist and Puritan)。分離主義者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朝聖者 (Pilgrim),首批朝聖者在1620年坐五月花號(Mayflower) 到新英格蘭的普里茅斯(Plymouth)。分離主義者認為英國國教會(Church of England) 已腐化到無可救藥,他們想與相同宗教信仰者建立自己的宗教社區。而移民中佔更多數的清教徒是改革者,他們想由內改革英國國教會,基於加爾文(John Calvin) 教義建立宗教烏托邦。他們認為英國國教會充斥非聖經教義,他們認為人生活的每一腳步都要按上帝意旨行事,他們以勤奮工作為榮。

另一應被提到的教派是移到賓州(Pennsylvania)的基督教友會信徒 (Quaker),他們相互稱Friend,反對暴力和戰爭,在美國獨立戰爭時被懷疑支持英方。
參考: more imformation in http://www.wufi.org.tw/forum/usrevol.htm


收錄日期: 2021-04-18 20:04:4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9000051KK0577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