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聖經(or 教義),孔子會去天堂還是去地獄?

2006-12-09 8:20 pm
還是其他?

回答 (4)

2006-12-10 6:36 am
✔ 最佳答案
他有機會在新的宇宙享永福
請看--(孔子屬以下兩者的第一者)

聖經所提未經信耶穌也能到新天新地(俗稱天堂,但這只是方便的講法,其實天堂只是新天新地的一部份)的兩種人:

1、沒有機會認識耶穌但願意恒心尋善的人
新約聖經羅馬書二章:凡沒有律法犯了罪的,也必不按律法滅亡;凡在律法以下犯了罪的,也必按律法受審判。原來在神面前,不是聽律法的為義,乃是行律法的稱義。 沒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順著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們雖然沒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 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裏,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

註:
以此來看,孔子、釋迦牟尼將來都有機會和基督徒一同在新天新地同享永福,相對於佛教徒常宣稱耶穌只是天界凡夫,指稱祂將來要墮地獄或成為畜牲,基督徒對釋迦牟尼是友善多了
當然,佛教徒將上帝視為天界凡夫是不正確的見解,個人回應如下──
上帝耶和華不是梵天、帝釋天或阿修羅!!(駁斥佛教界對上帝的誣衊醜化!)

http://bibletimes.netfirms.com/cgi-bin/topic.cgi?forum=5&topic=658


2、孩童或墮胎者

舊約撒母記下十二章23節:孩子死了,我何必禁食,我豈能使他返回呢﹖我必往他那裏去,他卻不能回我這裏來。
解釋:大衛王孩子過世,已到上帝那裏,將來大衛王也要去,只是現在小孩子不會再回到人間了
2006-12-11 9:47 am
外教人可以得救嗎?

聖經說天主「願意所有人都得救」(弟前2:4),而基督徒古往今來只佔人類的少數,所以願意所有人得救的天主,一定有他救所有人的方法。「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就認為「那些非因自己的過失,而不知道基督的福音及其教會的人,卻誠心尋求天主,並按良心的指示實行天主的聖意」,及「勉力度正直生活」的人,都可得永生。(教會憲章.16)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有些人一生混混噩噩,過的生活和豬狗沒有多大分別。如果忽然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參透了宇宙、人生的秘密,那種驚嘆、幸福之情,便足以讓人有不枉此生的感覺;那時即使死了,也不算白活了。(孔子有這種說法,可見他有正面的人生觀。)



子疾病,子路請禱。
子曰:「有諸?」
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
子曰:「丘之禱久矣。」

孔子病重,子路請求祈禱。
孔子道:「有這回事嗎?」
子路答道:「有的。誄文說過:『替你向天神地祇祈禱。』」
孔子道:「我早就祈禱過了。」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也?」
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王孫賈問道:「『與其巴結房屋裡西南角的神,寧可巴結灶君司命』,這兩句話是甚麼意思?」
孔子道:「不對;若是得罪了上天,祈禱也沒用。」


孔子熱愛生命,一生為發揚人性的光輝而奮鬥。他信神,但他是為了提昇生命而信。所以他認為自己一生都在按天道而行,亦即一生都在祈禱;他並不需要在有病時才祈禱。他也認為人必須修己以邀天福,否則,得罪了上天,祈禱也沒有用。

(孔子這樣度每天的生活,比一般基督徒還要好呢!)



中國文化重人倫、重現世和嚮往大同的傾向,更易使我們明白福音中「天國」已經開始這個觀念。天國不是單單在來世的,它應自今世開始,而於來世完成。努力建設孔子、孟子和墨子等的大同世界和道德之國,便是接受天國的第一步。



若望一書4:16說:「天主是愛,那存留在愛內的,就存留在天主內,天主也存留在他內。」瑪竇福音25:31 - 46的「公審判」,也是以愛為標準。
所以天主教相信,一切有愛的人,如果不是明知故意地拒絕基督,都不會自絕於得救之途,不管他是否屬於教會。普世救恩的觀念,在整本路加福音中相當突出。



因此,往天堂還是往地獄都不是由我們來定奪的,而是由我們的主基督。
參考: 一位天主教的神父的分享
2006-12-10 10:10 pm
孔子很可能會在地球上復活,因為他還沒有機會認識上帝,也沒有機會表明自己願不願意按照上帝的標準行事,願不願意尊上帝為至高統治主.

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是異教主張,並不是聖經的看法,聖經談到有的人的前途是到天堂作君王及祭司,有的人的希望是在地球上管理大地及動物.

聖經說,義人及不義的人,都會復活,所以孔子並沒有對上帝有信心,所以不算義人,但他也沒機會學習聖經,所以也不算惡人.
參考: 聖經書
2006-12-09 8:23 pm
你指仲尼?
佢出身既時代福音未傳到
所以到審判之時佢係會有機會揀信/不信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54: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9000051KK0170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