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 范仲淹的註釋

2006-12-09 5:52 am
蘇幕遮 范仲淹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回答 (2)

2006-12-09 6:40 am
✔ 最佳答案
【語譯】
碧藍的天空一望無際,枯黃的落葉掉了滿地。

秋天的天空和水波連成一色,波上寒煙陣陣。

青山映照夕陽,天空連接秋水,芳草不懂人世間

離情,更生長到斜陽外。

黯淡的鄉愁和揮之不去的作客心情,困擾著遊子,

除非夜夜都有美好的回鄉夢境才能留人安睡。

月明時候,不要獨上高樓倚欄眺望,

美酒進入愁腸裏,都化成了思鄉的淚水。

【賞析】這闋詞乃作者於秋日裡抒發思鄉愁緒的作

品。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讀來清新而

雋永。上片描繪的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秋日黃昏圖,

芳草二句,景中含情,不明言怨別,而愁怨自見,

極其婉曲。下片直抒作者為羈旅愁思所困擾的情

形,纏綿悱惻,末兩句扣人心弦,實為佳作。
2006-12-12 12:49 am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

上闋寫景,景中含情。 「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俯仰生姿,白雲滿天,黃葉遍地。一「天」一「地」,一「碧」一「黃」,總括秋色。展現了自然界的萬千氣象,給人心胸開闊之狀。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中有「碧雲天,黃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為描寫秋景的千古名句。接著,作者平視遠眺——「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二句。濃郁的秋色和綿延秋波盡融其中,就在秋色與秋波相連的天涯盡頭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在作者的筆下入木三分,淋漓盡致.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黃昏秋色圖」。 「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人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 「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暮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芳草」歷來也是詩歌中寫「別離」賴以生發的意象之一,如南唐後主李煜的《清平樂》: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草的纏綿。喻情思不斷;埋怨「芳草」無情,正見作者多情、重情,用來映襯出觸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離恨。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雲,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前輩道出的正是借景傳達心聲的名言經典。

下闋抒情,情融景中。「黯鄉魂」二句,逕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黯」意為心情憂鬱: 「追」本意是「追隨」,這裡為「糾纏」,這是羈旅之思的纏繞。「夜夜除非」兩句寫出天涯孤旅鄉愁之深。無時不在, 「好夢」難得,無計可消。下面「休獨倚」更可見詞人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一輪明月反襯出詞人身在異鄉,倍感孤獨寂寞。最後兩句是由李白詩「舉杯銷愁愁更愁」化出,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誰知「酒人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突發奇想, 「用一段『愁腸』把『淚』與『酒』巧妙聯繫起來,瀰漫著蒼涼之悲,讀起來令人迴腸蕩氣。」 (《宋詞鑒賞大典》)又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下片觸景生情。 『黯鄉魂』四句,寫在外淹滯之久與鄉思之深。 『明月』一句陡提。『酒入』兩句拍合, 『樓高』點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淚亦新。足見公之真情流露也。」

總之,讓我們借用前人的話來評價這首詞: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鄒祗謨《遠志齋詞衷》: 「范希文《蘇幕遮》一闋,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
參考: Baidu


收錄日期: 2021-04-11 21:41: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8000051KK0443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