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認為四大皆空, 那麼是否就認為"愛"其實不存在, 只是眾生的幻覺?

2006-12-08 7:17 am
如果"愛"其實不存在, 那麼困惑眾生的感覺又是什麼呢?

回答 (4)

2006-12-08 8:31 am
✔ 最佳答案
佛教講四大皆空,是沿用著印度固有的思想而再加以深刻化及佛教化的,因為地、水、火、風的四大元素,是宇宙物理的,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如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濕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但是,不論如何地分析四大,四大終屬於物質界而無法概括精神界的。所以唯物論者以四大為宇宙的根源,佛教則絕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佛教所講的四大,也有小乘與大乘的不同。從大體上說,小乘佛教所說的四大,是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基本因緣,稱為四大種,意思是說,地、水、火、風,是形成一切物質現象的種子,一切的物象,都是由於四大的調和分配完成;四大和諧,便會欣欣向榮,四大矛盾,便會歸於毀滅,物理現象是如此,生理現象也是如此,所以佛教徒把病人生病,稱為「四大違和」。小乘佛教觀察四大種的目的,是在使人看空我們這個由四大假合而成的色身,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因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生死之業,一旦把我看空,便會進入小乘的涅槃境界,不再輪迴生死了。

大乘佛教所說的四大,不是指的根本元素,而是指的物態的現象,是假非實,是幻非實,對於物象的形成而言,僅是增上緣而非根本法,雖也承認四大為物象的種子,但不以為四大是物象的真實面貌;小乘佛教因為只空我而不空法,所以雖把物象看空,仍以為四大的極微質 ──「法」是實有的。不過,小乘佛教不是唯物論,而是多元論,因為佛教的空不僅空去四大,乃要空去五蘊;四大,只是五蘊中的一蘊而已。

甚麼又叫做五蘊呢?那就是:色、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蘊。

關於五蘊的內容,已非本文所能介紹,因為五蘊是個很大的題目,我們只能在此說一句:五蘊是三界之內的生死法,空去五蘊,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同時,我們由於五蘊的提出,證明佛教不是只講四大皆空,而是要進一步講五蘊皆空的。尤其重要的,佛教的重心,並不以四大為主,而是以識蘊為主,至於受、想、行的三蘊,也是識蘊的陪襯,乃是用來顯示精神界的功用之廣而且大的。所以,佛教不僅不是唯物論者,倒是唯識論者。

「四大皆空」這句話含有至深的道理,一切佛法,都是建立在這句話的基礎上。假如我們每個人能夠審細地去體味,則我們人生的一切問題,都可以由此而得到合理的解決。語云:自求多福。佛教也說:自作業自受果。我們唯有了解這作為宇宙人生的真理--四大皆空,才能夠達到人生最高至善的境界。

由於識的心生種種法生,積聚成過去的經驗,潛藏諸根中,一遇到緣,就成為雜訊干擾,又再念念相續,積非成是,就把假名當真、把夢影看實。在實在感所惑之下,人遂追求成就乃至成佛等。此節金剛藏菩薩聽到前面講一切皆幻,又眾生本來成佛,知道眾生困惑於輪迴及成佛的實在感,就追問此中矛盾,「為何眾生總是被身心迷惑,看不到本自解脫的本然?」佛回答:「眾生認取假名為實,是因先將心視為實體,成為空華之實在先,今有此見是空華已結空果。」輾轉累積,所以妄想堅固、夢中做夢,有如演戲的人忘記自己是在演戲,只因在根本上已先出問題,再如何解釋,總未能擺脫戲論,仍在文字與感受上分辨執取不休。眾生的邊見不是取有即是取無,不知所有出入法皆是思維感受中的事。若知「翳華二法非相待」,不於空華上認為華在虛空中有出入、成壞之相,也不認為虛空是暫有或暫無,才不會「以思維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離諸世間慣性,停止我們在本源上的錯誤,所以解脫之道即打破境界的出入、成壞等相,止息成佛未成佛的世間假名,於這些成見斷其相續習慣,才不會落於世智辯聰巧見,而相續心皆在根塵相觸時不正念所積習。若悟知「虛妄浮心多諸巧見分別」則不會追求名相與境界的知見以為成就,或甚至用個人知見與他人做意氣之爭,沾沾自喜於世間成就,大啗空果皆未離夢。
2006-12-17 8:45 am
什麼都不是!!!!
"愛"可以是自私的, 可以是無私的!!!!
困惑眾生的, 是你自己! 不是"愛"!!
"愛"存不存在, 與...困不困惑, 是沒有關聯!!!
是你自己!
2006-12-09 12:52 am
四大皆空 –
四大 – 地水火風, 構成一切宇宙萬有之人事物。
空 – 不是解作「無」, 「空」尤如夢幻的「影像」, 還有「影像」的感覺。

佛教不是認為「愛」其實不存在, 而是認為「愛」是生死輪迴的源念, 就是有「愛」的幻覺而執住「愛」的感覺。

有「愛」執住的眾生便入輪迴再轉生, 而去尋找所愛的對像, 即是死心不息o
所以「娑婆世界」又叫「愛河」o

有「愛」就相對有「恨」, 「愛」「恨」都會做不斷的業力而輪迴生死去受報o

困惑眾困惑眾生的感覺是「苦」-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hkshp/humanities/ph95-03.htm
く雜阿含經>卷第十七(四六○)說:「苦觸因緣生苦受。」
佛法所謂的苦有三種,即苦苦、壞苦和行苦。

1]「苦苦」,來源有六種,即佛法「八苦」中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和求不得苦。「生苦」,指的是出生時的種種痛苦;
「老苦」,指的是年老體弱時的種種痛苦;
「病苦」,指的是患病時的種種痛苦;
「死苦」,指的是臨終時的種種痛苦;
「怨憎會苦」,指的是與仇人見面的種種痛苦;
「求不得苦」,指的是所求不遂的種種痛苦。
這六種苦的感受都是人們所常見而有一定的感受,對其苦受的屬性無可置疑。

2]「壞苦」,就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要結束時對有情身心所造成的種種痛苦。這樣的痛苦,其實同八苦中所說的「愛別離苦」非常相象,所不同的,「愛別離苦」是與所愛的人不得不分離時的種種痛苦,而壞苦則不僅這些,它還包括除此以外的一些東西,所謂良辰、美景等等。

3]「行苦」來自于時光流逝,感傷「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無奈。這種無奈的傷感之苦,佛法叫它「行苦」。所謂行苦,就是因歲月的遷流和環境的變化而産生的種種莫名的憂傷,一種深沈的痛苦。

苦苦、壞苦及行苦,都體現著一種力量,一種衆生所不願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力量。這種力量,可能來自客觀世界,也可能來自主體感受,也可能來自于其他的衆生。這種力量始終具有一個明顯的特徵──逼迫性。

所謂的逼迫性,就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人們所不喜歡的必然性。

種種痛苦,種種感受,其實也只是一種苦,即八苦中的「五陰熾盛苦」。衆生之所以是衆生,衆生之所以有苦,是因爲作用熾盛的五陰蓋覆了天真的本性而導致了生死的輪回。

正是以逼迫爲特徵,具有很大的不可逆轉性,而世間的一切感受莫不如此,所以《成唯識論·卷第五因爲苦》才說:「領違境相,逼迫身心,說名『苦受』。」
2006-12-08 8:38 am
首先要明白空的意義:空並不是我們日常用的沒有,佛教的空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的意思。所謂四大,即是地、水、火和風,是古印度認為組成一切生命的本質。所以佛說四大皆空代表了我們的身體是常常的變化,沒有一個固定的本質,但並不是不存在 -- 只是它的存在是在一個特定的時空,而且不停的變化。

因為四大皆空,所以愛亦是空 -- 不過不是不存在,只是愛也好像我們的身體一樣,會不停的改變:在適當的時間和條件下,它會出現;當條件改變,它亦會改變;有時情況太差,愛亦會變成恨。所以困惑眾生的感覺仍然是愛,只是眾生未能明白和接受愛的變化,因而產生執著和困惑了。


收錄日期: 2021-04-12 18:18: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7000051KK0525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