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主旨:作者用肖像描寫突出馬褲先生為人沒有品味,予人不倫不類的感覺。 本文透過描寫馬褲先生在火車上的言行,刻畫一個庸俗粗鄙的人物,並對這類齷齪可厭的人物予以強烈的諷刺。
~~~~~~~~~~~~~~~~~~~~~~~~~~~~~~~~~~~~
短篇小說構築角色的設計和痕跡──以老舍〈馬褲先生〉為例
白雲開
限知敘事者「我」描述主角馬褲先生的「茶房」叫喚聲,可說是這篇小說一大風景。短短的篇幅裡,馬褲「茶房」的叫喚聲出現多達23次。此外,在情節20中,另有40至50次叫喚聲,「我」沒有直述出來,給省卻了,可見這種叫聲在文本中的重要性。
回看整個文本,「茶房」的叫聲既表達馬褲找茶房的客觀現實,也反映了馬褲煩人的無理要求,和他不顧別人感受,自私自利的性格。「茶房」叫喊聲的震憾力,如前所述,足令身在同一車廂的「我」如聞響雷,如聽霹靂(#3, 11),甚至「連火車好似都震得直動」,「火車確是嘩啦了半天」(#3)。受害者茶房聽到這樣呼喚自己,當然趕忙回應,甚至「差點嚇了個跟頭」。文本也借旁人誤以為火車失火,或鬧出人命,來突顯「茶房」喊聲的威力。
馬褲除找茶房時的叫喊聲令人印象難忘外,就是他睡時的鼻鼾呼聲,也威力無窮。「我」形容為「帶鉤的呼聲」(#22),讓人無法入睡。情節12描述這種呼聲寫得十分傳神:「馬褲先生又入了夢鄉,呼聲只比『茶房』小一點。可是勻調,繼續不斷,有的呼聲稍低一點。用咬牙來補上」。
「茶房」的叫喊聲,睡時的呼聲和咬牙聲,將短短的文本擠得滿滿的,閱讀效果也特別明顯。可見「茶房!」的叫喚聲不但如「我」所說,即使「我」離開火車,進了城後,仍能清楚聽見,而且在讀者心中「茶房」叫聲以至馬褲先生的印象,應是最為深刻的了。
III. 角色之間的關係
一般來說,由於短篇小說篇幅有限,角色也不多,因此角色之間的關係較長篇小說還要密切,起碼從敘事角度來看是如此。也即是說,為達到理想的說故事效果,短篇小說的角色往往互相緊扣,或互補、或襯托、或產生矛盾、或激化矛盾。
IV. 從外貌到言行──馬褲先生的性格特點
塑造一個角色的形象,外貌描寫是一直接而且有效的手段。為了盡快建立好角色尤其是主角的形象,為故事定下調子,一般短篇小說利用文本開頭帶出主角的外貌,〈馬褲先生〉便是一例。
V. 總結
從敘事功能認識角色屬較易掌握的方法
可作為培養學生賞析文學能力的一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