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中史: 戊戍維新失敗的原因

2006-12-08 3:16 am
如題...
不論字數多少.(當然愈多愈好)
但內容[必須]正確.

回答 (2)

2006-12-08 3:20 am
✔ 最佳答案
(一)政治方面 ── 裁汰冗官及駢枝機關衙門,改革官署辦事規則,鼓勵臣民上書批評
時政,編預算案,以資統計等。

(二)軍事方面 ── 變通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槍駮,整頓水師,裁減綠營,改用
西法訓練將兵、力行保甲、實施徵兵制等。

(三)教育方面 ── 廢八股,改試策論,設經濟特科,興辦學校,設立京師十學堂,各
省郡城州縣,詔設立高中小學堂,兼習中西科學,成立譯書局,鼓
勵官紳士民辦報等。

(四)商業方面 ── 獎勵創造發明者,設立農工商總局及礦務局,開辦銀行等。

(五)交通方面 ── 興築粵杭、滬寧各鐵路、設立鐵路總局。



第三節 戊戍政變的經過
────────────
(一)朝分兩黨 ── 自光緒下紹變法維新後,朝臣分為新、舊兩黨。新黨擁護光緒;舊
黨則依附慈禧。

(二)欲廢光緒 ── 舊黨認為康有為和梁啟超變亂祖制,故對新政諸多阻撓,進而慫恿
慈禧勸誘光緒往天津閱兵,乘機廢黜。

(三)世凱背叛 ── 光緒見情勢危急,乃密詔袁世凱入京,欲削慈禧勢力;不料袁世凱
將秘密告知榮祿,榮祿轉向慈禧告密。

(四)維新失敗 ── 慈禧先發制人,囚光緒於瀛台,下詔廢新政,捕殺譚嗣同等六君子
。康有為亡命香港,梁啟超逃至日本,維新運動遂告失敗,史稱「
戊戍政變」。






第四節 維新運動失敗原因
─────────────
(一)舊黨勢大 ── 慈禧個性頑固守舊,對新丕極度反對;當時的滿洲親貴如榮祿、裕
祿等亦因利益的劓突而反對新政。他們垮力雄厚,使新政推行困難。

(二)新黨勢弱 ── 維新運動的主持者如康有為、梁啟超等,既為漢人,又官小權輕,
未能左右大局;光緒雖身為皇帝,但無實權,故新黨勢弱,不能對
抗舊黨的反對。

(三)滿漢衝突 ── 新政的反對者皆為滿人,他們恐怕漢人變法成功,政權便會轉移於
漢人之手,故群起反對。

(四)世凱背叛 ── 光緒誤信袁世凱,欲借助他奪榮祿及慈禧之權,但袁世凱背叛,向
榮祿告密,乃有「戊戍政變」的發生,為維新運動失敗的關鍵。

(五)推行過急 ── 新政的主持者求治心切,不知按部就班,以「全變」、「速變」的
目標推行新政,漫無計劃,以致未能得到各界支持,欲速而不達。



第五節 維新運動影響
───────────
(一)八國聯軍 ── 戊戍政變後,慈禧痛恨英、日兩國庇護康有為和梁啟超,又干預廢
黜光緒事,遂利用義和團大肆排外,釀成「八國聯軍之役」。

(二)革命運動 ── 戊戍維新失敗後,有識之士深知非推翻滿清,不能挽救中國,於是
有「辛亥革命」的發生。

(三)思想革命 ── 康有為和梁啟超逃亡外國,仍鼓吹新政,標榜立憲,攻擊國內舊勢
力;又介紹西方思想文化,導致「五四運動」的
2006-12-22 6:33 am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項政治改革運動。這次變法主張由光緒皇帝親自領導,進行政治體制的變革,希望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現代化道路。無奈變法受到清朝廷內保守勢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對,最後演變成為政變,維新派人物被殺。維新運動失敗,使中國損失一批熱心於國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將中國推上革命的道路。

洋務運動
1840年鴉片戰爭戰敗後,中國跟世界的關係出現前所未見的改變。接連的外憂內患,使清政府及一眾知識份子逐漸醒覺到必須要改變以自強。咸豐、同治年間開始,清政府進行洋務運動,希望能夠「師夷長技以自強」,改良生產技術。各地先後引入外國新科技,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培訓技術人材;在軍事上亦建立了遠東最具規模的北洋水師。

1894年至1895年發生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打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證明了洋務運動未能根本改變中國的落後。於是出現了要求從更基本層面,包括政治體制上,進行變法維新的聲音。

公車上書
維新運動開始於1895年於北京發生的公車上書。當時齊集在北京參與科舉會試的十八省舉人,收到《馬關條約》中,中國割去台灣及遼東,並嚮日本賠款二萬萬兩的消息,一時間群情激動。4月,康有為、梁啟超作成上皇帝的萬言書,提出拒和、遷都及變法的主張,得到一千多人連署。5月2日,康、梁二人,十八省舉人及數千市民,集合在都察院門前要求代奏。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是由各省派送,依漢代舉孝廉乘公家車輛赴京慣例,對進京參加會試的舉人又稱為「公車」,故稱「公車上書」。雖然公車上書在當時沒有得到直接實質的後果,但卻形成了國民問政的風氣,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議政團體。當中由康、梁二人發起的強學會最為聲勢浩大,更曾一度得到帝師翁同龢、南洋大臣張之洞等清朝高級官員的支持。

變法開始
1897年末,山東發生曹州教案,兩名德國傳教士被殺。德國乘機侵佔膠州灣(今青島),俄國同時進佔旅順大連,法國進佔廣州灣(今廣東湛江),英國進佔山東威海,並要求拓展九龍新界。列強意圖瓜分剛敗於日本的中國,在朝中再次敲響了警鐘。

光緒皇帝雖然在1887年十七歲時已在名義上親政,但實權一路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裡。面對列強瓜分的危險,光緒於1898年(戊戌年)向慈禧要求實際的權力,讓他進行朝政的改革。6月11日,光緒頒布《定國是詔》,表明變更體制的決心,這亦是百日維新的開始。之後光緒召見康有為,調任他為章京行走,作為變法的智囊。其後又用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人,協助維新。

變法內容
新政內容主要涵蓋教育、軍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體制。其最終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康有為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和《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還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攬要》的譯本和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的書。這令光緒傾向以明治維新為改革的藍本的。

教育改革
這是維新派最重視的地方,細節抱括:

舉辦京師大學堂
所有書院、祠廟、義學、社學一律改為兼習中西學的學堂
各省會設高等學堂,郡城設中等學堂,州縣設小學
鼓勵私人開辦學堂
設立翻譯、醫學、農務、商學、路、礦、茶務、蠶桑速成學堂
派皇族宗室出國遊歷,挑選學生到日本遊學
廢八股、鄉會試及生童歲、科考試,改考歷史、政治、時務及四書五經,以及定期舉行經濟特科
設譯書局
頒發著書及發明給獎章程,保薦格致人才

經濟建設
康有為強調中國必須以工商立國,才能富國養民;另因為官辦企業多弊病,故也著重鼓勵民辦企業。

設鐵路礦務總局、農工商總局,並在各省設分局
廣泛開設農會,刊印農報,購買農具,訂立獎勵學藝、農業程序,編譯外國農學書籍,採用中西各法切實開墾
頒發製器及振興工藝給獎章程
在各地設立工廠
在各省設商務局、商會,保護商務,推廣口岸商埠
開放八旗經商的禁令,名其學習士農工商自謀生計

軍事
改用西洋軍事訓練
遣散老弱殘兵,削減軍餉須支,實行團練,裁減綠營,舉辦民兵
頒發興造槍砲特賞章程
籌設武備大學堂
武科停試弓箭騎劍,改試學科

政治
裁減冗員
設置京卿學士,以集思廣益
准許地方官與士民上書
改上海《時務報》為官報,創設京師報館
開放新聞自由
按月分類列名每年收支
康有為還有好些未發表的新政,如尊孔聖為國教,立教部、教會,以孔子紀年,制訂憲法,開國會,軍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遷都上海等。根據康有為所講,自軍民合治以下的新政都得到了光緒的同意。

戊戌政變
新政一開始便遭到原來各大臣的抵制。特別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榮祿,更是保守派的頭目。榮祿與慈禧的關係密切,不單對光緒公開抗命,還與朝中其他保守派人物向慈禧密報,要求慈禧回朝訓政。9月13日,光緒感到慈禧有異,於是命康有為迅速外出到上海,並要「設法相救」。9月16日,光緒在頤和園召見統率北洋新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於9月18日夜訪袁世凱住處,透露慈禧聯同榮祿,要廢除光緒;並說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住的頤和園。兩日後(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劃向榮祿報告。 

一種說法是袁世凱的洩密,是光緒政變失敗的原因;但據近年的考證,慈禧及榮祿早有廢除新政的計劃,二人在袁世凱9月20日洩密以前亦經已有部署和防備。9月19日,慈禧回宮,9月21日即臨朝,宣佈戒嚴,火車停駛;並即幽禁光緒,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是為戊戌政變,結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啟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六人於9月28日斬於菜市口。徐致靖處以永遠監禁;張蔭桓則發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

變法的影響
只有短短103日的變法,最後因為宮廷政治鬥爭的緣故而告失敗。過去多數人將運動的失敗歸咎於慈禧及朝庭中保守大臣反對改革而發動政變。但近年亦有歷史學家認為,維新運動自開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除了光緒未具備足夠的權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維新派人物(特別是作為智囊的康有為)對政治現實的無知,和他們對西方社會制度的粗糙瞭解,亦註定運動的失敗。

由於變法的失敗,中國失去了一批傾向在原有制度下實行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代之而起的是主張激烈變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的革命者,最後造成了清朝的覆亡,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亦畫上句號。除此以外,朝庭中本來較為開明有為的大臣在政變後有些被貶,其他亦多被排擠到中央以外;間接亦造成了之後發生的義和團事件。
參考: 維基百科


收錄日期: 2021-04-16 15:16:3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7000051KK034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