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頭酒』的起源係點架??

2006-12-07 11:00 pm
『和頭酒』的起源係點架??

回答 (3)

2006-12-09 5:35 am
✔ 最佳答案
『和頭酒』的起源係點架??
一如老人所說,『和頭酒』的用途乃是透過擺筵席,而後冰釋原本有嫌隙的兩方之間的仇恨,化敵為友,而過往的恩恩怨怨亦在酒席上一筆勾銷。
然而,本人不認為杯酒釋兵權乃是最早的『和頭酒』事例。『和頭酒』的用意在於冰釋前嫌,然而宋太祖此舉其實是為了解除功高蓋主的屬下,如石守信,高懷德,王審錡等,而非邀請他們一起,化解各種前塵舊事,恩恩怨怨,故本人不認為此為最早出處。
本人以為最早的『和頭酒』可出於澠池之會。於澠池之會中,秦昭襄王就曾擺下酒宴,邀請趙惠文王赴宴,名義上就是為了修好兩國以往的關係,其實是為了奪得趙國的和氏壁,還詐說可以十五城池換和氏壁,又企圖誨辱趙王,但最終一切皆落空。至於可於那兒見到秦昭襄王就曾擺下酒宴,可看以下: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
''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秦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
當然亦有說和頭酒是源自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也就是在澠池之會後的事。《史記》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老將廉頗因戰功卓著而被拜為上卿,後來藺相如因澠池會完譬歸趙的功勞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心中咽不下這口氣,覺得藺相如只不過以口舌之能,不該位在自己之上,就尋釁侮辱藺相如。藺相如為了趙國利益,一次次委屈忍讓,下人不理解,忍不下這口氣,勸藺相如不必忍讓,如果再忍讓,他們就要離他而去。藺相如勸解下人說:我藺相如雖然懦弱,但秦王那麼厲害,我尚不怕,難道我怕廉頗嗎?我一再忍讓,想的是秦國之所以不敢來犯趙國,就因為我和廉頗兩人在。如我和廉頗鬥起來,必須兩敗俱傷,這對趙國有什麼好處呢?這番話傳到廉頗的耳中,廉頗深感內疚,主動上門負荊請罪。請罪之說,最早出於此,後來發展成為謝罪酒。朋友相處久了,難免會無意中傷害對方的時候,勇敢的人一旦明白過來,就會主動辦謝罪酒,向對方誠懇地認錯道歉。
(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sz.chinanews.com.cn/changjiang/jh/jljs/js.htm)
歷史上另一次有名的『和頭酒』就是在楚漢時期的『鴻門宴』。此宴會中名義上劉邦正是為了向項羽謝罪(當然實際上是為了避開項羽對他的嫌疑,以避免遭項羽的攻伐),此宴會還有歷史上早期的''和事佬''項伯''呢:
''...劉邦一聽自知敵不過項羽,於是反過來請求項伯能夠回去代為向項羽解釋自己絕對無意稱王,項伯說可以,我可以幫你當和事佬,但是,明天一早你就親自要到項羽所在的鴻門來請罪。於是項伯連夜又趕回項羽軍營向項羽說,劉邦是這麼解釋的,並且他還說:“如果不是因為劉邦先攻入關中,您又怎麼敢進來呢?現在人家立了大功反而要去攻打人家,這是不仁不義的,不如趁機友好款待他吧。”項羽答應了。
隔天一早,劉邦果然率領了一百多人馬來到鴻門,親自向項羽請罪,希望項羽不要聽信小人的流言,而從項羽的口中劉邦也知道,原來是自己陣營曹無傷放的話。當天,項羽留下劉邦一同飲酒,在筵席上還有項伯、范增、張良,范增多次以玉珮向項羽示意要殺劉邦,但是項羽無動於衷...''
(http://tw.epochtimes.com/bt/5/1/16/n782412.htm)
『和頭酒』一詞其實源於何時不可考(而且『和頭』一詞是指棺才的前後面,實不明有何關係),但『和頭酒』亦可稱作『和事酒』,『和事酒』一詞則下追溯至唐中宗時代:
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唐中宗詔突厥娑葛為金河郡王,部下闕啜忠節心懷不滿,賄賂宗楚客,阻止此事。由此引起娑葛怒恨,率兵侵掠,成為邊患。監察禦史崔琬上奏唐中宗,揭發宗楚客作威作福,與外境交結,為國家生怨。宗楚客不但不認罪,反而聲肆厲色地大言自己忠鯁,被崔琬誣陷。唐中宗不敢追究根由,約二人飲酒,結為兄弟而和解,唐中宗因此落了個“和事天子”的稱呼。從此便出現“和事”一詞,後亦創了“和事佬”的稱呼,而當時中宗為宗楚客及崔琬所擺的酒席,亦就可稱為“和事酒”了。

從以上看,意義上的『和頭酒』早於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
(http://www.sxcnt.com/rwcq/zck.htm)
2007-03-25 7:23 pm
厲害,小的佩服~
2006-12-08 7:29 pm
從字面上來說,意思是希望平息紛爭而去擺筵席作息事寧人之舉。這話出處可探究至歷史上“杯酒釋兵權”事件而引申出的俗話。

“杯酒釋兵權”這故事說的是宋代第一個皇帝趙匡胤自從陳橋兵變,一舉奪得政權之後,卻耽心從此之後他的部下也效仿之,想解除手下一些大將的兵權。於是在961年,安排酒宴,召集禁軍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叫他們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兒舞女以終天年,從此解除了他們的兵權。在969年,又召集節度使王彥超待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兵權。宋太祖的做法後來一直為其後輩沿用,主要是為了防止兵變,但這樣一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能調動軍隊的不能直接帶兵,能直接帶兵的又不能調動軍隊,雖然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但卻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以至宋朝在與遼、金、西夏的戰爭中,連連敗北。

老人之見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00: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7000051KK0175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