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廁所叫"馬桶"?

2006-12-06 6:26 am
如題, 點解廁所叫"馬桶"?

回答 (3)

2006-12-06 6:29 am
✔ 最佳答案
講這典故的文章中,“馬桶”在較早時期是製作成馬的形狀的,後來才改成圓桶形狀,這也就是”馬桶”稱呼的由來,這要追溯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 這是對於馬桶最早的文字記載。至於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參考: 台灣大紀元時報
2006-12-06 6:33 am
人有三急 作者:周立老師

新陳代謝保障了人體健康,但排泄的叫法卻五花八門,古今雅俗各不相同。古代把去廁所叫「寬衣」。「寬」有解除之意,寬衣就是脫衣服,脫衣服幹甚麼呢?肯定是做不脫衣服做不了的事。正常排泄之事,古人卻說得遮遮掩掩。還有一個詞叫「如廁」,「如廁」並非專指上廁所,它真正的意思是指換衣服。

「出恭、解手」有段古

古時候的科舉考試時間長,但人有三急難免要出出入入,於是考場設有「出恭入敬牌」,實際是「出入都要恭敬」之意。皇家考試可不是鬧玩兒的,大聲喧嘩有殺頭的危險,必須「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時間一長,就只保留了「出恭」二字作為大小二便的雅稱。「大恭」指大便(),「小恭」指小便(),放屁()則有虛無實,所以叫「虛恭」。

「解手()」一詞始於明代。朱元璋搞過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強迫北方百姓移居到東南地區。為防止移民中途逃跑,就把他們綁起來,再用長繩穿成一串。凡要大小二便的,必須向押解人員申請解手,於是「解手」成了大小便的代稱。大便稱「大解()」,小便稱「小解()」。「小解」兩個字都是第三聲,兩個第三聲連讀要把前一個讀成第二聲,變成。

「洗手間」殺入內地

廁所的叫法不多,不外「廁所()」、「茅房()」、「洗手間()」、「衛生間()」之類。現代住宅不普及的時候,內地也使用器皿,「恭桶()」、「馬桶()」、「夜壺()」、「尿盆()」,叫法不同,性質一樣。隨時代的進步,和香港的「夜香」一起被「倒」掉了。

若尋方便,普通話可以說「去廁所()」、「去洗手間()」。洗手間本為方言詞,婉指廁所,現已融入普通話詞彙。說「大便」、「小便」、「去方便一下」也可以。但說「拉屎()」、「撒尿()」就有點粗俗了。粵語中常用的「屙」,普通話讀為,是方言詞。至於排泄物的量詞要用「泡()」,如「一泡屎」、「撒泡尿」,不能用「頓()」。

廁所也有其文化,常見好事者在抽水馬桶上題字,提醒懶人「來也匆匆,去也沖沖﹗」「匆()」為平舌音,發音時舌抵下齒背﹔「沖()」為翹舌音,發音時要適度捲舌。

重複一遍:去廁所、上洗手間。記住: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2006-12-06 6:31 am
馬桶ㄉ發明

1596年,英國人約翰·哈林頓發明了馬桶,人類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馬桶。但他的馬桶技術,幾個世紀之后都並沒有被應用到實踐中來。博物館樓上的命名為“鸚鵡螺”的馬桶,採用壓力罐沖刷排泄物,基本符合現代人的生活要求。當沖刷時,真空管打開,將罐中的排泄物沖進凹槽,借助地心引力與動力,拉動水流進入S形排污通道。

  為了設計新型馬桶,馬桶設計師們開始借助電腦設計。科勒公司市場營銷主管卡斯恩·斯特利比指出:“利用流體力學電腦軟件,我們可以得出最恰當的水位等高線、管道半徑以及水容量度,這完全是數學微積分問題。”

  柯康宜博士說:“要想讓水能不失去動力,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善水流管道,你需要平滑的拐角,以便確保讓水流順暢,不至於發生任何阻礙或回流。”



馬桶的由來


人坐的桶,為什麼要叫馬桶?
講這典故的文章中,“馬桶”在較早時期是製作成馬的形狀的,後來才改成圓桶形狀,這也就是”馬桶”稱呼的由來,這要追溯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 這是對於馬桶最早的文字記載。至於馬桶的歷史,這得從漢朝說起,《西京雜記》上說,漢朝宮廷用玉製成“虎子”,由皇帝的侍從人員拿著,以備皇上隨時方便。這種“虎子”,就是後人稱作便器、便壺的專門用具,也是馬桶的前身。據說這種“虎子”也是受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而受到啟發才發明出來的。
19世紀堪稱是“廁所世紀”。在19世紀40年代,在漢堡出現了用河水時沖刷管道的下水系統。19世紀59年代,在倫敦出現了一套高效下水系統,並設置了自動沖水閥門和加速水流的新型管件。此後,廁所的製造工業化了,流水作業的設計使這一工作發展到了極為簡單的地步


收錄日期: 2021-04-12 20:14:3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5000051KK049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