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 「敖」的歷史

2006-12-06 2:24 am
一般的姓氏「陳」、「黃」、「李」、「何」、「張」都很容易找得到他們的歷史由來. 請問「敖」姓的歷史是如何來的? 與歷史人物 —「鰲拜」有沒有關係呢?

回答 (3)

2006-12-06 2:33 am
✔ 最佳答案
敖姓是中國姓氏之一,被收入《百家姓》。分佈較廣。宋朝有敖陶孫,明朝有廣西按察使敖宗慶。傳說是大敖的後代。

應該跟鰲拜無關係掛?因為鰲拜姓瓜爾佳氏!
鰲拜(?—1669年),姓瓜爾佳氏,生年不可考,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後半生則操握權柄、結黨營私,為影響清初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
鰲拜的伯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之一,二哥卓布泰是清初軍功卓著的戰將。鰲拜本人亦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功赫赫,不但是一員驍勇戰將,而且也是皇太極的心腹。1644年清軍入關,鰲拜率軍定燕京,征湖廣,馳騁疆場,衝鋒陷陣,為清王朝統一中國立下汗馬功勞。1646年鰲拜出征四川張獻忠大西軍,在南充大破大西軍軍營,斬張獻忠於陣,因此以首功被順治皇帝超升為二等公,授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在(皇帝禁衛軍司令),自此,鰲拜參議清廷大政。
1661年順治帝崩,愛新覺羅玄燁八歲即位,順治帝遺詔,由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大臣輔政。當時鰲拜在四輔政大臣中地位最低,但因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庸懦,蘇克薩哈因曾是攝政王多爾袞舊屬,為其它輔政大臣所惡,因此鰲拜才得以擅權。
鰲拜結黨營私,日益驕橫,竟發展到不顧康熙的意旨,先後殺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臨與輔政大臣蘇克薩哈等政敵,引起朝野驚恐,康熙震怒,最後康熙終設計將鰲拜擒獲,廷議當斬,康熙念鰲拜歷事三朝,效力有年,不忍加誅,僅命革職,籍沒拘禁,不久鰲拜死於禁所。






參考: 維基百科及維基中文姓氏列表
2006-12-06 4:15 am
一 姓氏源流





敖姓的来源有二:


1 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2 出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1 谯国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地区。治所在谯县。





堂号:


1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听到这些以


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敖姓家谱目录





5835【浙江长兴】雉南敖氏宗谱八卷


(清)敖明耀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敦伦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5836【江西】万载白良敖氏族谱□□卷


(清)敖焕章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谯国堂活字本


江西图(存五册)


5837【湖北】竹溪敖氏族谱不分卷


(清)敖自恩修


钞清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


湖北竹溪县文


5838【湖北竹溪】敖氏袖珍小谱□□卷


(清)敖立榜纂


清同治十三年(1874)木刻本


湖北竹溪县文(存卷1)


5839【湖北竹溪】敖氏宗谱□□卷


木刻本


湖北竹溪县文(存卷3)




敖姓典故


*秀毓谯郡;宗开太敖。


*作挽诗,陶孙侠气高尚1;


著杂言,子发才名大张2。


注释: 1宋代进士敖陶孙的事典。敖陶嘉陵江,字器之,福清人。少有大志。朱熹被贬时,陶孙游太学,首以诗送之;赵汝愚死贬所,陶孙以诗哭之。终温陵通判。2明代正德进士敖英,字子发,清江人。官至江西右布政使,工诗,兴幽思远,尽绝蹊径,有《绿雪亭杂言》等。*姓启楚国一主3;名列江北二杰4。注释:3见敖姓起源(二)。4明代进士敖山,字静之,赋才雄爽,为文如奔峡腾川。与濬县王越齐名,人称“江北二杰”。 *诗风雅致,韵似鸣琴绕谷5;赋才磅礴,文如奔峡腾川6。注释:5见注2。


6见注4。 
人物简介:

1敖山:字静之。明朝时期莘县人。成化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升任山西提学副使。后因疾病辞官还乡。工诗文,诗才雄爽,文章豪放,与当时的王越齐名,人称江北二杰。晚年的时候专心研究数学。著
有《石绫传》、《灿然稿》、《先天手册》。

2敖家熊:字孟姜。浙江平湖人。早年在嘉兴创办稼公社及竹木小学堂。并组织祖宗教。清光绪二十九年入上海爱国学社学习。曾编写《新山歌》一书,宣传革命。次年加入光复会,并且出资与魏兰等人组织温台处会馆,这是革命党人的一个秘密联系机关。光绪三十三年与秋瑾共谋在大通师范学堂起义,事情泄露后逃跑。光绪三十四年在嘉兴被仇敌杀害。

3敖陶孙:字器之,宋朝时期福清人。从小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当时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而陶孙很尊敬朱熹的学问,于是去探望了他,并且赠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佗胄知道以后大怒,要逮捕他。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4敖英:明代正德进士,字子发,清江人。官至江西右部正使。工于诗。他的诗路独辟蹊径,很有特点,流传于世的有《绿学亭杂言》。
2006-12-06 2:51 am



一 、姓氏源流

1. 源于上古,是古帝顓頊的老師太敖的後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們的姓氏,於是形成了敖姓。

2. 出自羋姓。春秋時期的楚國國君,凡是被廢弑而沒有得到諡號的,都被稱爲敖,這類國君的後代,也被稱爲敖氏。


二、 遷徙分佈

敖氏的望族居住在譙郡(今天的安徽省毫縣)。


三 、郡望堂號

【郡望】譙國郡:東漢建安年間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置了譙郡。相當於今天的安徽、河南兩省之間的地區。治所在譙縣。

【堂號】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孫的,從小不受約束,胸懷大志。當時的奸臣韓佗胄當權,大儒朱熹遭貶。陶孫正遊學太學,他首先做詩爲朱熹送行。趙汝愚死在被貶的地方,他又寫詩哭趙。韓佗胄聽到這些以後很生氣,於是下令逮捕敖陶孫,陶孫改名換姓逃掉了。後來陶孫中了進士,做了溫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四、 歷史名人

1. 敖山:字靜之。明朝時期莘縣人。成化進士,由翰林院編修升任山西提學副使。後因疾病辭官還鄉。工詩文,詩才雄爽,文章豪放,與當時的王越齊名,人稱江北二傑。晚年的時候專心研究數學。著有《石綾傳》、《燦然稿》、《先天手冊》。

2. 敖家熊:字孟薑。浙江平湖人。早年在嘉興創辦稼公社及竹木小學堂。並組織祖宗教。清光緒二十九年入上海愛國學社學習。曾編寫《新山歌》一書,宣傳革命。次年加入光復會,並且出資與魏蘭等人組織溫台處會館,這是革命黨人的一個秘密聯繫機關。光緒三十三年與秋瑾共謀在大通師範學堂起義,事情泄露後逃跑。光緒三十四年在嘉興被仇敵殺害。

3. 敖陶孫:字器之,宋朝時期福清人。從小聰明好學,志向遠大。當時奸臣韓佗胄當權,大儒朱熹遭貶,而陶孫很尊敬朱熹的學問,於是去探望了他,並且贈詩表明自己的心意。趙汝愚死在被貶的地方,他又寫詩哭趙。韓佗胄知道以後大怒,要逮捕他。陶孫改名換姓逃掉了。後來陶孫中了進士,做了溫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4. 敖英:明代正德進士,字子發,清江人。官至江西右部正使。工於詩。他的詩路獨闢蹊徑,很有特點,流傳於世的有《綠學亭雜言》。


收錄日期: 2021-04-12 23:28:07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61205000051KK0272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