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長信秋詞五首】王昌齡
1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2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禦衣寒。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3
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扇暫裴回。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
4
真成薄命久尋思,夢見君王覺後疑。火照西宮知夜飲,分明複道奉恩時。
5
長信宮中秋月明,昭陽殿下搗衣聲。白露堂中細草跡,紅羅帳裏不勝情。
其 一
金井;飾有雕欄之井。珠簾:用珍珠綴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
熏籠:與熏爐配套使用的籠子,作熏香或烘乾之用。
清漏:精是古代計時器,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時辰。清漏指深夜銅壺滴漏之。
長信’’原是漢代宮殿名,太后所居
作為宮怨詩,這一首是很有特色的。“金井”,“珠簾”、“熏籠”、“玉枕”等皆宮中華貴器物,同主人公索漠孤苦的心情形成鮮明對比,這位失寵宮人的內心痛苦,給讀者的印像是深刻的。不論南宮的器物如何華貴,也不論西宮的美人如何粧麗色艷,到頭來臥聽宮漏、空懸明月,君王未必臨幸。這就是古代宮人普遍的可悲命運。
宮中的令人同情的“危苦之事”就是宮女特有的精神痛苦。王昌齡的宮怨詩所揭示的宮女所受的精神折磨,正是腐朽的宮廷制度和所謂“明主”、“君王”一手造成的,所以他的宮怨詩有很高的認識意義和思想價值。
從藝術上看,這首詩不夠含蓄,從而使它的思想容量受到限制,讓人感到這個宮女只企望君主的臨幸,因而它的牢騷說穿了不過是一種被遺棄的“幽怨”而已。
其三
《長信秋詞》是擬托漢代班婕妤在長信宮中某一個秋天的事情而寫作的。
天剛亮,長信宮敞開了大門,我便拿著掃帚打掃金殿。忙完了,別無他事,一個人不知道要怎樣排遣那孤寂無聊的長日,只好拿了一把團扇,心神不定的在手裡玩弄著。我的命運就像這秋天的團扇一樣啊!看看自己,雖然也有潔白如玉的容顏,可是竟比不上寒鴉渾身烏黑的顏色。牠尚且還能自由地出入昭陽殿,帶回了那兒的太陽光。而我,卻得不到皇帝的恩寵,竟長守長信,奉帚金殿啊!
題解這是一首宮怨詩,屬相和曲辭。作者用樂府舊題而作,全詩擬托班婕妤在長信宮中,某一個秋日為自己的失寵而感慨所發出的怨言。詩中以秋扇自比,並以人不如鴉說明失寵的悲哀,想像奇特,構思精巧,真使人一唱而三嘆。
奉帚:帚,是掃帚。奉帚就是供職灑掃。漢代班婕妤曾侍奉太后長信宮。
日影:古人常以日喻君。這裡指皇帝的恩寵。
後兩句進一步用一個巧妙的比喻來發揮這位宮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陽,漢殿,即趙飛燕姊妹所居。時當秋日,故鴉稱寒鴉。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鴉能從昭陽殿上飛過,所以它們身上還帶有昭陽日影,而自己深居長信,君王從不一顧,則雖有潔白如玉的容顏,倒反而不及渾身烏黑的老鴉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類的人,而且不如異類的物--小小的、醜陋的烏鴉。按照一般情況,“擬人必於其倫”,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醜的比醜的,可是玉顏之白與鴉羽之黑,極不相類;不但不類,而且相反,拿來作比,就使讀者增強了感受。因為如果都是玉顏,則雖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遠,那麼,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會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猶帶”,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了其實是非常深沉的怨憤。